钻石背后的血腥产业链

2014-07-31 11:40徐晨韵
消费者报道 2014年7期
关键词:金伯利珠宝商目击者

徐晨韵

如果男人送一颗钻石给女人就意味着要了别人的一条性命,那钻石毫无价值。

闪亮的钻石代表着财富、地位,无数人为此心醉。然而情人节的一颗钻石礼物,很有可能资助津巴布韦的武装分子进行战争,这点对大家来说似乎有点陌生。

血钻之路

何为血钻?

血钻一词,指的就是在非洲钻石区,各路军阀不惜屠村杀人、强拉民夫而开采的钻石。他们再通过贩卖未加工的钻石筹集军费。很多人身上佩带的闪闪发光的石头都沾满着非洲人民的血泪。据统计,安哥拉、刚果共和国、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国家中,和钻石相关的战乱已经夺去370万人的生命。

2006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血钻》相信不少人看过。该电影就是以塞拉利昂1999年的内战为背景,揭露了非洲战乱地区军阀的非法钻石交易,曾经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抵制“血钻”的运动。

彼时,在《财富》杂志的记录下,沙哈尔·阿玛拉,一位叙利亚东部的18岁男孩双膝深陷在泥泞的河流中。这已经是他第五天来上班,家里6个小孩属他的年纪最大,而他每天只能拿到7美分和一碗粥。“如果我找到一颗钻石,就能上学,读书,帮助我的家人甚至我的村庄。”他说道。离他所在地不远的Koidu钻石矿每年生产的钻石远销纽约、东京和伦敦。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平均年收入是220美元,人均寿命39岁。而2006年,全球的钻石市场总值600亿美元。

以利比亚两场内战为例,20万人在此次战争中丧生,200万人流离失所,当地的一些妇女被暴力侵犯,包括被强奸、折磨或当作奴隶。这里的自然资源不是战争的导火线,却是战争的支柱。在最巅峰时候,非法武装组织从钻石交易中获取了高达1亿2500万美元的年收入。

自1867年非洲一个小男孩发现了钻石以来,这130年一点都不平静。1930年De Beers集团负责人提出了“单一渠道市场”的想法,该集团遂控制并拥有市场上90%的钻石。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控制了钻石的价值及其“稀缺性”。

在向全球推进钻石产业之际,宣传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女人要永远拥有钻石。这样,二手市场就兴旺不了,因为没有女人愿意接受另一个女人碰过的钻石。

“钻石根本没有价值。” 莫迪凯·雷派波特说。他拥有的雷派波特钻石集团是业界的标杆。“当男人送一颗钻石给女人意味着要了别人的一条性命,那钻石毫无价值。”他补充道。如果婚礼上新娘戴上了一克拉钻戒,那仅仅代表了新郎的心意。

钻石还能买吗?

“血钻”是否违反人道主义?答案是肯定的。然而钻石是不是不能买了?

1998年,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目击者组织最先披露了钻石交易用于资助安哥拉和非洲武装分子的战争。随后一系列的反对“血钻”交易活动促使在2003年,联合国出台一项国际认证规章制度“金伯利进程”,使得“血钻”交易正式被确立为非法交易。同年,美国总统布什亦签署“清白钻石贸易法案”(Clean Diamonds Trade Act)成为法律,以实施相关规则,让美国遵守金伯利进程。

截止2013年7月,“金伯利进程”共有54名成员,代表了81个国家。

《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是一项针对毛坯钻进出口贸易的监管制度。生产国负责管理生产以及毛坯钻从矿场到出口地点的运输。每一批需出口的毛坯钻都将封装在防损容器中并附有一份由出口政府主管机构签发的金伯利进程证书。对未附有金伯利进程成员签发的证明书的毛坯钻进口以及面向非金伯利进程成员的毛坯钻出口都是禁止的。

中国在2003年既已实施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并制定了有关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作为这一制度的实施管理机构,由其指定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进出口毛坯钻的相关项目进行核查检验。

然而,2004年,国际特赦组织和全球目击者组织对全世界范围内的珠宝商进行调查,看他们是否不参与采购“血钻”。然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只有18%的珠宝商有自己的不购买“血钻”政策,而22%的珠宝商没有任何相关政策。在美国4大城市的30家珠宝零售商中,有包括宝格丽、卡地亚等高档珠宝的25家商家均不能提供自己的相应政策调控,也不能确保他们销售的产品是否为“血钻”。

在过去的多年里,津巴布韦等地局势变动,使得“血钻”频频再度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而CHLOE Diamond、安徽外经投资公司、Mbada Diamonds等公司就曾被披露采购“血钻”盈利。

怎样可以买到“清白”的钻石?鉴于“金伯利进程”本身有缺陷,而整个钻石行业自律性并不高,消费者要知道哪些钻石是清白的还有一定难度。全球目击者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向珠宝商提几个问题,看他们能否回答:

·你知道售卖的钻石是从哪里来的吗?你是怎么确保的?

·可以看一下贵公司对待“血钻”的政策吗?

·能否出示供应商自证钻石“清白”的保证书?

而在更高层面上,他们希望联合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认证系统来追溯钻石的来源,从矿区到销售链需要有清晰的标准;同时更强制性地执行金伯利进程证书制度;珠宝商更慎重地选择供应商,并公布自己的反“血钻”政策。

“如果你不买,会有其他人买。”1997年一位战区交易商对全球目击者创始董事长查米安这样说道。直至目前情况也并不容乐观。你是否那位“其他人”?全球目击者倡议,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否能保持理性,不要被情人节绑架。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伯利珠宝商目击者
时节·新生——金伯利钻石的香港绮丽之旅
目击者隔街相望
求婚
谁是目击者
注射出来的画
珠宝商和抢劫犯
钻石指南针,有它就有钻石
他的来世值钱吗?
智力大考验
警探秘闻之调查目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