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05年唐河县居民死亡模式变化趋势研究

2014-08-01 00:23底秀娟轩水丽朱谦冯子健
当代医学 2014年25期
关键词:唐河唐河县顺位

底秀娟 轩水丽 朱谦 冯子健

1986~2005年唐河县居民死亡模式变化趋势研究

底秀娟 轩水丽 朱谦 冯子健

目的 了解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变化趋势。方法 SPSS11.5软件对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监测资料统分析。结果 1990年死亡率最高(758.82/10万),1994年以后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650/10万左右;前五位死亡原因是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逐渐升高,依次为:79.15%、85.77%、91.48%、92.81%。结论 1984~2005年该地区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1994~2005年死亡水平基本稳定,相当于美国70年代中期死亡率水平。贫穷型疾病所占比例在逐步减少,但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

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

唐河县位于河南省豫西南南阳盆地东部,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中原农村,生存环境工业污染相对较小。为研究20年来农村地区死亡模式演变过程,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河南省唐河县居民常规死因监测,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输入计算机后,用SPSS软件对常规监测资料统一进行查错整理和分析,资料真实可靠。本文使用的标准人口为世界人口[1]。

2 结果

2.1 居民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 1984~2005年唐河点居民的死亡率变化如图1所示。1990年死亡率最高(758.82/10万),1994年以后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650/10万左右;男性居民1991年粗死亡率最高(826.15/10万),1997年粗死亡率最低(642.47/10万);女性居民1985年粗死亡率最高(762.00/10万),2005年粗死亡率最低(513.74/10万),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在1984~2005年中各个年份均高于女性。1984~2005年死亡资料卡方趋势检验(χ2=8.72,P<0.05),即1984~2005年该地区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1994~2005年死亡资料卡方趋势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

2.2 年龄别死亡率 1991~2005年唐河点居民的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均呈“V”字形:0岁组死亡率较高,然后迅速下降, 10岁达到最低水平,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其中1996~2000年在25~34岁组出现了一个小高峰。2001~2005年65岁以上死亡率为6331.12/10万,高于全国的水平[2]。

2.3 死亡原因的构成和变化趋势

2.3.1 唐河点居民死亡谱特点 尽管在不同的年份排列顺序不同,但1986年以来前五位死亡原因一直是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见表1)。从1986~2005年前五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逐渐升高,依次为:79.15%、85.77%、91.48%、92.81%。

2.3.2 唐河点男性和女性居民死亡原因构成及分析 尽管唐河点男性和女性居民前五位死亡原因的顺位不同,但均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顺序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见表2)。1984年呼吸系统疾病在唐河点男性居民居第一位[3],1986~1990年和1991~1995年降至第二位,在1996~2000年第三位,2001~2005年列第四位,其位次在逐渐降低。相反,脑血管疾病位次在逐渐升高。

唐河点女性居民前五位的死亡原因的顺位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顺序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见表3)。除1996~2000年外唐河点女性居民心脏病一直位居第一位,呼吸系统疾病在1984年后一直居第三位[3],恶性肿瘤在1986~1990年居第五位,之后升至第四位。

2.4 贫穷型疾病和富裕型疾病的变化趋势 从1990年到2005年唐河点居民贫穷型疾病和富裕型疾病之比逐渐减小,从1990年的2.2∶1下降到1.1∶1;但仍高于1989年美国比率0.25∶1(见表4)。

图1 1986~2005年唐河点居民分性别死亡率变化趋势

表1 1986~2005年唐河点居民前五位死因顺位(%)

表2 1986~2005年唐河县监测点农村男性居民前五位死因顺位(%)

表3 1986~2005年唐河县监测点农村女性居民前五位死因顺位(%)

表4 1990年来唐河点居民贫穷型和富裕型疾病比例和1989年美国比较

3 讨论

死亡率是反映当地居民死亡严重程度的指标,能直接、准确的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社会经济水平和卫生状况。

3.1 1984年唐河点居民粗死亡率为724.4/10万,经过1986~1989年粗死亡率下降,1990~1993年死亡率升高后, 1994年后该地区粗死亡率稳定在650/10万左右,男性死亡率每个年份均显著高于女性死亡率,说明男性死亡程度比女性严重,和邓伟等研究一致[4-6]。2001~2005年唐河县疾病监测点标化死亡率为686.30/10万,高于同期中国农村居民死亡率水平[7],相当于美国居民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死亡率水平[8],该地区农村居民死亡水平比较严重。

3.2 在唐河县疾病监测点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比较稳定,意外伤害、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疾病呈下降趋势。可见,一方面,由于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普遍开展预防接种;提供优质卫生服务,改善卫生条件,普及饮用清洁水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传染病的监测,使过去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9-10];另一方面,由于普遍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下降,居民寿命延长,人口逐步老龄化以及老年型死因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老年人口死亡比重增大因而形成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升高,也形成了自1994年代以来人口粗死亡率基本平稳的态势,这和杨功焕等研究一致[11-12]。

3.3 主要死亡原因中,贫穷型疾病所占比例在逐步减少,但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从表面上来看,唐河县监测点农村地区的死亡模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死亡模式,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到:与1989年美国贫穷型疾病和富裕型疾病的比例(0.25∶1)相比相差甚远。尤其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脑出血上升速度高于脑血栓。贫穷型疾病和富裕型疾病的预防重点是不同的:贫穷型疾病的预防在于发展经济,注射疫苗,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增加营养,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提高抵抗力。富裕型疾病的预防在于控制体质量、降低高血脂症、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13-14]。因此如何降低唐河监测点的死亡率,既减少贫穷型疾病有减少富裕型疾病的死亡,提高期望寿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6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Annual.

[2] 张菊英.吴涛.张强.我国各省(市)死亡水平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3):432-433.

[3] 朱谦.唐河县疾病监测点农村居民1984-1990年死亡状况的分析研究.

[4] 邓伟.顾杏元.查波.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及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1997,14(4):31-33.

[5] 郑晓瑛.中国死亡模式转变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关系[J].中国人口科学,2003,4:23-31.

[6] 底秀娟.河南省居民死亡模式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 25(8):903-904.

[7] 李立明.流行病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New York 1982.Levels and Trends of Mortaility since 1950.

[9] 杨功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产生及其发展史[J].疾病监测,1996,11(1):38-39.

[10] 李长春.李孝君.白晓.湖南省人群死亡率与死因谱30年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33-37.

[11] 蔡亚平.我国近40年来死亡构成的变迁及预防对策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9(4):343-347.

[12] 杨功焕.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13] 洪荣涛.祝国英.曹卫华.等.PYLL及其在劳动力人口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54-55.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200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death level of Tanghe county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death model of Tanghe county. Methods To analyze the surveillance data by SPSS 11.5 during 1986-2005 in Tanghe county. Results Mortality rate in 1990 was highest(758.82/100000).Mortality rate was around 650/100000 from 1994 to 2004.The top five causes of death were heart disea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malignancy and injure. The proportion of the front five death causes in all the cause was ascending gradually, which are 79.15%, 85.77%, 91.48%, 92.18% in turn during 1986-2005. Conclusion The death level of Tanghe country showed a degressive trend during 1984-2005 and kept a stable level during 1994-2005. The death level of Tanghe country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America in the middle of 1970s. The proportion of the poverty disease decreased, but the mortality was still high.

Crude death rate;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Death cause sequence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122

郑州 450016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底秀娟 轩水丽 朱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冯子健)

猜你喜欢
唐河唐河县顺位
我爱家乡唐河
唐河县
第二顺位最高额抵押相关法律风险及防范
唐河人大“摆擂” 三级代表“比武”
扫一屋,乐一生
抵押前顺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顺位同意
我想做老大
以持续创新助推“科技唐河”建设
唐河县
我的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