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个案干预研究

2014-08-01 01:36李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系统脱敏求助者上台

李阳

(广西艺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个案干预研究

李阳

(广西艺术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2)

舞台焦虑是一种与舞台表演或参加表演活动有关的焦虑,严重影响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演出效果。本文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干预方法做了阐述,并以一位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心理咨询中的典型案例为例,采用系统脱敏法、放松和模拟情境、自我暗示等行为及认知方法,逐步减轻求助者舞台紧张情绪,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舞台焦虑;音乐表演;心理干预

舞台焦虑是一种与舞台表演或参加表演活动有关的焦虑,是一种舞台紧张,又称表演焦虑或怯场。舞台焦虑是许多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不但影响他们的专业成绩和信心,而且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严重的还会影响他们的艺术表演道路。

一、音乐表演舞台焦虑的表现

在舞台艺术表演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上台表演的人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音乐表演者也不例外。舞台的紧张通常表现为演出前和演出过程中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肌肉或声带的控制能力减弱,口干舌噪,尿频、出冷汗、心慌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头脑突然出现空白、忘词,甚至突然演出中断等等。

二、舞台焦虑的形成原因

1.学生对曲目把握不好。很多初学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演唱没有信心,对作品的把握尚有一定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很重的思想负担上台演唱,势必会引起舞台焦虑。

2.上台机会少。很多学生平时上课和练习只面对专业老师一个人,舞台实践经验较少,突然上台面对众多的听众,心中感到害怕,出现自信不足。

3.缺乏自信心和成功的体验。

三、舞台焦虑的干预方法

目前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对舞台焦虑的干预上通常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在专业上对所要表演的曲目进行反复练习,以降低可能导致失误的概率,提高对舞台紧张的承受能力。二是采用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他们进行干预,以减轻他们的舞台焦虑。在众多的心理学理论模式中,认知行为疗法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一例舞台焦虑个案的心理辅导干预,阐述了系统脱敏法、放松和模拟情境、自我暗示等行为疗法在舞台焦虑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案例:个案一般情况介绍。求助者,女,16岁,某艺术学校音乐表演专业二年级学生,身高165CM左右,因害怕上台参加专业考试,不敢参加各种比赛,由教师劝说并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求助者无其他不良嗜好,平素身体健康,家族无精神疾病和器质性伤病史。求助者主述:没有在观众面前表演的愿望,表演或需要上台参加考试前会一连几个晚上失眠,担心焦虑,怕自己唱不好,跑调卡壳,害怕老师同学因此嘲笑自己;演唱时注意力不集中,上台前情绪紧张,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看到台下观众呼吸急促,不自信,觉得很难坚持到最后;上台时头皮发麻,四肢僵硬,在台上头脑一片空白,不敢看台下的观众,演唱时手发抖,容易忘词,不喜欢在台上的感觉,好几次都想临阵脱逃。观察和他人反映:教师和同学反映,该求助者声音条件良好,学习比较刻苦,老师教的曲子基本能够唱下来,效果良好,但其一直对自己不自信,平时练得好好的,遇到上台考试、演出或者比赛就不行,很焦虑、害怕,经常在考试前会生病。心理测试结果:由SCL-90量表显示:求助者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强迫高于常模,其中,人际敏感(3.3),强迫症状(3),焦虑因子(3.5),恐怖因子(2.71),抑郁因子(2.5),提示有中重度焦虑。病因分析: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对于紧张情绪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在碰到舞台表演、考试或比赛时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甚至影响到其他社会功能。对照症状学标准,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烦躁、失眠等症状。从严重程度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反应也只局限在上台表演之前或之中,没有泛化,和具体的情境相联系,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当属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咨询范畴。诊断:根据心理异常区分的三原则,病程持续时间较短,能照常学习生活,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情绪低落,因此诊断为舞台焦虑。

四、咨询目标的设定

通过与求助者的接触,求助者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意愿,与其商定咨询目标如下: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1)帮助求助者降低舞台紧张、焦虑情绪。(2)帮助求助者提高自信。(3)帮助求助者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2.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帮助求助者正确评价自己,用积极的心态生活;帮助求助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适用原理与方法。根据本例的实际,采用系统脱敏法、放松和模拟情境、自我暗示等行为、认知疗法对求助者进行咨询。

五、治疗过程简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心理诊断阶段、帮助和改变阶段与巩固和结束阶段三个阶段。

1.第一次咨询。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求助者资料进行诊断,完成心理测验,并与求助者讨论治疗的目标、时间和设置,每周1次,每次50分钟,总6次。

2.第二次咨询。目的: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问题。过程:与求助者一起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对症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生物学原因:求助者正处于青春期,自尊心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身体健康,没有身体疾病。社会原因: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近期经历了刺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心理原因:性格内向,敏感,对自己有完美主义的要求,在乎他人的评价。存在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归因倾向,对现实问题有误解和错误评价。情绪方面:感到紧张,焦虑,心理痛苦。布置家庭作业,收集舞台表演中令人焦虑的事件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3.第三次咨询。目的:帮助求助者减轻舞台焦虑。方法:采用系统脱敏和放松(呼吸和肌肉)的方法。过程:(1)检查求助者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2)给求助者讲解系统脱敏的原理,教会求助者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3)教会求助者放松的方法:呼吸放松(腹式呼吸);肌肉放松,找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通过言语(自我)暗示做从脚到头的放松训练。一般紧张即肌肉收缩后保持10秒,逐步放松20秒后,再进行一次。(4)系统脱敏训练:让求助者回想自己以前上台考试或演唱时的舞台焦虑情景,将每次表演的真实感受按时间顺序逐一记录下来,按紧张程度不同分成由弱到强的等级。然后开始进行“系统脱敏”训练:指导小芳进行充分的自我放松,读你的第一次记录上的描述,尽量详细逼真地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到有紧张反应时,可用言语暗示自己不要紧张,同时做深呼吸压制或减弱紧张感,直至镇定自若;再接下去进行第二份记录,依次逐渐训练。最后达到在你回想起初最紧张的情景时也能够完全或接近完全轻松自如。(5)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后每天都要抽时间做系统脱敏的训练,方法同上。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4.第四次咨询。目的:通过让求助者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来降低自身的焦虑感。方法:会谈法。过程:(1)检查作业的练习情况。(2)教会求助者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针对求助者的舞台焦虑,让求助者内心进行如下暗示:“我能够唱得很好”,“我相信我能做得很好”,“我是最棒的”,“我很平静,我很自信”……(3)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回去后每天早晚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且记录下自我暗示后的感受。

5.第五次咨询。目的:进一步检验求助者系统脱敏法和自我暗示方法的运用情况和效果。方法:实地模拟。过程:带求助者实地情境模拟。本次咨询带求助者来到学校的剧场,模拟上台演唱或比赛时的情景,让其再现上台演唱时的心理感受,并运用系统脱敏的方法演练。首先带求助者走向剧场,让她在走的过程中想象以前这个过程的情景,并做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到剧场门口时,让求助者进一步回忆以前类似的情景,当其感到紧张时,继续放松,当感到不紧张时,再往剧场里面走。到剧场的幕后候场时,再让求助者想象考试演出的场景,当明显感到心跳加快,身体有不自主的表现,引导其放松,采用呼吸和肌肉放松的方法,并辅以自我暗示。走上舞台中央,引导求助者调整自己的心情,表情尽量自然,暗示自己充满自信,让求助者在舞台完整的唱完一首歌,及时给予肯定。

6.第六次咨询。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方法:会谈法。过程:(1)让求助者回想自己考试或演出时的心理感受,进一步用放松和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脱敏,与求助者探讨正确看待自己和自我评价的方法。(2)咨询师总体评价,求助者自我反思评价。(3)咨询结束。

六、咨询效果的评估

本案例使求助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音乐表演的舞台焦虑,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实现了咨询预定的目标。

1.求助者自我评价。焦虑、紧张的情绪已经得到有效缓解,自己对舞台已经不那么恐惧,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和看法,考试前也可以睡着觉了。

2.咨询师评估。求助者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

3.心理测验结果。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1.9,抑郁1.4,焦虑1.5,敌对1.6。心理测验SDS、SAS标准分均在中国常模以下,SCL-90量表各因子均呈阴性,说明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咨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戴闵青,吕姗.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的心理咨询个案研究[J].大舞台,2010,(3).

[2]陈翩翩.音乐治疗对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表演焦虑”心理干预的实证性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2.

[3]郑慧.音乐表演专业人学生舞台焦虑自评量表初步编制[J].浙江艺术职业学报,2009,(4).

[4]李新潮.舞台表演焦虑对演出的影响及其调适[J].河南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利学版,2003,30(6):112.

G710

A

1674-9324(2014)11-0120-02

李阳,女,讲师,广西艺术学校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材由加方作者执笔,以保证语言的地道和鲜活,保证教材高质量的语言输入。经过本次修订,本套教材的结构更加清晰,容量难度降低,时代感气息更加浓厚,语言输入与输出交织,语言知识、文化、技能等多维度立体交叉,循环递进;同时为教与学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灵活多样的选择。相信新版教材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并藉此促进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

猜你喜欢
系统脱敏求助者上台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上台说汉服
班长上台(节选)
拒绝的正确方式
一例学校恐惧症咨询案例分析与体会
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