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成矿机理及找矿方向

2014-08-03 02:55范玉华
云南地质 2014年4期
关键词:喜马拉雅钼矿燕山

范玉华

(云南省地质调查院 云南 昆明 650216)

本文所述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系指云南境内北起滇川交界之香格里拉—宁蒗,南至滇东南的金平—河口地区,近南北向展布,向西凸出的近南北向弧形地带(图1)。近年来,域内之香格里拉县红山铜矿深部铜(钼)矿、铜厂沟铜钼矿、永胜宝坪铜矿、分水岭铜钼矿、鹤庆北衙金多金属矿、祥云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镇沅和平地区金矿、金平大坪金矿深部等找矿评价取得重大进展而引起广泛关注,而其与燕山—喜马拉雅期酸性—富碱斑岩关系密切的成矿系列之独特性,尤为值得重视和注意。本文之目的就是籍此希望加强这一地段的研究,引导下步的深入找矿勘查。

1 近期主要的勘查进展

由于勘查力度的加大及新的认识,近期相关企业及地勘单位对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云南段)进行了相对系统的工作,评价了一系列大中型甚至特大型矿床,形成云南省最主要的金矿分布区及产地,似一条“金链”展布于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金链”当中这十余个“矿结”,有一个共同特征,其成矿时代均为燕山—喜马拉雅期。重大勘查进展主要有:

香格里拉县红山深部铜(钼)矿:钻探施工在海拔3500m标高以下揭到全岩钼(铜)矿化之燕山期石英二长斑岩,厚数十至230m,含Mo 0.038ω%~0.17ω%,初步估算资源量铜>90万吨、钼>8万吨。铜厂沟铜钼矿:沿玄武岩与灰岩接触矽卡岩带控制富铜钼矿体,含Cu 0.89ω%、Mo 0.32ω%;近期于旁侧斑岩体中钻孔揭露,全岩钼矿化斑岩体厚达数百米,含Mo 0.012ω%~0.4ω%;初步估算资源量铜近5万吨、钼>40万吨,矿床远景展现大型规模,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永胜宝坪铜矿:矿化体受控于玄武岩与碎屑岩之间之构造裂隙带或破碎带,矿体长大于800m,厚平均40m,以往控制至斜深160m获铜资源量7万吨;深部找矿潜力大,附近有喜马拉雅期斑岩分布。分水岭铜钼矿:解剖一个矿化斑岩体,控制铜钼矿体多个,单孔累计矿体厚度十几—百余米。

图1 扬子地台边缘活动带(云南段)矿产分布图

鹤庆北衙金多金属矿(特大型)、祥云马厂箐铜钼金矿(大型)、南华大龙潭金矿(中型)、楚雄小水井金矿(中型)均有较大进展。特点均为喜马拉雅期成矿。

镇沅和平丫口地区金矿,发现多个金矿体,估算资源量金>50吨,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花岗斑岩及煌斑岩属喜马拉雅期成岩。

墨江金厂金矿深部,在海拔1800m标高以下有较大找矿潜力,除以往认为石英脉型金矿外,尚有构造蚀变岩型叠加,喜马拉雅期成矿。

金平大坪金矿深部,石英脉型之外,发现构造蚀变型金矿,矿床规模达到大型。

2 扬子地块西南边缘活动带成矿机理

印支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其间的特提斯洋盆和盆中的微陆块不断破裂、挤压、拉伸,同时伴强烈的岩浆活动及其成矿。

碰撞至少发生了大的三期,即潘桂堂、莫宣学等学者认为的原、古、新特提斯阶段,分别形成由东向西分布的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澜沧江结合带、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各期碰撞形成规模宏大的构造岩浆岩带,并产出各具特色的矿床组合类型及成矿特征。最晚期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及其后续的造山作用,对本区的成矿作用巨大,既自身携带之含矿热液成矿,又改造叠加富集了以往成矿,从而形成众多的有色、贵金属矿床。

伴随新特提斯洋盆的消减及造山、拖曳因素使板块内之深断裂再次活动,下切至下地壳或地幔断裂相伴上侵各类(斑)岩体及含矿热液引起成矿。靠近结合带分布广泛的呈岩基产出的花岗岩带(境内为高黎贡山花岗岩、碧罗雪山花岗岩),成矿以高(中)温元素为主,如腾冲—粱河地区的众多钨、钼、锡矿、铁矿等(图2);距碰撞带最远的地段(扬子地块边缘活动带)产出岩株、岩瘤、岩枝形态的各类斑岩体,成矿以低温元素为主,表现为Au(Sb、As)等(图3);二者之间的过渡中间地带(保山—镇康、兰坪—思茅地块),则有沿断裂带(特别是环、线形构造交汇处)产出的热液型或热卤水改造沉积型(铜)铅锌(银)矿床,矿化总体为中温元素组合(图4)。

图2 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碰撞过程中的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图3 推覆—剪切构造作用成矿示意图

图4 热卤水改造沉积成矿示意图

3 成矿特征

3.1 多期性、继承性

燕山期形成与中酸性斑岩有关的铜钼矿(如红山、铜厂沟铜钼矿床),喜马拉雅期形成与富碱斑岩关系密切的金(多金属)矿 床。而每期成矿又可分为多个分阶段,如喜马拉雅期就至少可分出三个阶段。同位素年龄值也反映出这一特性:燕山期:76~83 Ma(热林、红山、铜厂沟,据李文昌、尹光侯);喜马拉雅期:61.55~63.09 Ma(早期成矿)、 33.76~36.10 Ma(主要成矿期)、26.40~30.80 Ma(晚成矿期)(据孙晓明、杨立强、王庆飞等)。

3.2 分带性

北段以Mo、Cu为主,南段以Au(Sb)为主;东西方向上,由东向西也可以分出Fe→Cu(Mo)→Au(Sb);垂向上分带也较明显,如北衙金多金属矿,显示由内向外Pb、Zn→Fe、Au→Cu;红山铜钼矿床,显示由上向下Pb、Zn→Cu、Fe→Mo(Cu)。

4 找矿方向

应重视下列地区的进一步找矿:

(1)板块之间结合带及其附近构造发育地段。

(2)燕山—喜马拉雅期斑岩分布区,特别是复式岩体分布区。

(3)玄武岩与碳酸盐岩或碎屑接触构造(裂隙)带。

(4)重力、磁异常并有Cu(Mo)、Au、Pb、Zn(Ag)、Sb多元素组合异常叠加地段。

(5)已有矿化线索地段。

具体而言包括:香格里拉县拉巴—东炉房—楚波地区、永胜—宁蒗一带的白牛厂、光茅山—分水岭、宝坪—米厘地区,丽江玉湖地区,鹤庆松桂—北衙—洱源焦石硐地区,宾川小龙潭—白象厂—祥云马厂箐地区,弥渡牛街地区,镇沅和平丫口—新平双沟—墨江金厂地区,金平大坪地区等,具有开展进一步勘查的必要。

5 加强重点地区的综合地质研究

(1)在甘孜—理塘—哀牢山结合带之东侧,根据重、磁资料推断,存在与之平行的两条深大断裂,其间断续分布重力低异常,物探专家认为重力低异常系中酸性岩浆岩所致。结合地质分析,认为滇西北中甸三坝—鹤庆北衙,宁蒗、永胜—祥云马厂箐以及滇东南个旧、簿竹山、老君山等出露的岩体(带)包括滇中一带出露的峨山岩体、姚安(斑)岩体(群),可能有共同的成因联系,深部隐伏存在带状的中酸性岩体群。燕山—喜马拉雅期断裂的重新活化,使各类岩浆上侵贯位形成这些岩体,同时相伴携出的含矿热液,引起成矿。

(2)多个新区尚缺失深度研究资料,主要有宁蒗箩卜地、永胜光茅山—分水岭、宝坪、丽江玉湖、弥渡牛街、新平大红山、墨江金厂、峨山、文山官房等矿区。与矿化关系密切的各类岩(矿)石的稀土、成岩成矿同位素年龄值等,需要系统取样分析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地质科学研究院情报所.国外斑岩铜矿[M].国家地质资料选编(十八),1975.

[2]侯增谦等.三江敦岛弧碰撞造山过程与成矿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3]张翼飞等.云南省区域矿产总结[M].1993.

[4]潭雪春.滇西主要有色金属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J].云南地质,1991,10(1).

[5]D.P.Cox,D.A.Singer. 矿床模式[M].宋佰庆等译.地质出版社,1990.

[6]云南省地质调查院.云南迪庆普朗铜矿首采区勘查地质报告[R]. 2005.

[7]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内外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M].2002.

[8]曾普胜等.滇西北中甸斑岩及斑岩铜矿[J].矿床地质,2003.

[9]中国矿床编委会.中国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10]任治讥等.云南地体构造与成矿作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11]侯增谦,罗再文,“三江”地区义敦鸟弧安山岩成因[J].岩石矿物学杂志,11(1).

猜你喜欢
喜马拉雅钼矿燕山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巨人复活传 喜马拉雅
燕山水库
全球十大钼矿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
美女冒险家:“翼装”飞越喜马拉雅
给喜马拉雅找找茬
燕山水库
家在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