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C项目下《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014-08-03 03:50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任课教师考核

尹 淑 娟

(包头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1 引言

ISEC项目也就是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它是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倡导的,国内本科高校与美国一些著名高校联合开展的学分互认教育。 学生可以选择在国内高校完成两年通识课和基础专业课教育后,去美国完成剩余的两年专业课程教育,最终获得美国大学本科文凭[1]。 在ISEC项目中,教学理念为开放、互动、批判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学的主体从教师移向学生,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

在ISEC项目中,鼓励学生积极到参与课堂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能够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把课堂上的“权利”逐步下放到学生的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学习。同时,为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考试也要从传统的期末“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更加公平、合理、灵活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数字电子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始学习,课时安排为54学时。该课程包括数字电路基本理论、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和简单数字系统几部分,是计算机硬件类课程的前期必修课程。在本课程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也非常重要。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限制,对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多,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不尽合理。ISEC项目理念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和一个更好的思路,本文将根据教学实践,探讨一套更适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2 准备充分完善的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辅助材料、教材、参考书目等。任课教师在学期开始前要将教学大纲分发到学生手中,确保学生在学期初就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学习成果、考核方式、教学计划有清晰的认识。教师在每次课前要准备完善的教案和教学辅助材料,例如视频、图片等。其中,尤其要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用以引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每一门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有助于相同课程任课教师互相交流、监督,使教学要求标准化,统一化。同时,不同的教案又能够体现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特色,使得教学过程灵活多样。

教材和参考书目的选取也很重要。ISEC项目要求必须选择国外原版教材,并且要近两年出版的新版教材。对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新版的教材更能帮助学生获得位于前沿的知识,不会脱离现实。参考书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国外的原版教材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原版教材价格较高,内容体系和国内教材差距也比较大,阅读中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2]。因此,ISEC教师的其中一个长期目标就是把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内中文教材有机结合起来,重新调整、组合教学内容,发挥、兼容中西方教材的特点和优势。编写适合我们学生实际需求的优质双语教材,实现教学资源本土化。

3 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改革

3.1 转变教学理念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学-练”的教学模式。而现如今,信息大爆炸和独生子女教育的负面问题,使得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降低,学习主观能动性降低,传统教学模式不再合适,转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ISEC项目中,教学模式为“引导-问答-探究-发现”,如图1所示。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灵魂,而是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真正成为高等教育中的“导师”而是“教书匠”。引导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引导,还有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的引导,精神追求的引导。

图1:“引导-问答-探究-发现”的新教学模式

因此,任课教师首先要对本门课程的历史沿革、理论体系和前沿发展具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传授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从单一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现成知识, 转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活动。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而是要在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听到的、看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探究更深层的知识,既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又能在讨论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而最终具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3.2 互动式教学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师更喜欢站在讲台上讲课,而国外的很多教师,更偏向于走到学生中间。课堂实践证明,站在学生中间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认同和学习兴趣[4]。消除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同时也会减轻学生心目中的隔阂感,更容易对自己的老师产生认同感,而对任课教师的认同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在课堂中,还可以采用其他很多种互动的方式。例如,(1)可以将简单的授课内容分配给学生来讲。这类内容大多零散、连贯性差、偏重概念理论,如果由教师讲,很容易使得学生在听讲中感觉枯燥乏味,而由他们自己来讲解,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2)可以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中的竞赛形式引入课堂中,将枯燥的知识点融入到竞赛题目中去,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政策,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能促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准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3 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任务教学法中,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协调的作用,真正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任务,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可以选择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作为一个任务,它既包含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既有组合电路的部分,又包含时序电路的设计,同时又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难度也在可控的范围内。学生需要独立地制定设计方案、选择设计元件、评估设计成果。通过一个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一举多得。

4 过程性考核形式改革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考核方式的弊端已经制约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考试失去了它所具有的评估、反馈功能[3]。过程性考核要求闭卷考试的成绩不得超过总成绩的40%,增加例如小论文、研究报告、市场调研、案例分析、答辩、口述、面试等其他多种考试形式。同时,学生的出勤和课堂参与情况也是一个考核的方面。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的考核方式,既可以避免学生只在考试前一周突击学习和抄袭的不良风气,又能够促进教学互动,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应对多种挑战的能力,对新世纪能力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入ISEC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已经显现了积极的效果。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相对往届学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实践的时间较短,一些具体的、细节的掌握还不够灵活,相信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教师和学生都将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岱霖.ISEC通识课程《普通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制作,2013,(22).

[2]张全友.ISEC 项目中的通识教育反思 - 以许昌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2012,(20):140-141.

[3]胡勇,张小兰.以能力为核心的过程化考核方式改革初探.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4):8-10.

[4]陈雨青,杨路明.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7,(02):21-27.

猜你喜欢
数字电子技术任课教师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的应用
EDA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探索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究和探索
基于工程认知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