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绝一定要生气吗

2014-08-05 00:21帅小猪
孩子 2014年8期
关键词:嘉祥糖纸阳阳

帅小猪

上周五幼儿园“庆六一”表演,接近尾声,小伙伴阳阳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儿子多多想凑近观看,可阳阳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甚至还跑到老师面前责怪多多。谁知多多被再三拒绝后,仍旧义无反顾地伸着脑袋要看阳阳玩游戏,哪怕老师出面阻止。

听老师事后的叙述,多多当时仿佛在用行动告诉阳阳和老师:“我就要看,你不给我看,我也要看。”

了解完整个事情经过,我心中犹如打翻五味瓶:首先有些诧异,多多为何如此执拗呢?此外还有些埋怨儿子,也太没骨气了,阳阳不给看就不看了呗!而阳阳呢,也太小气了!不就是在旁边看看而已嘛。

这些话语在我心中翻腾,脸上也不由得露出愠怒之色。多多在一边看着看着,突然没来由地恼怒了起来。我整理好心情,试图与他交流时,却被他严词拒绝。

我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多多被同伴拒绝、又被老师批评,本来已经很伤自尊了;如果我再过分追究,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可是多多被屡次拒绝后,为什么还那么锲而不舍呢?我开始大胆猜测:游戏的诱惑实在太大;想看阳阳怎么玩;被拒绝后很受伤,所以要争回面子……答案在猜测中一点一点明晰。

晚上和平时一样:吃饭、弹琴、练字、洗澡、讲故事,熄灯睡觉。黑暗中,一切趋于平静,我漫不经心地寻找话题,绕过几道弯后,终于步入正题。

“多多,我想当时你应该很生气,对吗?”

“当然生气啦,要是妈妈在身边就好了。”

“那你为什么还要看阳阳玩游戏呀?”

多多沉默了。

“其实呀,妈妈小时候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我开始“发功”了。

“哦,真的吗?你给我说说。”多多立即来了精神。

我开始努力回忆小时候的一件事:“妈妈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收集糖纸。有一次,好朋友得到了两张与众不同的糖纸,我也想要。我想她有两张,一定会送我一张的。于是就问她要,结果她说不行。当我第二次请求时,她依然拒绝了我。第三次,我拿上自己最喜欢的糖纸想和她交换,可还是被拒绝了。”

“那你怎么办,难道你不生气吗?”多多迫不及待地问。

“我当然很生气呀,还不理睬她呢!”我顿了顿,又继续说,“但是后来,见她小心翼翼地把糖纸放进书本中,我就明白了:她之所以不给我糖纸,一定是非常喜欢这两张糖纸,喜欢得不得了,那我就不夺人所爱了。再后来,我还是得到了一张一模一样的糖纸,只不过不是从这个好朋友那里得来的,而是我问其他同学要的。”

“原来妈妈小时候也被拒绝过呀。”多多突然释怀了。

我向多多讲这个故事,本意也只是想让他知道,被同伴拒绝是件正常的事,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

等到多多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可以更进一步交流时,我抓住时机提醒他,日后再发生类似的经历,可以使用与妈妈相同的策略。

“如果阳阳不与你一起玩游戏,你的身边还有嘉祥。”

“是的。如果嘉祥不给我玩,我还可以找金卡。不过嘉祥很好的,他肯定给我看。”多多接过我的话说。

接下去,我们母子俩还假设了一些小场景,多多一边想象着,一边情不自禁地大笑……

大多数孩子会在童年时期遭遇到同伴的各种拒绝,多数也能很快地恢复过来。关键是家长要在孩子遭到拒绝后,避免孩子间因协商不成而结束了日后的友谊,或是因协商失败转而发生冲突,适时开导、适当共情,目的是重新开启孩子之间的互动。

猜你喜欢
嘉祥糖纸阳阳
Efficient ion acceleration driven by a Laguerre-Gaussian laser in near-critical-density plasma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嘉祥教育20年
交换秘密
一张陪伴余生的糖纸
夏嘉祥 为爱下潜,种一片“海底森林”
嘉祥:“戴”上手套指全球
困难就是剥开一张糖纸
糖纸换糖
聪明de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