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研究

2014-08-06 02:22胡恩保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顶岗体验式高职

沈 燕,胡恩保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

工程管理类专业是指土建大类中的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主要面向建筑行业一线,培养具有经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专业知识、技能及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时依靠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和顶岗实习,往往无法完成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任务.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增强对社会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因此,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实际,依据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各阶段的社会实践项目,并与顶岗实习有机融合,注重学生体验式学习过程,提出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既能满足社会对从事工程管理类专业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需求,也符合高职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

1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构建的原因分析

1.1 外部原因

适应企业用人要求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工程管理类专业直接面向建筑工程,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筑企业生产涉及面广,关系复杂,需要工程管理类专业人员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建筑企业生产多为露天作业,需要管理人员经常下到施工现场一线,能够适应施工工地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环境;建筑产品生产条件(气候、法律和法规、业主要求等)多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解决工程管理中出现突发问题的能力.行业的复杂和艰苦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却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目标需求.根据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2011年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建筑企业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工程知识基础基本满意,但是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并不十分认可.受调查企业反映这些工程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一些基本的职业素质上并不能完全适应岗位需要.毕业生初入工程一线岗位,往往抱怨工作艰苦,不愿意深入施工工地;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与他人合作和沟通能力不强;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从在校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突出关注对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管理工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使得工程管理类毕业生能真正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要求.

1.2 内部原因

各高校围绕如何利用社会实践推动专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工作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实践,比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提出了“与专业对接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实施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社会实践模式”.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过多局限于复制本科院校的主题和模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生成才要求.一方面实践的内容主要围绕“三农问题”、“红色之旅”、“环保问题”等时政问题展开,社会实践与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联系松散.根据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学院工程管理类专业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当中有85%的同学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其专业技能培养的提高帮助不大.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应当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同时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基础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但是,目前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项目同质化倾向较为明显,参与主体单一,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未能使全体学生受益,社会实践参与对象多为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同学参与社会实践机会少.

2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和基本特征

针对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在分析当前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见图1),加强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的联系,完善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有效缩小了学生能力水平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图1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构建图

2.1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构建

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是把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以寒暑假为主要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五个时间节点,结合不同阶段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和心理特点,确定社会实践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社会实践项目内容,凸显学生体验式学习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第一阶段为社会角色体验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寒假.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社会角色,可以是社区义工、市场调查员等,在模拟社会角色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增加阅历,促进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阶段为一般工作岗位体验阶段,时间安排在学生第一学年暑假和第二学年寒假.要求学生进入行业企业,选择单岗位或多岗位进行体验,然后选择一个管理岗位进行社会实践,工作内容既可以与建筑工程行业有关,也可以是其他行业的管理岗位工作,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了解管理工作的特点,开阔视野,掌握基本的管理工作技能,形成管理智慧,培养专业管理能力.

第三阶段为专业工作岗位体验阶段,实践时间包括第二学年寒假和第三学年第二学期(顶岗实习).安排学生进入建筑企业体验工程管理专业相关岗位工作,形成对专业相关岗位工作过程的整体认知,体验工作过程,培养岗位专业工作适应能力.把学生顶岗实习和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专业岗位实践,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2.2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基本特征

2.2.1 基于能力本位,科学确定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培养目标体系

依据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能力本位,在科学分析行业企业工程管理类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围绕其所需的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突出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旨向,按照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确定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能力目标,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培养目标体系:逐步培养适应社会的服务意识——专业管理能力——专业综合能力.

2.2.2 注重体验式学习,系统设计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项目内容

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强调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实现做、学、思合一.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在实践中升华间接经验,从而加深对工程管理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形成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专业基础分别系统设计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项目.在社会角色体验阶段,针对刚刚入学的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而安排他们体验社会角色,以此来增长同学们的社会经验,培养同学们社会服务意识和适应性社会意识.在一般工作岗位体验阶段,则是基于同学们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实践项目中侧重同学们体验行业岗位工作和管理工作,从而培养他们的专业管理能力.在专业工作岗位体验阶段,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把假期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有机衔接起来,进行专业岗位实践,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2.2.3 延伸社会实践范围,有机衔接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

由于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主要局限于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由学生部门负责管理.顶岗实习属于常规教学环节,由教务部门管理.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在管理上相互独立,不利于系统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为了打破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育人环节之间的隔阂,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有机衔接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大二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大三第二学期的顶岗实习环节,让大二第二学期的社会实践为顶岗实习打下基础,同时让顶岗实习延续社会实践的工作内容,这样不仅延伸了工程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范围,丰富了工程管理类专业社会实践的内涵,而且提高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

3 高职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运行保障

3.1 系统规划,健全社会实践机制

为了保证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有效运行,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保障和运行机制.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根据运行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实际工作需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构建社会实践工作院系二级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可以成立由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处和团委等)、工程管理类专业所在系负责人参加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宏观协调和指挥社会实践工作.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务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联动管理机制.教学系和专业教研室则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施组织部门.其次要建立工作制度.为了规范工作,确保体验式社会实践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关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各项制度,并制定工程管理类专业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实施方案;再者要制定各个阶段的活动计划,制定体验式社会实践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书,进一步细化体验式社会实践各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和实现目标,从而从体验角色的不断深入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递进两方面落实实践内容.

3.2 注重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是工作的指挥棒,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可以切实提高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加强对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过程考核.要求专业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实践过程,建立过程考核控制标准,设定若干量化考评指标,如纪律考勤、定点巡查、定期询问、单位反馈等,以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组织考核.其次,重视学生社会实践体验式学习过程台账建设.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手册中如实记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真实反映各阶段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在社会适应性、专业管理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提高程度.建立实践单位参与的评价制度,要求实践单位如实评价学生实践情况.根据每一个阶段社会实践目标确定考核指标体系,给予成绩评定.最后,增加激励方式.重点表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团队,通过评选“社会实践之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颁发社会实践奖学金等形式给予学生奖励,激励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持之以恒参加社会实践.

3.3 加强反馈,持续监控实践效果和完善工作方法

做好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运行过程的反馈工作,是确保社会实践模式改革成效的重要手段.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立了有效的全程监控系统,加强对模式运行情况的跟踪和指导,评估该模式运行的实际效果.针对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院定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同时把专家意见反馈到体验式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作为进一步完善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法,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较好成效.比如在学院信息系2009级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经过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进行培养后,通过对毕业生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同学较之其他同学在岗位适应性、动手能力和主动性方面企业的满意度更高.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参加体验式社会实践不仅能够帮助自己更加全面的了解社会,还能在实践中运用和巩固工程知识,与人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1]冯可可.与专业对接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析[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1(4):55-58.

[2]曾令泽.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校生社会实践模式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137.

[3]田伟政,丰艳平.高职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4):193-195.

[4]陈桂江.高职生假期社会实践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浅议[J].价值工程,2010(32):226-227.

猜你喜欢
顶岗体验式高职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