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沟油”事件启示录

2014-08-07 12:36张德笔
质量探索 2014年10期
关键词:废油餐厨台湾地区

● 张德笔

台湾“地沟油”事件启示录

● 张德笔

台湾地区今年中秋节前爆发的“地沟油”恶性事件在整个华人地区引起了强烈震动。该事件涉及1000多家食品企业,其中包括不少知名品牌。一向被认为制度完善,拿来对比的台湾地区,也发生了地沟油事件,有什么启示呢?

一、又是一起上游工厂坑害下游企业的典型案例

1.产业细分的今天,上游一出事,下游必遭殃;全球化的当下,一地出事,多地必遭殃

大陆居民对地沟油相当不陌生,甚至已经拿来当作寻常的玩笑,其中颇有几分无奈。而原本以为这是我们餐饮业的特色招牌,谁知台湾地区也“有样学样”,还是有点猝不及防。

然而,在地沟油方面,很难说台湾地区不是大陆的师傅。至于大陆在更早时候是否有地沟油,已不可考,但台湾的报纸,却记录下地沟油猖獗的历史。依据博主“台湾黑喵王”所贴出的1986年台湾报纸,《馊水油案昨收押十四人》、《十大消费新闻,馊水油列首条》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一而足。(台湾把地沟油叫“馊水油”)

据台湾警方披露,他们在屏东、高雄发现的经营劣质油品的地下工厂,以每公斤12元到20元新台币(约合2.5元到4.1元人民币)的价格,非法收取食品回收油(主要从餐馆),和皮革厂废弃皮脂油等掺混后,制成劣质食用油。这些问题油,被台湾地区知名油品企业强冠公司大量收购,用于生产食用油产品“全统香猪油”。

此次地沟油事件波及的厂商遍及台湾全岛,根据台湾地区“卫生福利部”发布的统计,涉案企业强冠公司生产的“全统香猪油”,共出货给235家业者,制品再流向1012家下游业者,共波及1247家业者的208项产品。其中,诸如味全、85度C、康师傅等众多知名企业也赫然在列。此外,问题油还流向许多小吃店、路边摊等,台湾媒体甚至以“全岛沦陷”来形容此次地沟油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

这样的恶劣影响,不仅局限在岛内。上海已发现并下架问题食品约8700件,厦门检验检疫局发现共4.9吨的食品涉及使用强冠地沟油,港澳地区也被波及。最新消息显示,香港383家食品店等下游商户,怀疑曾使用“强冠”的问题猪油,澳门受影响的商家也已超过了20家。

与以往查处地沟油主体不同的是,涉事企业台湾强冠并非乡间的小作坊。强冠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7年从日本进口成套生产设备,先后获得ISO和GMP制药级别的认证。在台湾强冠的官网上,该公司描述其经营哲学时称:“技术、诚信、服务、满意是我们的经营理念……以满足现代人‘吃出健康’的要求……其中诚信为创业之本,服务下游厂商。”

强冠就是用地沟油服务下游厂商的。不仅地沟油事件,近期发生的麦当劳供应商福喜过期肉事件,和亨氏米粉铅超标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上游供应商出现问题连累无数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当然有用人不察、监管不严的问题,但一个切实的问题摆在下游厂商面前:如果下游厂商选择的,都已经是业内最靠谱的上游供货商,那还能有多少选择和改变的空间?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整个行业链的利益分配来看。

2.上游频频坑害下游的根源,是供应链上下游发展不均衡

纵观近年来国内牛奶、肉食、蔬菜等多个行业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只要上游供应链出了纰漏,整条食品产业链都可能因此而崩溃。有一些企业为了避免上游供应商出问题,自己进入上游体系,想要发展全产业链模式,但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显然是不划算的。所以上游企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仍将长期存在。

从福喜过期肉事件,以及多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来看,都是供应商出了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认为,抛开政府、下游企业监管来看,最前端的生产资料供应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比例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由于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利润较低,产业末端的企业往往会通过对上游供应商压价,来降低成本。虽然这样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会导致整条产业链安全系数降低,上游供应商在利润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部分供应商铤而走险,而下游企业完全无法发现(过期肉可以通过检测,地沟油也检验不出和食用油有何区别)的状况。

即使下游的企业,在对供应商的监管上,采用了飞行检查(不定时抽查)、让自身员工进入供应商生产流程进行监督,或者装摄像头监控等一系列措施,问题还是难以避免。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下游的生产企业,还是上游的供应商,都是一条产业链上的利益共同体,上下游企业应当形成良性的利益分配机制。

但问题恰恰在于,这些利益分配,本就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如何干预,应不应该干预,都是问题。

二、查处地沟油,要学学台湾?

1.台湾地区的卫生监管部门也不作为,企业主也推卸责任

在这起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发出感慨,“看看台湾是怎么查处地沟油的”,意思是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很负责,企业也敢于承担责任,那么实际的情况如何呢?

最早揭穿台湾地沟油丑闻的,是一位不识字的六旬老农。从2011年开始,老农和邻居先后5次向屏东县环保局举报工厂污染环境,但均不了了之。老农称举报后,只看到工作人员停留了5分钟,之后也没有回复调查结果。而据南华早报称,其中并不能排除官商勾结的可能:“屏东县卫生局曾四度前往稽查,环保局也五次上门,但都无果……直到民众忍无可忍,转向刑事局南区打击犯罪中心检举,‘中央机关’派员介入,才让整起馊水油事件曝光。”

再来看企业的表现,事件曝光后,地沟油生产商、台湾强冠公司董事长叶文祥在记者会上两度下跪道歉,称愿用名下3亿新台币资产进行赔偿,得到了不少好评。但叶文祥已多次否认强冠对此事是知情的,屏东地检署9月12日下午传唤叶文祥后认为,他有勾串证人、湮灭证据及逃亡之虞。

2.而在三年前大陆爆发地沟油事件后,我们却把最多的精力用在事后检测上

“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至300万吨。而国人一年动物和植物油消费总量约2250万吨。按此比例推算,每吃10顿饭就可能有1顿碰上地沟油。”在三年前内地地沟油事件爆发时,这组数据曾经触动大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

三年过去了,内地确实把最多的精力,投放到了如何查处地沟油上,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如何检测出地沟油。在这次台湾地沟油风波中,台湾卫生部门下辖的食品药品监管单位,在近日公布相关检验结果,此前查获的以地沟油等混制的“全统香猪油”竟符合标准,但由于原料来源是回收废油,违反相关法规,相关制品都须下架。

地沟油确实很难鉴定。从2011年地沟油风波爆发之后,卫生部一直在寻找一套有效的检测方法。2011年12月,卫生部向社会公开征集“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此次征集共收到762份关于检测方法或检测指标的建议。卫生部初步确定了4个仪器法和3个可以现场使用的快速检测法。

而此次台湾的强冠集团用地沟油作为原料生产的“全统香猪油”,是按照3:1的比例制成的(地沟油占比四分之一),在检测上更存在难度。

但是,即使找到了最精准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用以查处地沟油,这也仅仅是隔靴搔痒之策,并没有对本质问题加以关注和解决。

三、台湾地区和大陆都被地沟油困扰的根本原因:不重视废油回收

1.要解决地沟油问题,最要重视废油回收,但台湾地区和大陆这方面做得都很差

地沟油,实际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要砍断地沟油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规范和监管其源头: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的处理渠道。而在这方面,台湾地区和大陆做得都很差,这才是两地都被地沟油问题困扰的最根本原因。

据台湾媒体披露,台湾废油回收业很复杂,台面上从事回收废油部分合法、但多数是空壳公司,靠吸纳俗称“小蜜蜂”的个体户,代为到处收购废油,就连合法公司有时也倚赖小蜜蜂,中部业者王先生说,“小蜜蜂跑得勤,再偏乡都去收,不然自己跑怎划算?”

这些空壳公司共同特色就是,虽领有合法牌照,但公司没多少员工,实际上是拿个体户买回来的油,转手卖给上游从事再制。由于小蜜蜂也拿着公司名片出门买油,一般摊贩、商家不察,可能以为卖给合法公司,回收废油长期“以合法掩护非法”。

内地的情况更加严重,今年9月,江西首家餐厨垃圾处理厂“麦园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据江西当地媒体报道,南昌市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约为300吨,麦园餐厨垃圾处理厂可日处理200吨餐厨垃圾,但投入使用首日只处理了5吨;据四川当地媒体报道,四川江油市投资4000万建设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在今年5月份运行了十多天后已经被迫停产数月,停产的原因同样是因为收不到餐厨垃圾。

是大陆地区没有餐厨垃圾了吗?显然情况并非如此,一边是政府无偿回收餐厨垃圾,另一边是不良商贩有偿收购餐厨垃圾,饭馆当然全部给有偿的小贩而不是政府。

反观绝对没有地沟油的日本,就不用说餐馆了,即使是个人厨房使用后的废弃用油,也不能直接倒进下水道,而要进行垃圾分类,最后统一处理;德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也出现过地沟油横行的情况。此后,德国政府及时推出泔水回收的法律,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德国餐馆也必须与政府签订“泔水回收合同”。

台湾地沟油涉及味全等1200多家企业

2.地沟油本有其他用处,政府不扶持相关产业,最大的可能只能是流向餐桌

地沟油虽然不能进入餐桌,但其本身并非完全有害、无用的物质,经过合理的加工程序,地沟油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如加工成生物燃料),是可以作为再生能源进入市场的。

据日本关西小城市政府环境课尾原课长介绍,废油回收公司以1.5日元/升的价格从餐饮企业回收废油提炼成生物柴油,而日本政府则以88日元/升的高价进行收购;美国则通过减征营业税来扶持市场,其标准是:以农产品生产的生物柴油为每加仑1美元,以其他原料如回收的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为每加仑0.5美元。

一方面,政府对餐馆的废油不管不顾,任由小贩回收;另一方面,对这些废油本可以加以利用的行业又不加扶持,那这些餐馆废油,必然有一定的比例再次回到餐桌。

结语

对于地沟油,推陈出新检测办法、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呼吁企业自律,这些措施即使有效,也是治标之策,要根本解决问题,杜绝源头,还要从废油回收做起,虽然这是一项浩大琐碎、见效慢的工程。(据腾讯网)

猜你喜欢
废油餐厨台湾地区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反向而行,探索有意味的形色语言一一以台湾地区张美智《春天在哪里》为例
基于废油燃烧的节能装置
废润滑油回收现状及发展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当代台湾地区法学教育与司法官训练制度之现状与启示
新加坡:废油回收商须持营业执照
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分析
英国的 “地沟油”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