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07 02:53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帕胺吲达缬沙坦

叶 露

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叶 露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5例,随机均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与联合组(n=35)。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口服,80 mg/次,1次/d;吲达帕胺组口服吲达帕胺,2.5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各项检测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5%,明显高于缬沙坦组的80.00%与吲达帕胺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缬沙坦;吲达帕胺;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压是社区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治疗率及控制率较低[1]。在高血压患者中,约50%合并糖尿病[2],二者互为危险因素,并存时血压更难控制,易并发心、脑、肾等病变[3]。尿蛋白水平的上升是该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故不仅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且防止及逆转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关键还要同时改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本研究即以此为出发点对105例患者开展了3种不同方式的药物治疗,旨在重点考察不同给药方法下对患者血压与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5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我国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吲达帕胺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5例。缬沙坦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2~61岁,平均(50.2±6.9)岁,病程3~18年,平均(9.6±4.8)年;吲达帕胺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3~65岁,平均(51.2±6.4)岁,病程3~20年,平均(9.9±5.1)年;联合治疗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1~63岁,平均(50.4±6.5)岁,病程4~19年,平均(9.8±4.9)年。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在用药前均停止以往高血压类药物,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对日常饮食给予指导和建议,保证空腹血糖水平在7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 mmol/L以下。保证以上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不同降压药物。缬沙坦组患者接受缬沙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号:20110328),口服80 mg/次,1次/d;吲达帕胺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1123),口服2.5 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分别给予两种药物共同使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常规检测患者的24 h尿白蛋白排除率、血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并开展比较分析。依据样本的血压情况,开展临床疗效评判:(1)显效:患者的舒张压有效下降10 mmHg以上或收缩压有效下降20 mmHg以上;(2)有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水平在10 mmHg以下,或收缩压有效下降10 mmHg以上;(3)无效: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 3组患者治疗前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与缬沙坦组及吲达帕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血压下降水平更为显著(P<0.05)。

2.2 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尿白蛋白、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比较 治疗后,3组患者的尿白蛋白、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联合治疗组三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又显著优于缬沙坦组与吲达帕胺组(P<0.05,见表1)。

表1 3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除率、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比较

2.3 3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7.15%,显著高于缬沙坦组的80.00%与吲达帕胺组的82.86%(见表2)。

表2 3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肾等器官很容易发生损伤[5],是临床治疗的主要难题[6]。缬沙坦主要通过拮抗的受体AT 1受体抑制肾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7],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减少细胞生长因子和炎性介质,减轻肾脏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发挥作用[8]。吲达帕胺是噻嗪类利尿降压药[9],具有利尿剂和钙拮抗剂的双重作用[10]。本研究对105例患者开展了不同方式的治疗,治疗前3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舒张压为(76.19±4.78)mmHg,收缩压为(134.91±7.76)mmHg,显著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除率、血尿素氮与血肌酐水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检验水平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5%,显著优于其他2组。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缬沙坦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控制血压与降低尿白蛋白水平效果,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各方面情况均显著优于两种药物的单药应用效果,提示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1] 宁文奇.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24):57-58.

[2] 江世亭,汤仁礼,余赛英,等.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21):67-68.

[3] 宋吉法.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384-1385.

[4]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专家指导意见(2013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6):522-525.

[5] 杨石凤.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74-75.

[6] 黄鑫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J].当代医学,2014,20(20):134-135.

[7] 李鸿娟.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4-65.

[8] 刘卫丽,关朝晖.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10(12):97-98.

[9] 张永清,沈建宁,许秋菊.坎地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21(33):30-31.

[10] 李玉峰.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3):34-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101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立医院(叶露)

猜你喜欢
帕胺吲达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不同吲达帕胺片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预算影响分析
20例吲达帕胺不良反应分析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患者体内药动学研究
纤维素键合手性柱拆分分析吲达帕胺对映体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吲达帕胺溶解度的影响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高血压93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