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对医师执业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

2014-08-08 04:58盛林林褚慰群蔡纪平
上海预防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金山区执业职称

盛林林+褚慰群+蔡纪平

作者简介:盛林林(1979— ),男,学士。医疗纠纷对医师执业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盛林林, 褚慰群, 蔡纪平(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上海 201599)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医疗纠纷对医师执业行为的影响程度,分析医疗纠纷急剧增加的原因以及有效处理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上海市金山区有执业医师2 457名,按照员工号,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金山区全部医疗机构中抽取500名在职医师作为样本。① 性别分布:男性327例,占65.4%,女性173例,占34.6%;② 岗位构成:行政管理人员45人,占9.0%,内科医师171人,占34.2%,外科医师141人,占28.2%,其他科室143人,占28.6%;③ 职称构成:初级职称223人,占44.6%;中级职称225人,占45.0%,副高及以上职称47人,占9.4%;未填职称5人,占1.0%;④ 平均年龄:(40.4±11.0)岁。

1.2方法

以不记名方式由医务人员自己填写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全部问卷资料经审核合格。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疗纠纷的经历情况

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岗位、职称的医师在最近5年中是否经历过医疗纠纷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职称的提高,医疗纠纷的经历率也随之增加(表1)。

表1医疗纠纷的经历情况

项目经历

(n=316)未经历

(n=184)经历率

(%)χ2值P值性别男22510268.8

11.42

<0.05女918252.6年龄(岁)21~30769245.2

39.78

<0.0531~40773767.541~50984179.750以上651482.3岗位内科987357.3

17.99

<0.05外科905163.8管理人员41491.1其他875660.8职称(医师)住院1259856.1

22.50

<0.05主治1467964.9副主任及主任43491.4未填职称者2340.0

2.2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本调查围绕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影响,从影响程度、医疗纠纷趋势认识、对医师执业行为及医师可能会采取的防御措施开展分析(表2)。

卡方检验显示,在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影响程度的认识方面,是否经历医疗纠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经历过医疗纠纷的人中89.9%(86.6%~93.2%)的人认为存在较大影响,高于未经历过医疗纠纷人员的55.4%(48.2%~62.6%)。

在医疗纠纷对执业行为影响中,是否经历医疗纠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经历过医疗纠纷的人中62.3%(57.0%~67.6%)计划更多的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高于未经历过医疗纠纷人员的53.3%(46.1%~60.5%)。

在采取的5项防御性医疗行为中,仅有1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避高风险病人或者手术),其中经历过医疗纠纷的人中15.5%(11.5%~19.5%)计划更多的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高于未经历过医疗纠纷人员的9.2%(5.0%~13.4%)。

表2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项目经历过医疗纠纷(n=316)人数构成比(%)

(95%置信区间)未经历过医疗纠纷(n=184)人数构成比(%)

(95%置信区间)χ2/P值医疗纠纷对医务人员有无影响有较大影响28489.9(86.6~93.2)10255.4(48.2~62.6)78.36影响较小或无影响3210.1(6.8~13.4)8244.6(37.4~51.8)(0.00)①医疗纠纷的趋势逐渐增强19361.1(55.7~66.5)9752.7(45.5~59.9)3.33无变化或逐渐减弱12338.9(33.5~44.3)8747.3(40.1~54.5)(0.07)①医疗纠纷对执业行为的影响更多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19762.3(57.0~67.6)9853.3(46.1~60.5)3.96促使医师更加遵循诊疗常规11937.7(32.4~43.0)8646.7(39.5~53.9)(0.05)①如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最可能会采取增加转诊4313.6(9.8~17.4)158.2(4.2~12.2)3.37(0.07)①扩大检查范围3210.1(6.8~13.4)2111.4(6.8~16.0)0.20(0.65)①回避高风险病人或手术4915.5(11.5~19.5)179.2(5.0~13.4)3.99(0.05)①医患谈话时夸大病情、风险3711.7(8.2~15.2)1910.3(5.9~14.7)0.22(0.64)①尽量满足患方要求3611.4(7.9~14.9)2614.1(9.1~19.1)0.80(0.37)①①为P值

3讨论

医疗纠纷的不断增多、增强,越来越多的伤医案发生[1],对医务人员的执业行为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行政管理人员和临床医师中曾亲身体验过医疗纠纷的分别占91.1%和60.4%。虽然医疗纠纷形势愈加严峻,但有84.2%的医师表示仍将尽心尽力救治患者,说明金山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近年来实施的法律法规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已逐步被医务人员所接受,从而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并促进执业行为正向发展。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人文素质,要明确认识到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及医学伦理素质等。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医师研究的对象是具有社会性的人,而疾病和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2]。因此,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让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与病人建立亲密、温和、人性化的医患关系。

本次调查显示,是否经历过医疗纠纷与医务人员的性别、年龄、岗位、职称等因素有关联性。经历过医疗纠纷的医师明显集中在男性、≥41岁、副主任及主任职称的执业医师,而在无医疗纠纷经历的医师多为女性及低年资的医师,男性医师的医疗纠纷经历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医师相对在风险更大的科室工作有关(如外科);年龄和职称的高低与是否经历过医疗纠纷呈正相关,这与从业时间有关,年龄较长者其职称往往也较高,其经历过医疗纠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也有可能与高年资医师在医学院校时,没有接受过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人文科学教育,毕业后往往注重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其人文观念相对薄弱,缺乏医患之间沟通的技巧,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之一[3]。而行政管理人员经历医疗纠纷的比例很高,可能与本次调查的行政管理人员基本为医务科(或纠纷办)工作人员有关。本次调查也提示,金山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当将男性、年龄≥41岁、副主任、主任医生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医疗纠纷给广大医务人员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4],许多医务人员表示在以后的执业过程中会对有风险的诊疗操作心存更多顾虑,有可能为规避风险而放弃正常的诊疗操作。本次调查中的295名医务人员有着不同程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5]。说明医疗纠纷确实给医务人员的心理以及执业行为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其在很大程度上为规避医疗风险、保护自我而实施消极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许多医师为规避医疗风险而回避高危手术或病人,或者夸大手术风险和不良反应,或者尽量满足患方不合理的要求,甚至增加会诊和转诊病人的次数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之策,它不利于建立和谐稳固的医患关系,也不利于医学的健康发展,“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态已经阻碍了一部分医务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防御性医疗行为也可能会造成病人的经济损失和躯体痛苦,同样也存在过失,不但达不到防御性医疗的目的,相反会引来新的医疗纠纷。因此,金山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更应当重视研究防御性医疗行为,并加以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和谐医患关系、达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目标。文章编号:1004-9231(2014)04-0213-02

•护理园地•

作者简介:陈国美(1970— ),女,主管护师。多种护理举措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陈国美 (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逐步加重,患者往往伴随睡眠障碍。长期睡眠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感到记忆力越来越差,精神萎靡,情绪控制能力差,烦躁易怒。严重的睡眠障碍会影响中枢神经对内分泌的调节,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而重度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又可影响患者的睡眠状况,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我们在参考其他医疗部门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对睡眠质量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随访,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入住本院的2型糖尿病伴随睡眠质量不良患者资料,排除对干预措施不合作者、对治疗不能坚持者或对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排除对催眠药物有顽固性依赖者,排除有重度并发症者,排除出院后失访者。所有患者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我们按患者就诊序号隔号分别将其编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共收集2型糖尿病伴随睡眠质量不良患者120例,男49例,女71例,平均年龄(52.7±10.2)岁。患者均为本地区居民,干预组、对照组各60例。患者糖尿病病程从被医院诊断日起最长12年,最短1.5年;但失眠病程最短为半年。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接受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医院规定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采取以下措施:①

猜你喜欢
金山区执业职称
我与风的故事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中国教育学会与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签约共建艺术教育实验区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彭奕欣
多点执业:亟待多点助力
乡村医生执业考试辅导
职称
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