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静中求

2014-08-09 10:13
爱你 2014年19期
关键词:民间艺人蚕丝牡丹亭

◎ 子 沫

万物静中求

◎ 子 沫

去年夏天,我去苏州平江路,晚八点有民间艺人的昆曲《牡丹亭》演出。关于这个民间艺人,我听说过关于她的江湖传闻:从未学过专业,但是天生喜欢唱曲,一年唱七百多场《牡丹亭》,遇到“对眼缘的人”,还可以多唱一个小时。

下午六点半,我来到临河茶馆坐下。没想到,因为这个无心插柳的早到,让我有幸目睹了这位民间艺人台下的风采。

戏台边有一位小姑娘和一位中年女人。中年女人穿着旗袍,保持着居家的模样,刚刚收拾完饭桌。因为我是唯一的客人,她随意地和我聊起了天。她笑着问:“你都听过大腕的《牡丹亭》了,为何还来听这种民间的东西?”我说:“我是冲着吕成芳的《牡丹亭》来的。”她笑着说:“我就是吕成芳。”

这可把我吓一跳,她看上去那么居家,很难把她和艺术家联系起来。她说:“我没学过戏,就是一业余的,就是喜欢唱,穷开心而已。”老板也因为她在,很放心,基本不来。“我这个打工的可以替他罩着场子。”听了这话,我可真乐坏了,她居然可以很自然地开着老板的玩笑。

她说:“你待会儿可以看我化妆。”她边化妆边同我聊天,聊一些民间的东西,兴趣盎然。她说:“我这辈子做这么一件事就可以了。”

八点,昆曲开场。她一个人唱足了两个多小时,中间还要串场解说昆曲,讲解手势、身段,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而且,她对于古琴、琵琶、三弦,样样都很精通。

她还说了一个段子,让我印象很深。她说:“以前的古琴用的是蚕丝,现在用的是钢丝,蚕丝细得多,声音轻柔得多,但张生隔着墙还是能听得到忧怨的琴声。现在,即使人们聚在一间屋子听弹古琴,声音也很微弱,为什么?因为现在的人心乱,很难得静下来,万物须得静中求。”

最合宜的位置,只因心思太杂乱,便会看不到。

(摘自《深圳青年·创业版》2014年7月 图/胡晟)

猜你喜欢
民间艺人蚕丝牡丹亭
牡丹亭
民间艺人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东华大学研发出可体内吸收型蚕丝导线
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西海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及艺人现状调查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我的新发现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