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与“普通话”的关系

2014-08-12 19:26
奇闻怪事 2014年7期
关键词:李贺雍正科举

科举这一古代的“高考”,绵延千余年,当中可谓无奇不有。

避讳这事儿,本来是可有可无的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可到了唐朝,对这事儿管得越来越严,不仅同字得避,就算是音近也得避。唐代大诗人李贺,就因此碰上了倒霉事儿。李贺写的诗顶呱呱,和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李白是“诗仙”,杜甫为“诗圣”,李贺则被称为“诗鬼”。可这么一个天才,在高考这事上,却是个倒霉孩子。

李贺本人的名字,倒没怎么着,可若要参加高考,自己名字清白是必须的,而且祖宗的名字也得有讲究。李贺的爹叫“晋肃”,那年头普通话普遍都不好,“晋肃”这名字一念,要是再加上点福建腔或广东腔,还真和“进士”有点一样了。这么一来,李贺的爹名字取得不好,连累儿子也触了霉头。

普通话不好,真是害死人!若是早点推广普通话,大家都来一口字正腔圆的京片子,这“晋肃”怎么也不至于和“进士”扯上关系!可既然扯上了关系,想脱身就没那么容易了。李贺就因为老爹叫了这么个倒霉名字,次次都被“高考”拒之门外。

换了谁,碰上这倒霉事儿,心里肯定窝火了。李贺也不例外,喝凉水塞牙,都比这事儿幸运!空有一肚子墨水,却因此不能参加“高考”,李贺可真比窦娥还冤!大文豪韩愈也看不下去了,替李贺说话,可避讳这事儿,领导查得严,谁说话也不好使!最后,李贺这咸鱼,硬是没能翻身。

尽管因韩愈的推荐,李贺当了个比芝麻官还小的官儿,但总算能糊口。碰上这事儿。倒霉程度可谓空前绝后,也难怪李贺一肚子郁闷!不过,有句话说得好,苦闷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滋润的,有几个能写出好诗好词?多亏了这倒霉事儿,李贺无缘“高考”,但考场失意,诗坛得意,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流芳千古,也可谓塞翁失马了。

李贺若能玩得动穿越,肯定会将雍正皇帝视为知己。尽管两人隔了近千年,但雍正却干了件事儿,足以弥补李贺的遗憾。

雍正设立了“正音书馆”,推行当时的“普通话”。那年头的“普通话”,就是北京官话。雍正还规定,听不懂或说不来“普通话”的,一律不准参加科举。这下,举国震动。特别是闽粤之地,平常“偶”来“偶”去的习惯了,一下子要说标准的京片子,当真是难如登天。可老板有令,谁敢不从?毕竟。“普通话”说得好一点,也可以杜绝像李贺那样的乌龙事件,未尝不是件好事!于是,就开了举国推广“普通话”的热潮了。

要不怎么有“生不逢时”一说!若李贺能和雍正生在同一个年代,肯定就会有共同语言了。看来呀,普通话好不好,还真是事关前程的大事,古今皆然。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贺雍正科举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雍正:精细典雅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雍正:朕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小小花钱看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诗鬼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