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播为什么被罚2.6亿元?

2014-08-12 11:13
第一财经 2014年25期
关键词:杂志

最近看到新闻说快播因为侵权被罚了2.6亿元。这2.6亿元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Tyrion

这是针对著作侵权行为的罚单。这次罚款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著作侵权行为可以罚款非法经营额的1倍到5倍,快播这次罚的是3倍。

最重要的条例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个条例在2013年3月1日有重要变更,从原来的网络侵权行为最高处罚10万元,变更成盈利5万元以上的处罚非法营业额的1倍到5倍。因为有“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那么针对快播的3倍罚单,说明从去年3月1日开始的14个月内,快播因为侵权的盈利超过了5200万元,而法院的罚单里写明,快播侵权收益达到8671.6万元。

过去快播的盈利方式是:让提供高清片源的网站使用自己的播放器插件,用网页弹窗广告、软件捆绑推广、游戏分发等方式盈利,在2011年营收就已经过亿。腾讯这次状告快播在无授权状态下播放《北京爱情故事》《中国好歌曲》《辣妈正传》等作品非法盈利。

这是中国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案目前最大的一笔罚单。这不是快播第一次被罚。早在2009年,快播就跟华夏视联打过侵权官司,结果靠“避风港原则”逃过罚款。“避风港原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最熟悉的产权原则,是指作为用户上网工具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只要在接到被侵权人书面通知后,将侵权作品或者是侵权作品的链接删除,即可进行抗辩。

换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我只是一个分享交流平台,秉承互联网自由精神,不干预上传人和下载人的行为”。快播大量的流量来源于合作伙伴,即那些靠网民上传片源、又使用快播插件的网站。

快播今年4月原本发布公告,说要全面转型正版版权—这距离视频行业在2008年到2010年发起的正版联盟行动已经很久了—但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大量成人片源,快播在今年的净网行动中倒下,快播CEO王欣远避国外,至今未归。

快播现在正提起复议,称公司并没有在快播播放器中插入广告,也并未向用户收费牟利。只是在腾讯的强烈干预下,这次快播使用“避风港原则”可能会困难重重。而且从2012年开始,最高法院规定不能滥用避风港原则,指出明知或者应知网络用户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仍提供服务或者不采取合理措施的将构成侵权。

《第一财经周刊》记者 陈思

微博互动专区

红广场1987:巴西人对世界杯的热情不禁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若巴西队最后没有捧起大力神杯,那战胜巴西队的那支球队的现场球迷估计就得多留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当然了,中国人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第一财经周刊 通篇文章都在讲巴西人民喜迎世界杯,最后这一刀神补!

RE:没办法,看着人家,就情不自禁想到自家。

Sheeran:每次看到楼市的文章就会忍不住考虑去留的问题。可是如果我一辈子不结婚生子的话,大概永远也不需要一个房子……也就不会碰到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扭曲的地产# #第一财经周刊#

RE:呃,好消息大概就是这样想的人蛮多的。尽量不要被房子打败。

Kylooe:“这是我最后一次在这里为读者介绍这本好看的杂志,未来这份工作将由李洋来完成。”一财君每次的一点新改动总是要花一点时间去适应,毕竟总会有点恋旧情结。现在是一财精神中心地都换主笔了……所以以后的一财还会有伊大大的文字吗?照片萌萌的李洋成为一财总编?@第一财经周刊。

RE:应该是不会有了。你可以去“好奇心日报”的官网上找他。

读者来信

我能不能也来吐个槽

刚买了最新一期一财,照例都是先翻“富大人话题”,看着看着就觉得也想写点什么。小的今年25,女,现居上海,没车,没房,没钱,没对象,靠着点理想混上了创业这条不归路,混迹于现在最火热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具体干啥就不说了,咱也不是来打广告的。我不算是个特别能吐槽的人,最近实在想吐得反常,为啥呢?移动互联网最近出了个很牛×的App,叫秘密,折腾太过头被苹果整下架了,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人家又改了个名字重新回来了。这东西引发了这个行业里一种令人发指的风气:刚刚起步或者说重新起步的匿名社交变成了八卦、谣言、谩骂、色情、窥私集中地。更让人崩溃的是,同款同类的产品竟然一时间出现近20个,你试试去Apple Store或者安卓市场搜个“匿名”,我天,吓尿了,简直要用“裂变”这词儿来形容这种“雨后春笋”般的滋生状态。我手贱啊,一口气弄了十来个想看看它们到底抽什么疯。结果……真是疯了。

不堪入目的内容啊,比比皆是,每个都说自己是什么释放压力的神器,用那些低俗的话题博人眼球。这就是匿名的价值?除了约炮调戏勾搭,匿名就没别的能做的了吗!好吧就算不论价值如何,但看着这些东西依然是吐不尽的槽点!它们各有名字,却基本分不开(不得已必须要提几个名字出来了),比如叫“悄悄”的就有两个,还有个“悄悄话”,叫“秘密”的就更多了,以及什么“嘘嘘”(真想尿尿啊!)、“呵呵”的……它们那些匪夷所思的内容还都有人买账?我赌一年的包子那是找人刷出来的……

还有中国人这抄袭的本事真是一绝。几乎长一模一样的几个App,甚至连内容都是东抄一个西抄一个。其中有一个家伙,开了什么“拜姨妈”“嗅事一箩筐”的专题,你说他到底要做啥,四不像……不禁慨叹,我进的这个领域,步步惊心……结果呢,我还是一个不撞南墙不死心,撞了南墙也要翻过去的人,于是坚持要离这股不正之风远一点!胡乱扯,吐槽完毕……干活去……

—张昊宇

RE:吐得很是酣畅。看好你出淤泥而不染。

看到微波炉与电烤箱的来信

一财君:

首先要感谢,去年团的199元一年的杂志开始几期一直没收到,联系了客服MM很快就收到了。客服声音很好听哦~说正事,就是看到读者来信纠正说飞机上是电烤箱而非微波炉的问题。其实从常理来说很容易推断飞机上的盒饭应该是通过电烤箱,或是通过传热来加热的,因为外壳是金属的,微波没法加热。是不是你们编辑们都是文科出身呀~要不要招点工科出身的编辑呀~endprint

—Fred He

RE:飞机上应该是烤箱而非微波炉,我们已经澄清过一次了噢。工科生确实不多,欢迎有志工科生加盟扩充。

几个感兴趣的问题

一财君好!老粉丝了,感谢多年来的优秀报道陪我度过许多春秋。最近有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1、自光合作用瓦解后,北京几乎很难找寻图书资源丰富且环境优雅的书店了,直到前阵子在颐堤港发现Pageone。后来跟几个朋友聊天,她们都在北京不同的Pageone里有过良好的阅读体验(上海的朋友说Pageone在当地很普及)—对于Readaholic,这简直是个天堂。能否报道下Pageone的相关发展和商业模式(顺便再关注下连锁书店行业)?

2、一直感兴趣为什么雕爷能同时做牛腩和精油,能否报道下有关这朵商业奇葩的新闻?

3、本人在户外传媒行业做了5年的HR,贵刊能否也关注户外领域的信息?仅个人意见,祝贵刊越来越好!

—Kitty Wong

RE:好书店需要好读者的支持。这个行业如今还是挺凋敝的。你提到的这家书店,我们会关注。不过,以路过它家店,总看到人痴痴地捧着书看的状况来看,情况不算乐观。从经营角度来说,排队结账买到就走人才是好兆头。第二个问题,这位老板从营销角度讲是有所专长的。只是有点招人烦而已。户外领域如果遇到合适的选题,我们会报道的。谢谢你的来信和祝福。

请教学习

我最最亲爱的一财君好,我是一枚大学生,更是一财的“重度患者“,很喜欢看你们的杂志,读起来根本停不下来。尤其是看到你们为文章而配的图表,简直太赞了,而且有种“我也要做出这么棒的东西”的欲望。我很好奇你们是如何做出这些图表的,在数据可视化这方面你们用的是什么工具或软件,然后可以分享一下相关资料吗?真的很想学学这方面的东西,不胜感激!!

—争渡

RE:用的就是Indesign噢。

一点想法

我算是一个刚接触不久的初级读者吧。同时我也是一名高一学生。起初只是因为比较喜欢移动互联网方面的资讯,就买了一本杂志,后来就一直坚持买。除了你们,一般我还会买《电脑报》和《电脑爱好者》,偶尔会买《南风窗》。年底时会特别喜欢买合订本,不管什么杂志都会想要买年终总结,不知一财有没有啊(毕竟关注还没满一年)?

作为一个有语文班主任的苦命人,我们的作业不仅多,而且无聊。中午大家都在睡午觉(因为我没有午觉习惯)我就一个人看杂志。怕巡查的老师没收,我就只有偷偷摸摸地看。但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一个中午放3个小时都看不了多少。哎,化学老师对不起了,我又得偷偷地在化学书下面藏了一本书……不过还是感觉很幸福的样子,至少还是比厕所好的多。周围的人看到我在读这本杂志都纷纷点赞,然后默默地说:“又在伪高端哈!”(好吧,我承认,作为一个小白,我有很多专业术语看不懂,不过,认真学习一下还是比较有必要的)。一财对于不少人来说是有些“高冷”的读物,至少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买来看。我会在以后努力学习,完成小白的进阶。也祝愿一财越办越好啦。

—陈义锦

RE:一财是有年底特刊的。你果然是新读者。上课看有风险,过来人提示你,一般老师都知道你在干什么。揪不揪出你,取决于ta的心情。

本周我推荐

给鸡汤和正能量留条活路吧这两张选自一组名为《颠覆你对人生的态度》的漫画。虽然有着浓浓的恶意,不过对泛滥的鸡汤和正能量来说,不啻为一记重拳。

上榜理由:你仔细想想

推荐人:自来火endprint

猜你喜欢
杂志
2021年杂志订阅单
《食品科学》杂志征订启事
2021年杂志订阅单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2020年杂志订阅单
2020年杂志订阅单
2020年杂志订阅单
2020年杂志订阅单
杂志介绍
Nature杂志关注N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