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陛下”

2014-08-15 00:53邓妍婧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20期
关键词:臣民阁下臣子

邓妍婧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一、引言

在古汉语文献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句子:

(1)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战国《韩非子·存韩第二》

(2)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3)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在以上三个例句中,都出现了“陛下”一词。中国人习惯在人际交往中使用大量敬词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陛下”正是封建社会臣民对皇帝的敬称。中国自古以来以上为尊,那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而不是“陛上”呢?

东汉蔡邕在其《独断》中是这样解释的:“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阶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所谓“因卑达尊”,是指古人在与地位较高者的谈话或信函往来中,不便直呼对方名号,而以称呼其属下的方式指代,经由其属下将语意上达于地位较高者。目前学术界与之有关的论文主要有张仁干(1994)、王学聪(1996)、卢铭(1999)、韩柯(2007)、白芳(2009)、刘宗棠(2009)、王春华(2011)等。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一个方面,他们大都认同蔡邕在《独断》中的解释,即认为臣民称呼皇帝为“陛下”实际上是让站在陛下的近臣代为转告自己的话,“因卑达尊之意也”。

韩柯(2007)、刘宗棠(2009)等引用蔡邕的说法表示赞同;王春华(2011)进一步指出,“陛下”是由不便直呼其名,采用讳释手法而形成的敬词;张仁干(1994)、王学聪(1996)等认为,“下”不仅是尊称也是谦称,当“下”表尊称的时候,“下”的前面加所居者处所或标志以示尊敬;卢铭(1999)、白芳(2009)则认为,“陛下”一词战国已出现,是与“足下”同一类型的帝王尊称,但晚于“足下”,原意是指称君王身旁的近臣、侍卫。

根据蔡邕的说法,“陛下”原本是指皇帝的近臣。理论上,这种说法是有几分道理的,但实际上遇到了问题:既然后世引申为皇帝本人,那为什么不延续以上为尊的传统,改称皇帝为“陛上”呢?另外,如果将“陛下”与“足下”归为一类,那因卑达尊的说法用来解释“足下”一词就说不通,因为“足下”自战国以后就多用于同辈之间相称,在交谈过程中并没有地位较低的人代为转达,而是平等地进行。

因此笔者认为,“陛下”最初是指近臣的说法并不够准确,“陛下”的“下”实际上是指臣子向皇帝行礼时所看到的视野。要说清楚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陛下”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二、“陛下”的渊源考究

2.1 “陛下”的含义

据历史记载,“陛下”一词的本义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说文解字》中指出:“陛,升高阶也。从阜,坒声。”由于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为红色,因此皇帝龙椅下的基座又称丹陛,“天子之陛九级”。一般只有皇帝才可以在丹陛两侧走动。这不仅保障了皇帝的安全,也显示出了皇权的威严。

在古汉语文献中,“陛下”作为宫殿台阶的释义也被保留下来,有例可鉴。如《吕氏春秋·制乐》中就有此用法。子韦对宋景公说:“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又如《战国策·燕策》中,荆柯与秦舞阳入宫见秦王,“以次进,至陛下”。

“陛下”一词源自战国,直至秦朝开始广泛用于敬称皇帝。那么,“陛下”究竟是如何引申为指代皇帝的敬词的呢?

2.2 “陛下”的演变

“陛下”一词虽始于战国时期,但当时各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主要还是“足下”。如《韩非子·难三》中记载,“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晋阳之下也。”又如《战国纵横家书》中记载,“足下虽怒于齐,请养之以便事。”这里的“足下”就分别是指秦昭王和燕昭王。笔者在检索“足下”有关语料的同时也发现,在“足下”用于尊称帝王的战国时代,“足下”并没有同辈相称的用法。

然而,“足下”在秦朝建立后,逐渐退出了皇帝称谓体系,演变为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史记·陈涉世家》中写道,“足下事皆成。”究其原因,是因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制定了“皇帝”、“朕”、“陛下”等一系列帝王御用称谓。至此,“陛下”取代了“足下”,一跃成为臣民对皇帝的主要尊称。

至于“足下”之称,笔者认为这与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统一的国家有关。当时诸侯争霸,战争日益增加,即便是王侯也席地而坐,居所与臣民没有过多的距离。自秦建立后,嬴政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造了大批宫殿。这不仅凸显了皇权的与众不同,高耸的宫殿台阶也将皇帝与臣民的距离隔得更远。因此相较“足下”而言,“陛下”更加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时代背景。人们崇敬皇帝,同时又畏惧皇帝。与皇帝有关的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臣民对皇权的迷信,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

2.3 “陛下”的发展

“陛下”一词自创建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

秦朝的建立给当时的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秦始皇修改并完善了皇帝称谓体系,以此强调统治者的与众不同,凸显统治者的神秘感,进而达到用对压迫者的神圣信仰来束缚被压迫阶级的目的。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指出:“周以前天子无陛下之呼,《史记》秦李斯议事始呼之耳……则此号秦礼也。”

秦汉之际,“陛下”开始广泛用于臣民对皇帝的尊称,这一用法可以从当时大量的碑文、奏书中得到印证。“陛下”用作臣子对皇帝的尊称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中。《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的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然而在西汉初创时期,等级名份和礼乐制度不是非常严苛,地方不少诸侯王也称“陛下”,故而贾谊在《新书·等齐》中说:“天子卑号皆称陛下,诸侯卑号皆称陛下。”他对这种僭越礼制的行为深感不安,发出了“可为长太息者此也”的感叹。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加强,自汉代以后,“陛下”一词已经成为臣民对君主的专称。

三、“陛下”的文化内涵

3.1 “陛下”的“下”

如上文所述,笔者认为“陛下”最初是指近臣的说法并不够准确,“陛下”的“下”实际上是指臣子向皇帝行礼时所看到的视野。以太和殿为例,宫殿建筑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无一不体现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臣子所叩拜的,不仅仅是端坐在殿中的皇帝,更是几千年时间流传下来的宗法制度。

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一个礼仪制度森严的国家。稽首礼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最为庄重的礼节。

这就是说,臣子向皇帝行礼时,眼神所及之处不过是偌大宫殿的一阶,甚至连皇帝本人都看不见。中国古代注重宗法道德规范,讲究贵贱有等、上下有序、亲疏有别。而这该是何等的崇敬和畏惧呢?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伦理观不言而喻。因此笔者认为,“陛下”这一尊称,充分体现了臣子虽与皇帝交谈,但在礼仪方面不敢僭越的心理。即便臣子眼中的是皇帝脚下的一方台阶,也象征着无上的皇权。

3.2 与之类似的“下”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总结道:“秦汉以来,于天子言陛下,于皇太子言殿下,将言靡下,使节言节下、毅下,二千石长史言阁下,父母言膝下,通类相言足下。”这一系列的“下”式称谓,形成了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即“以下为上”。这些称谓的来源大都与古代日常礼仪有关,即行礼时不敢直视对方,只敢看对方所处的位置。

殿,本是最高的房屋,王侯贵族的生活起居都在宫殿之中。“殿下”本指殿阶下方,后来成为臣子对诸侯王或皇太子的尊称。例如:

(4)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战国《庄子·说剑》

(5)虏闻殿下亲御六军,必谓见伐,当重兵守潼关,其势然也。——《全宋文》

阁,本指官署,古代三公才设阁,因此“阁下”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阁下”一词至唐代时使用对象更为宽泛,同辈之间亦可互称。“阁下”一词在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现代则多用于外交场合。例如:

(6)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上捎云根,下拂地足。——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7)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唐朝·白居易《与刘苏州书》

麾,本是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后通过借代修辞手法指代将领。称主帅为“麾下”,也有自居部下的意思。随着历史的变迁,“麾下”一词在生活中早已不用,一般只在涉及历史事物时可见。例如:

(8)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9)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西晋·陈寿《三国志·张纮传》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都是对有身份的人的尊称,以此来烘托其高高在上的地位。以“陛下”为首的这一系列尊称,实际上都包含着同样一个意思,即为了表示尊敬,我不敢看你的脸,因为你地位太高,身份太显赫。这就是说,面对皇帝只敢看丹陛之下,面对皇子只敢看宫殿之下,面对官将只敢看楼阁之下。

3.3 “陛下”的修辞手法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称谓通过修辞手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最典型的是“陛下”、“殿下”、“阁下”等专有名词。这些称谓皆由普通名词加方位名词“下”构成,又以“陛下”一词最为典型。

称谓属于语言学范畴,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从称谓语方面来看,我国古代也有使用官名、籍贯甚至是谥号来指称他人的习惯,如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称杜甫为杜工部,称王维为王右丞等等。这同样是使用借代手法进行得体表达的体现。以“陛下”为例,皇帝与所处的宫殿俨然是一个整体,上至屋檐下至台阶都充分浸染着皇帝的威仪。又如“王临川”一词,因王安石籍贯临川;“王荆公”一词,因王安石被封荆国公。因此,使用以“陛下”为首的这一系列敬词反映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甚至是思维方式,是传统文化和等级礼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通过上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足下”还是“陛下”,都是使用借代手法以部分代整体。这一文化现象的实质是修辞手法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四、小结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与政治结构、文化背景、价值体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足下”到“陛下”的演变历程,反映了统治者政策的施行对称谓的转变所起的重要引导作用,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才是促成统治者称谓政策改变的原动力。

可见,“陛下”一词的形成发展,是与社会制度密不可分的。在对“陛下”一词进行分析时,我们应该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学者们大都赞同蔡邕之说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将同类型的词进行对比研究,没有发现蔡邕之说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不足。笔者认为,“陛下”一词与“足下”、“殿下”、“阁下”、“麾下”等词同类,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行礼时所看到的视野来表达对他人的尊敬,都是使用借代手法对他人的尊称。

[1]张仁干.“X下”式称谓种种[J].语文知识,1994.

[2]王学聪,陆精康.“因卑达尊”系列称谓说略[J].文教资料,1996.

[3]卢铭.以卑达尊说“足下”[J].咬文嚼字,1999.

[4]韩柯.陛下、殿下、阁下的来历[J].北京晨报,2007.

[5]白芳.论秦汉时期“足下”称谓的社会内涵[J].渤海大学学报,2009.

[6]刘宗棠.中国古代以“下”为“上”称谓文化现象探析[J].东方论坛,2009.

[7]景高娃.皇帝称谓与文化[J].现代语文,2010.

[8]王春华.我辨“陛下、殿下、阁下、足下”[J].写作,2011.

[9]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猜你喜欢
臣民阁下臣子
浅谈中唐诗歌中屈原的“臣子”形象
法官
“利维坦”中臣民自由的实现
这样的“高”智商,也是没谁了
在兵马俑面前
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臣子与飞蛾
臣子与飞蛾
从“臣民”到“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