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4-08-15 00:43金朝晖
小康 2014年10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浦东量子

本刊记者 金朝晖

浦东新区与多所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利用高校集聚优势,为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活力、导入新资源。

未来上海不仅是国际化大都市,更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当前,浦东新区正在按照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为推动上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积极努力。

浦东新区经过20多年开发开放,早已成为“中国改革开发标志”、“上海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的核心区”,并且,被赋予改革特殊使命的上海自贸区建设也在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正以“联动模式”蓄势发力,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自贸区的“溢出效应”也初步显现。

从目前国际大城市的发展看,创新是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放在城市发展上,就是从“产业中心”走向“产业中心+创新中心”的发展之路。

改革就要勇于“啃硬骨头”,敢于向自己“动刀”。浦东新区领导提出了二次创业。“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没有好的精神和作风,否则浦东就不能在开发开放中继续勇立潮头,就不能当好‘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浦东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如是说。

与高校“联姻”促科技创新

上海主动响应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举措。 9月4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与浦东新区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子协议。

市教委和新区政府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以“立足浦东、研究浦东、服务浦东”为目标,全面开展战略合作,促进浦东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具体包括建立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建浦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合作建设四大高校集聚区、共建“浦东研究院”、共建国际资格型人才培养机构、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国际医学园区等产业合作基地、共同提升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等八个领域。

同时,上海金融学院与浦东改发院、上海高校张江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张江管委会,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别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签署了5个具体合作协议。浦东新区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张江高科技园区也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但与北京中关村相比,浦东的高校资源相对比较缺乏。

此次浦东新区与市教委的战略合作,使浦东能够充分利用全市高校集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所作为,努力成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基地。

中科大量子通信工程卓越中心落户浦东

9月11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合作备忘录》,开展科研成果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引智引资平台建设等工作。

此次浦东新区与中国科技大学的战略合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

双方经过多轮会商并达成共识,将共同支持以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通信科研团队在浦东发展,支持“上海中科大量子工程卓越中心”园区建设,培育具有代表性、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量子通信学术高地和研究中心,推动科技研发成果在浦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量子信息科技跨越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目前,中科大量子通信卓越中心已经落户浦东,该中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领衔。2008年潘建伟院士回国在上海浦东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率领科学家团队承担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量子科学卫星”等数个国家重大工程,创造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多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欧洲、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在国际、国内科技界具有重要影响力。

浦东新区与中科大的战略合作、量子工程卓越中心落户浦东,必将为浦东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新的活力、导入新的资源。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浦东量子
三十年的浦东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
浦东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浦东新区防台风避险人员转移安置的探讨
绿色技术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问题分析——兼与浦东新区和深圳的比较
“浦东好人”黄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