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物学科优势渗透法制教育

2014-08-15 09:33刘亚萍
科技视界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生物法律同学

刘亚萍

(都匀市民族中学,贵州 都匀 558001)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把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新课程理论的要求。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也应当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其中。作为生物实验教师,要创建高效的实验课堂,不仅要有坚实的生物实验理论基础知识,还应该学习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这也是我们的责任。课前反复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充分挖掘生物实验及教学中可以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及时的把法制教育的知识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知法、守法、会用法的合格人才。

1 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1.1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生物科学不断发展,很多生物技术的科研成果正被广泛的运用于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流失、过度开采、许多物种灭绝、生态之间不平衡等问题日趋严重。癌症、遗传病和其它疑难杂症的病人越来越多,有些病在人类之间、人类和动物之间、动物和植物之间相互传染、有些病还可以遗传下去,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所以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如: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方面的法制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1.2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我们经常从报纸、电视新闻中可知道: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如抢劫、盗窃、杀人、吸毒、打架斗殴等、甚至打杀自己的父母和老师,给社会、学校、家庭都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中学生在处于成长中性格比较叛逆的阶段,是非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就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对青少年有针对的进行相关的如《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的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1.3 从中学生成长角度来看进行法制教育势在必行

中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里上看,正处于成长阶段,各方面都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高,容易受到伤害,当受到不法侵害时,不会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而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容易犯错;经常购买一些三无食品,对身体造成了伤害;或交友不慎,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等,所以学校和家庭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如:《未成年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制教育。

2 法制教育在生物教学及实验中的渗透方法

2.1 利用生物实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图片、视频等及时的穿插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比直接灌输法律知识效果要好。如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我们要检测牛奶、大豆、花生、大米、水果、蔬菜等食品中哪类食品所含的能量较多?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步骤方法、教学的基础知识外,我们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展示准备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讲述目前国内外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前段时间新闻中曝光的婴幼儿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些品牌的奶粉中有毒物质如汞和三聚氰胺等的含量超标;皮革奶事件、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这时结合《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来讲,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比直接单纯的讲法律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

2.2 联系教材,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法制教育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列举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具体事例,是由于缺乏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造成的。例如:在讲述“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时,由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引入,从学生亲身经历的非典、甲流等着手,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知识进行渗透;讲述“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时,讲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乱砍乱伐等行为使得荒山越来越多;而草原所面临的过度放牧等也使得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严重。从而引入 《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条款;在讲述“遗传变异”时,引入由于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及辐射等环境因素,造成生物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方面的知识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树立起环保意识及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

2.3 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法制教育

上课前先请同学们列举身边环境被污染的事例:有的同学说:我们在河里游泳时,看到很多妇女在河里洗衣服,洗衣粉的水污染了河水,河里的水草长得太快;有的同学说:很多生活污水和垃圾往河里倒,河水变得很臭,河里的鱼都死了不少,有的鱼吃起来有股怪味;有的同学说:有的人把电池乱扔,污染了土壤,吃了被污染的土壤种的植物会得怪病;现在汽车太多,空气中汽车尾气含量高,空气中的灰尘大,影响生物的呼吸;有的同学说:工厂太多,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及一些有毒气体排放量超标,使臭氧层被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经常造成水灾和旱灾,经常下酸雨;还有的同学说:草原上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和沙化现象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环镜保护及法律制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把学生学到的环保知识,所看到的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现象向全社会呼吁,以唤起全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把保护环境视为己任,共同爱护绚丽多彩的生物圈。

目前,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生命科学的生物教师,更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努力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把环保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为培养具有高水平环保素质的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生物法律同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第12话 完美生物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