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中的散文教学方法

2014-08-15 09:33
科技视界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主旨思路意境

厉 晖

(磐安县实验初级中学,浙江 磐安 322300)

散文作为一种流行的美文,具有优美的语言,同时充满饱满的生命激情,其语言魅力能够深深的打动每一位读者。通常可以将散文定义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写作文体;而狭义的散文则是指纯粹意义上的散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性散文或艺术散文。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是探讨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散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散文教学方法,以便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 掌握散文写法,提高读写能力

散文是一种具有极强艺术感,而且用词极其精炼的写作形式。因此,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载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散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体会散文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同时,老师还要向学生讲解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散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例如,设置悬念、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和抑扬结合等。以《山中访友》为例,该文中作者将没有生命的景物以“人”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且通过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的对大自然的景象进行了描绘,散文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尤其是散文中的关键语句,通常在散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学生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才能提高学生对散文学习和写作的热情。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质和量的适度结合。在学生阅读适量散文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只有在对散文的阅读有一定的积累,才能逐渐对散文的基本写法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而且,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逐渐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下来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使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感而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充实学生的语感和情感,写作也变得容易了。

2 适当使用导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优秀的散文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这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重视所有的环节。下面,主要介绍两种散文课堂导入法:一是问题导入法;在散文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提问的主要内容是和散文相关,而且又不会偏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通常使用该种方式进行课堂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以《雪》为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散文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提问,如南北方的雪景有什么不同之处,在你心中最美的雪景是什么样的等问题,在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后,在进行教学。二是影片导入法;在散文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播放和散文相关的视频,首先让学生观看,然后在引入散文教学。在学生学习《雪》之前,可以用短片播放的形式播放几段有关雪景的视频,让美丽的雪景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用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散文的美,并可以让这种美留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觉到散文是枯燥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散文教学的导入方面,教师一定要认真设计,尽量让学生在散文教学开始前就能够认真学习散文,这样才能极大提高散文教学效率。

3 理解作者思路,总结散文主旨

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若是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就会极大的降低阅读质量和效果。当读完一篇散文后,若仅是记住了几个精彩的句子,没有对散文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甚至没能领会到散文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这样的阅读是失败的。理清文章思路的关键是要能够抓住散文中的行文顺序、线索、显示行文思路的标志性词语等。并能够将文章中的部分加以归纳、整合,最为关键的是,要能够掌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这是文章思路的出发点。虽然,散文思路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只要读者能够掌握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就可以很快的理清散文的写作思路。

在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能够基本上可以独立理清散文思路的基础上,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标题;通常标题是一个散文的眼睛,通过研究和分析标题,可以读出文章的主旨或是可以为进一步的研读文章提供线索或是揭示内容。(2)分析散文中出现的议论抒情句;散文中出现的抒情句往往是文章的主旨。(3)从散文的开头和结尾入手;虽然有的文章在一开始阅读时显得没有头绪,但是在文章的结尾通常会有点明主旨的语句。(4)注意文章中出现的过渡句以及学会分析文章的背景。(5)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语句;也就是在文章中出现的可以表现文章主题并在文章结构组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

4 尝试情景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散文的意境可以使阅读者产生共鸣,并将其引入到丰富的联想中。因此,在初中语文散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利用情景进行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散文的意境美中学习。在意境中学习散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让学生在散文的意境美中进行联想,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云南的歌会》为例,在教师进行情景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短片将学生引入到散文的意境中,在播放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云南当地的风俗文化,这样学生对于云南会有一定的了解,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就不会感到吃力。

5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散文,感悟散文的语言魅力

散文语言具有朴素美、瑰丽美、蕴蓄美和飘逸美的特点。因此,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并且带有感情地去阅读散文。下面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讲解如何让学生感悟散文语言的魅力:

首先,学生仔细默读散文,找出自己认为的“济南的冬天美在哪里?”

其次,让学生大声朗读,并提出问题“散文中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再次,教师大声朗读一遍,并试着让学生找出“作者是如何体现济南冬天的美?”

最后,教师放录音,让学生们跟着录音朗读散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朗读应该带着情感。并进一步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只有学生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才能感受到散文的语言魅力,只有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培养语感,逐渐掌握作者的感情,才能理解散文的主旨思想。

[1]赵睿.散文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A),2013.

[2]罗肖.农村初中现代散文教学方法初探[J].当代教学论坛,2011.

[3]隋成莲.散文教学方法微探[J].东京文学,2011.

[4]王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探讨[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

[5]王世华.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方法略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

猜你喜欢
主旨思路意境
不同思路解答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平淡真实显主旨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