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马铃薯种薯繁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4-08-15 00:54李富利李富花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种薯马铃薯驱动

李富利 李富花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012000)

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是“马铃薯生产加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主要学习马铃薯组织培养,种薯繁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熟悉马铃薯各级种薯生产的基本过程,掌握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种薯的基本方法。依据该课程内容较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用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教材的授课顺序开展课堂活动,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很多问题学生还来不及思考、消化,可能教师就进入了下一个知识点的介绍,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课程改造是摆在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影响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行动导向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之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为加快培养适应马铃薯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尝试在2013级“马铃薯生产加工”专业班学生的马铃薯种薯繁育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应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1 项目整合,提出任务

首先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一线人员、行业领域专家学者,以“马铃薯生产加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应职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对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整合,在每个项目下分解出适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再进一步分析得出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进而转化为获得这些岗位能力和素质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比如在马铃薯退化与防治这个项目上,设计的任务如下。

任务一:马铃薯退化的原因?

知识点:(1)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三种观点;(2)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因素;(3)病毒和高温在马铃薯退化中的作用;(4)各类病毒通过哪些途径引起马铃薯的退化。

任务二:防止马铃薯退化的措施?

技能点:(1)因地制宜避蚜留种;(2)茎尖脱毒;(3)利用种子生产种薯。

特别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任务既能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使每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完成规定的任务。

1.2 交流讨论,完成任务

在每次课前,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小组分配任务,对任务完成所涉及的内容及知识点给出适当提示,把设计的任务提前告知学生,以便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准备;指导学生广泛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如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去电子阅览室上网搜寻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为了能让学生找到任务中的知识点和突破口,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帮助学生分析任务中的问题。然后小组成员讨论,使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的切入点,逐步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统一解决方案。

1.3 教师评价,总结提高

课堂上,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任务的解决方案,组内成员可以补充,不同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及不同看法。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评,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可组织学生互评,以达到共同提高,然后教师对学生讨论、交流及发言的观点作出客观评价。评价能够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得启示,让他们发现同伴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够把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次课下来,所有的学生都有收获,每个人都有成就,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可通过讨论交流的情况,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比如确定哪些内容重点讲解,哪些内容一带而过,教学内容用什么方式展开,错误概念如何纠正等),总结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理解程度,并提出新的任务[7]。教师通过评价和总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2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几点体会

2.1 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吃透,具备完成任务的系统性知识及相关的技能,而且要求具备驾驭课堂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知识,能够熟练应对各个环节和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潜藏的问题意识[4]。

2.2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信心增强

学生在领取任务后,为了完成任务需要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等,学生成为信息加上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这一过程并不要求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某一特定地点完成,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学生在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与小组成员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去研究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3 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课堂发言或讨论交流时,学生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整理和表述,并对其他成员的观点进行补充;细心聆听他人意见以及对知识的评判、接纳和反思。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好组织、引导、控制和咨询工作,注意课堂时间的掌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学生是真正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若学生遇到困难或疑问,可以相互讨论、查询资料、或与老师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就是他们知识中的空缺和不足,此时再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取,将更加牢固地融入到其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区别不同的学生个性进行评价,评价实施要及时,要贯穿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目的可激励学生进一步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综上所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宋晓环,甘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4.

[2]李一帆.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2,9(2):212-213.

[3]陈芳.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与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9(6):123-124.

[4]高林柱,李明远.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教育旬刊,2009,11(中):52-53.

[5]王岩,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畜禽传染病防治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天地 2011,5(上):166-167.

[6]范张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3):172-173.

[7]程红娜,赵凤琴,尹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61-62.

猜你喜欢
种薯马铃薯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有功劳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胖胖的马铃薯
秋马铃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