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探索

2014-08-15 00:54刘小花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邮电大学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刘小花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江苏 南京210023)

高校实验室既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基地,也是学校科研和技术服务的主要场所。其中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主要支柱,是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1]。同时,仪器设备作为科技基础条件的平台资源,在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深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条件的大背景下,已经上升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2]。因此,如何科学地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愈显重要。

设备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方法、措施、程序,做好仪器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和保养,最后在设备失去使用和维修价值后进行报废处理,通过科学化管理控制,充分发挥设备的投资效能[3]。由此可见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南京邮电大学一直把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效果。

1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1.1 高校固定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仪器设备管理不够全面

南京邮电大学于2010年底开始应用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学校将在用资产800元以上的所有仪器设备的信息全部纳入到该信息系统中,用户可以根据仪器设备的资产编号、资产名称、领用人、计划编号等关键字进行快速检索查询,查询结果包括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金额、使用单位、存放地点等有关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选择单位名称来浏览其名下所拥有的所有仪器设备。另外,仪器设备的领用人变更、报废等管理工作也通过此信息管理系统完成。

该系统相比较以前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管理仪器设备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使用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发现该系统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为:管理依旧是各院、系、实验教学中心为单位进行细化管理,并没有考虑到专业间的交叉,同时,针对大型仪器设备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归口。

另外,资产管理系统设置了不同的用户权限,共有校级、院级、系级三级权限。虽然这样能够管理全校仪器设备,但是存在较明显的问题是:虽然从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某一台仪器设备目前的使用人员,而该使用人员并不能随时查询其名下有多少仪器设备,当学校统一清查资产时,需要通知到校级、院级、系级三级管理员,管理员再通知到对应的使用人,过程繁琐,效率低下,而没有将仪器设备责任到其个人。

1.2 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

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力度,以此同时,高校自身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科研经费也有了迅猛的增长。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日益增多,但是对于仪器设备的机时利用却没有对应的考核标准,有时仅仅凭经销商的推荐和宣传资料,在对仪器设备功能调研及论证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购入,没有考虑设备的售后服务及维修/维护费用,导致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

另外,高校实验室在设置和管理上一般是按学科专业布局的,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缺乏学科间的协调和规划[4]。有些实验室在购置仪器设备时,对仪器设备并没有充分了解,只考虑本实验室或课题项目组的现实需要,各院、系、教学实验中心各自为政,有些贵重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的闲置浪费情况比较严重[5]。

1.3 仪器设备管理队伍不稳定

目前,高校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不注重对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工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在高校中处于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在编制、资金和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岗位的人员都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造成了对本职工作产生消极厌倦情绪,严重影响了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就申请转到其他岗位工作。加之新进人员又不愿意到此类岗位上,导致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偏少,每天需要疲于应付使用、维护和保养仪器设备。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了管理队伍的不稳定。

2 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2.1 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完善资产管理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是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高校,有很多专业是相互渗透的,因此管理系统需要对各专业间的设备可以统一查询和管理,如逻辑分析仪,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对应的专业实验室都会有该类设备,如果能统一查询和管理,当某个其他学院的实验室如再需要购买同类设备时,可以先通过已有该设备的部门对仪器设备进行充分了解,对其功能做调研和论证,并同时考虑设备的售后服务及维修/维护费用等,而不只考虑本实验室或课题项目组的现实需要,或仅仅凭经销商对设备的描述。

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系统需要统一管理,而不是分散到各个学院或部门。南京邮电大学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监管系统,但是和资产管理系统是分离的,无法实现两个系统间的自动同步,需要人工去将资产管理的相关数据同步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监管系统中。为此,可根据需求直接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建立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模块,达到共用后台数据库、实现统一管理的目的。

高校实验室分为专业实验室和通用实验室,专业设备需要专业人负责管理,而通用实验室需由部门统一管理,设备管理必须责任到人,以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对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误操作设备引起的不良后果。而科研仪器设备更是需要专业人员管理。对于设备的使用负责人应具体分配到个人。

南京邮电大学资产管理系统中在资产查询时,可以具体查询到设备的使用负责人。另外,针对资产管理系统中,因实行的是校级、院级、系级三级管理,在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使用负责人不能个人直接通过资产管理系统查询到其名下的设备的问题,南京邮电大学开发了智慧校园系统,个人可通过账号登陆到该系统中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对其负责的设备定期进行清查盘点。

2.2 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2.2.1 对仪器设备进行绩效管理

南京邮电大学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针对实验室,每年9月份,全校对每个实验室进行绩效考核,主要从资产利用率、实验室综合管理、实验教学以建设成效四方面对实验室进行全面考核,其中资产利用率占总考核成绩的30%。

针对大型仪器设备,对设备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服务老师和学生人数、设备使用效率、对外开放程度、科研成果等进行有效评估。

2.2.2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实现实验室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与物质保证[6]。为了加强我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减少重复购置和资金浪费,实现资源共享,特制定《南京邮电大学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该管理方法中要求凡单价在10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不论经费来源)均应创造条件逐步对其它学院和校外开放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以充分发挥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校园网,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与监管系统方便查询、借还设备。

2.2.3 大量开展开放实验

为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为更多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南京邮电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多个开放实验项目。以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予以立项178项,实验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有些实验直接是由科研项目转换而来。开放实验教学将学生推到实验的主体位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学生自选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及其数据,完成论文或实验报告。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进行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同时对上一学期的实验开发项目经专家实地验收、结果公示、学校审定,充分保证开放实验项目的完成质量,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3 加强仪器设备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升,需要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和学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及人事处等部门联合,开展仪器设备管理、技术队伍的建设工作。对他们的工作给与肯定,增加他们培训和深造的机会,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审等方面进行支持。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出爱岗敬业、业务精通的管理人员。只有始终保持一支高素质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才能够适应新形式下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需求。

3 结束语

实验室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仪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观念需要深入到全校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只有强化仪器设备的管理,切实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才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高凤新,卢士香.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的信息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272-274.

[2]李新荣.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

[3]马玉民.浅谈实验室设备管理[J].中国仪器仪表,2011(9):61-65.

[4]刘晓波.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268-269.

[5]臧寿鸿,孙铭媚.探索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2(7):173.

[6]王楠,韩红江.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方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8-230.

猜你喜欢
邮电大学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邮电大学设计作品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征稿启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28卷第1-6期总第114-125期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