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旅游业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2014-08-15 00:54郑宇飞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恩施市恩施目的地

杨 勇 郑宇飞

(1.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2.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1 战略定位

恩施市确立了建设武陵山区区域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和国家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的战略高度谋划恩施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定位。

1.1 作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定位

恩施市在长江三峡大区域“三峡(宜昌)—恩施—张家界”旅游金三角世界级黄金旅游线中是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发展国际旅游的巨大潜力,立足长远应将恩施市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和建设,立足当前则要将恩施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旅游目的地。

在武陵山区区域“恩施—张家界—黔江”旅游金三角中,恩施市要建设成为武陵山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立足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引领范围,遵循优势互补、市场共享、服务区域的原则,谋划恩施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恩施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有助于恩施市成为武陵山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

在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圈”中,恩施市是规划建设的“四大旅游集散地”和“六大精品旅游圈”之一。恩施市要全方位挖掘和提升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找准生态、文化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将恩施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和目的地来打造,促进城市旅游化,乡村游憩化,交通景观化,打造“仙居恩施”旅游目的地,争创中国健康旅游名城和中国自驾车旅游基地,成为鄂西圈核心旅游城市。

恩施市在恩施州“恩施—利川—巴东”旅游金三角中居于中心位置。恩施市也是恩施州规划的“一个中心,两条走廊”的旅游中心城市。恩施市要满足未来旅游业发展要求,构建现代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推进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经营的融合,谋“留客之术”,打造恩施州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基地。

1.2 作为市域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定位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恩施市经济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建设“仙居恩施”的总目标,将旅游服务产业作为恩施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打造复合型的产品产业体系,逐步把旅游服务业发展为恩施市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2 发展目标

立足恩施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和现实支撑条件,全力推进旅游服务产业发展,主要指标实现双倍增,确立旅游服务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地位。

2.1 2015年的规划目标

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900万人次以上,2013至2015年平均增长25%;旅游总收入超过45亿元,2013至2015年平均增长22%,相当于全市GDP的18%左右,旅游服务业发展成为恩施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2.2 2020年的规划目标

接待国内外游客1400万人次以上,2016至2020年平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达到110亿元,2016至2020年平均增长18%,相当于全市GDP的20%。

3 发展模式

随着恩施市外部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恩施市进一步密切了与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恩施市有可能成长为武陵区域的中心城市。此外,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实力正在迅速发展,为旅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恩施市旅游服务业需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采取政府主导、投资带动、以点带面、时序推进,并实施有针对性的产品市场战略,通过恩施市旅游的全面起飞和全行业大发展,把恩施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城市、湖北省富有竞争力的旅游经济强市。

4 发展战略

SWOT分析表明,恩施市旅游业发展自身具备的优势是内在的,具备能够持续起作用的推动力量,同时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周边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能够对恩施市旅游业大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而恩施市旅游业存在的劣势则是暂时的,是与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随着恩施市旅游业发展的逐步深入会逐渐减弱,面临的威胁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予以克服。因此,总的来说,恩施市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大于消极阻碍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政府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恩施市旅游业前程似锦。

通过恩施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制定出恩施市旅游发展战略如下:

4.1 形象品牌化

恩施市已经开始推出“仙居恩施”的旅游主题形象,这一形象已经超越了从旅游资源角度和游客感知角度的旅游形象定位,将旅游形象立足于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着眼于从观光旅游到度假旅游的市场转型,将本地居民生活和外来游客体验相统一,以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富民兴业,有利于改善恩施市的旅游环境,提升恩施市旅游发展水平。“仙居恩施”的旅游形象与香港的旅游宣传口号“LIVE IT,LOVE IT”的理念相同,倡导社区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和谐共融。这一旅游形象可以延伸出丰富内涵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打造恩施市的统一旅游目的地形象品牌。

4.2 产品差异化

恩施市和恩施州内各县市区及武陵地区各重要旅游目的地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风险,因此恩施市旅游服务业发展必须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恩施市的三张名片“大峡谷”、“女儿会”和“玉露茶”是恩施独有的,或恩施首创的,具有无法复制的特点,是恩施当仁不让的三大旅游品牌。恩施市的其他旅游产品也必须走特色制胜的道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做好错位竞争,避免旅游溢出效应的消极影响。

4.3 乡村游憩化

恩施市境内乡村有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观、怡人的气候条件、浓郁的民俗文化、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更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典型示范。将乡村休闲游憩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发展休闲游憩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度假,不仅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城乡和谐发展。

4.4 交通景观化

沪渝高速通车后,恩施市自驾车旅游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自驾车到恩施的游客来源以恩施为中心,东到武汉,西到重庆,包括宜昌、荆州、万州等各大中城市。自驾车旅游需要有便捷的快速进出通道,需要高质量的旅游景区,也需要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自驾车游客尤其重视驾驶过程中的道路沿线景观体验。因此,恩施市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必须加强道路景观化改造,从城市的景观廊道到乡村的旅游公路都要按照景观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增强自驾车游客的旅游体验,完善自驾车旅游产品,为打造中国自驾车旅游基地奠定基础。

4.5 产业集群化

随着旅游服务业的版块化进程,恩施市必将形成若干小区域旅游增长极(空间核)和产业集群基地(产业核)。恩施市需要构建若干个旅游产业集群基地,才能在服务区域版块旅游的同时,留住游客并能产生综合带动效应。恩施市的城区和周边旅游城镇部分区域有条件进行旅游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形成旅游服务业规模效应。

4.6 区域联动化

恩施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定位决定了 恩施市必须和恩施州域、鄂西圈域、长江三峡大区域和武陵山区域实行联动发展,成为呼应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基地和旅游创收基地。只有建立在优势互补、配套发展、区域联动、品牌共建的基础上,恩施市旅游服务业才能做大做强。

[1]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Z].

[2]三峡大学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恩施市旅游服务业专项规划(2011-2020)[Z].

猜你喜欢
恩施市恩施目的地
向目的地进发
恋爱中的城市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迷宫弯弯绕
动物可笑堂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以湖北恩施市盛家坝乡小溪村为例
恩施年俗——点路烛
恩施市基层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