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4-08-15 00:54王宏宇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服务业经济

王宏宇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据《201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直接外资量下降18%,降至1.35万亿美元。回升需要的时间将比预期的长,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和政策的不确定性。贸发会议预测,2013年,直接外资量将接近2012年水平,上限为1.45万亿美元。随着投资者在中期恢复信心,直接外资量可望在2014年达到1.6万亿美元,在2015年达到1.8万亿美元。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已经吸引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截止截至2012年4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4.5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万亿美元。

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客观而辩证地看待。

跨国公司是指设在两个或两个国家以上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他们都在一个决策体系中经营,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并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它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市场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不高,成为跨国公司角逐的热土。2001年11月,中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外商提供了更广阔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机会。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投资暗淡的大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略降2%,仍为全球第二大吸收外资国家,同时跃升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500强在华投资已有490家,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已经达到160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服务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跨国公司为了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应对中国市场经济由 “短缺经济,卖方市场”向 “过剩经济,买方市场”的转变,相应调整了原有的发展战略,更加强调对潜在市场的挖掘,强调大规模、系统化、战略化的发展策略。跨国公司通过对原有产业链的上伸下延或开拓新的领域,来保证企业的发展,而这点在以第三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与全球市场中以服务业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投资金额大幅下降相反,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服务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情。中国国家统计局将服务业划分为以金融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15个大类。通过对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服务业相关领域的投资额分析,在201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以15大类为代表的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为582.53亿美元,占到全国各行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50.21%,而同期第一产业占比为1.73%,第二产业占比为47.06%。

跨国公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

跨国公司的进入为我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我国连续保持着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跨国公司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投资的主要载体,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500强已经有490强进驻中国,投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的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但跨国公司凭借其优势占据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跨国公司的大量进驻已经对中国的产业布局、技术研发、市场控制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高度关注。我们应积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利用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有利作用,抵制其不良影响。

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与世界的联系逐渐紧密,中国与外国伙伴在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长期过程中建立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利益发展机制。在一体化的今天,这一机制的存在、维护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背景也决定了我国在今后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致力于实施一种更为开放的战略性举措,以求得在开放中与合作方双赢。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有能力在我国市场上形成垄断,努力获取垄断利润。随着我国允许和鼓励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在我国投资,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进行垄断的可能性在增加。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需加快反垄断立法、公平竞争法等有关法律的立法工作,使我们规范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的方式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惯例。

由于跨国公司的收购的关键是通过实现对公司的控制权进而谋求更多的利益,如没有相应的制约手段,没有和国情相符的措施,那么以收购进行的资产重置所产生的利益,就会被外国企业拿走。因此,各国政府或多或少都会对跨国投资有进入障碍。对我国而言,为避免在跨国并购和国际直接投资中被打垮,需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第一,对外资并购采取在不同领域内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的措施。如广播电视、国内航空、军工以及自然垄断领域应禁止外国投资者购买其股份;属限制的行业应限制其持股数;而属于鼓励的领域则应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二,谨慎开放资本市场,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保留法人股限制流通制度。第三,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对跨国投资仿照美国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定期分析,一经发现危害经济安全,立即采取措施。

企业兼并是实施大企业、大战略,和外国大企业竞争的需要。民族企业必须培育世界级特大企业,造就企业内在的扩张冲动性和外在的扩张途径,强强联合,迅速做大,并注意兼并后的整合。

吸引外资的同时积极发展对外投资,通过对外并购,更以获得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参与世界竞争,无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利。特别是对非洲的投资,把一些在国内没有发展潜力的技术而发达国家有不屑一顾的行业转移到非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重视人才和科技创新,我们民族企业的核心人才来自何方,如何网络住我们自己的人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国内企业应该端正对人力资源的态度,强化对人才的重视及尊重;其次要热衷教育事业,并且用高薪作为招募人才的物质刺激;再次,国内企业应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为员工创造最好的自我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用更优惠的政策鼓励跨国公司“以中国为家”,进而提高其投资的技术水平以及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本地化;另一方面则要坚定不移的加大我国科研投资的力度,并通过模仿借鉴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来不断提高我国科研技术水平。

设立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企业来说,要想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就应当学习跨国公司的某些做法,建立海外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紧随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通过学习和借鉴,建立和巩固自身技术开发的能力和优势。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现阶段建立海外研究与开发机构应多以技术搜索机构为主,目的主要是监测当地技术发展和市场状况。许多大企业,如海尔、长虹、华为等已经开始在国外建立技术监测机构,以把握技术发展的脉搏。当然,随着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跨国公司经营经验的不断积累,也应以建立自身的全球研发网路为技术战略发展目标,为学习和赶超世界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及各国开放程度的提高,近年来跨国公司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就我国而言,跨国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可能给我们的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应制定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积极参与其中,化解风险,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竞争力。

[1]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OL].

[2]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OL].

[3]2013 世界投资报告[OL].

[4]人大经济论坛[OL].

[5]东莞时间网[OL].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服务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