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步骤顶岗实习提高自动化专业技能水平

2014-08-15 20:26曾树华
科技视界 2014年18期
关键词:顶岗技能理论

曾树华

【摘 要】本文介绍当前高职学院顶岗实习中存在的实践与理论分离,致使很多顶岗实习培养的是学生在某具体岗位上的技巧而不是学生的技能,分析其原因。提出把顶岗实习分两阶段:半顶岗和全顶岗,以半顶岗做过渡,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水平。针对时空问题,提出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的具体方法解决,在教学的实践中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关键词】顶岗实习;技能;双元制;空间课堂;3G实景课堂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由重规模向重内涵、重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教育部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而实现这种对接的有效方式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学生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我国的顶岗实习很大程度上是借鉴德国的“双元”培训模式,其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利用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资源,在实际的生产环境和素质教育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工作技能,为职教发展朝内涵质量方面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这一“元”,高度重视运用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不少成果。但同时出现一个趋势就是顶岗实习过程仅仅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而学校和企业都没有有意识的、系统的引导学生把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来,出现了部分学生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大部分学生不明白或不完全明白。这样的顶岗实习培训的是学生的技巧,而不是技能。很显然,仅仅具有技巧而没有技能的高职学生满足不了现代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 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原因分析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现行政策都是学生在校进行2年或2年半的理论学习,在即将毕业时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期间,只能进行一些校内实训,由于学校的设备和现场相差很大,其实训效果大打折扣。而进入企业后,管理上就完全交给企业。企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对学生按“员工”进行上岗作业,只需学生明白“怎么做”,怎么更快更好的做出生产的产品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学生以后发展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关心的。诚然,这样对学生的技巧能得到比较好的锻炼,但是学生的技能—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能力不会得到有效提高。由于学校的学习与企业现场生产有很大差距,中间没有任何衔接,致使学生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成为空谈。这种顶岗实习未能完成实现顶岗实习的全部功能。

而德国双元制教学中,一般学生每周花一至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三至四天在企业里进行实践操作,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而在我国现在的职业教育中,学校和实训企业往往地理位置相差不近,学生每周往返一次的现实可操作性不强;而顶岗实习的分散性和教学成本决定长期派驻教师实地指导学生也不现实。有鉴如此,在现实教育条件下,我院把顶岗实习分四阶段实施,并借助于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指导改革。

2 顶岗实习的四个阶段

2.1 教师“顶岗”阶段

“打铁尚需自身硬”,没有一只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就是空谈。顶岗实习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这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学校理论教师,长于理论而弱于实践,所以提高教师的实际我院操作水平,尤其是对即将合作的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熟悉程度将成为教师能否成功指导学生的关键。

学院派两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在学生即将顶岗的前,到合作企业先期去“顶岗”半个月,学习企业的现场设备及其操作,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如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前,先派两个教师到合作的企业,了解他们的生产产品和工艺,重点是熟悉其生产装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及故障维修,然后与企业一起制订学生顶岗实习的计划、纪律要求,顶岗实习的计划必须符合教育规律,满足人的发展要求,纪律要求必须详细而有可执行性,为即将开始的学生顶岗作好师资准备。

2.2 学生半顶岗阶段

顶岗实习的前期决定整个顶岗实习的基调。前期是问题最多,最难的时期。首先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自以为是的有,吊儿郎当的有,畏惧困难的有;其次客观困难较多:陌生环境造成生活的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造成学习的不适应等。认为在顶岗实习的前期,不必马上安排学生完全顶岗,可采取顶岗一天理论学习一天,或顶岗半天理论学习半天,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交替进行,理论培训的教师即为前期“顶岗”的教师。理论学习内容不是简单的学校课程内容的复习,而是具体设备、装置的工作原理。如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训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电工基础、电路分析,而是企业正在使用的机床设备的电气原理、常见故障分析、常用仪器使用。通过这个过程,培训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的能力。而在时间的安排上根据专业不同选择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

全顶岗阶段安排的实习任务也要遵循职业教育原则,按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顶岗实习任务。顶岗实习任务必须考虑企业的生产计划,但是也要遵循职业教育性。

如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时,其顶岗岗位是维修电工,传统顶岗实习安排就是学生拜师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出现机电设备故障后,初次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期内找出故障并排除,这样就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正常生产就会安排自己的师傅去修理,而学生的将实际无岗可顶。而如果分步进行,先安排学生进行设备的拆装,让学生在拆装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各部分及功能进行熟悉;再进行故障判断和故障检测,这阶段必须需要理论指导。教师及时进行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把学校学的原理与现在的实际机床电路结合分析,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和故障检测方法;学生完全达到岗位能力要求后再完全顶岗实习。

3 结语

将顶岗实习分两个教学阶段,半顶岗阶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结合,加强顶岗实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提高,有助于解决现在学生顶岗地点分散与师资不足的矛盾。通过细化顶岗实习任务,强化指导可以切实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提高顶岗实习期学生技能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

[1]栾曦.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及启示[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6.

[2]韩先满.“3G”实景课堂的新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3]王聪利.德国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环节的优势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1,2.

[4]李军雄.地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0,1.

[5]周胤.浅谈高职2+1模式下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J].学周刊,2013,4.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顶岗技能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画唇技能轻松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