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2014-08-15 00:49邢保锁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新闻媒介伦理道德新闻报道

文|邢保锁

从表面上看,新闻传播只是一个技术性的手段,不存在价值判断,但是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实质是有一个媒介内部把关的过程,因此说,媒介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总是起着议程设置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就很难做到客观中立,难免出现伦理问题。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表现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守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之外,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即要给社会提供真实和符合社会伦理道义的报道。但是虽然职业道德被一再强调,职业伦理方面依然存在着困扰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诸多因素,伦理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暴露被报道对象的隐私导致侵权行为。新闻受众存在着普遍的猎奇心理,新闻工作者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同时为了提升自身媒体的收视率,对被报道对象的个人隐私进行大肆宣传,对其个人和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加之隐私权在我国的定义较为模糊,尤其是在媒介侵犯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样就更加助长了这一风气的盛行。例如一些地方台地面频道推出的“帮办”式情感类节目,为此饱受诟病。

其次,新闻造假现象的存在。新闻必须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介市场,新闻造假现象频发,新闻媒介对于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超过了对于真实性的重视,同时一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的效应,肆意炒作,或者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故意编造假新闻,违反了新闻的伦理道德,也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

第三,有偿新闻的存在。有偿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对采访报道的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我国的新闻媒介大多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经营模式,新闻媒介可以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自负盈亏,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因此说,一些媒体为了经济效益而默认去鼓励采编人员拉广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则利用刊登广告的方式去换取新闻报道的效果,这样极大地破坏了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降低了新闻报道的质量,也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伦理道德。

针对伦理示范现象所采取的措施

首先,要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其主要因素都是人为原因。新闻记者在采编的过程中会对新闻进行筛选,每一步都决定着受众最终所见的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高素质的记者编辑的所为,能够有利于新闻传播和媒介组织的良性发展。要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就需要从职业素养、个人道德水平以及法律意识三方面着手,使新闻工作者能够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范围内进行采编工作。同时需要新闻工作者注意的是,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一定要考虑到当事人的感受,不能够对他们造成名誉上和心理上的创伤,这是新闻伦理所要求的。例如在当前马航失联客机的报道中,新闻记者应该顾及失联家属的心情,尽量不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拍照和采访活动。

其次,树立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较为注重从政治道德角度和社会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是必要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具备相应的新闻伦理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职业规则。美国新闻学者约翰曾经说过,“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它即刻便会成为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由此可见,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积极宣传这种意识,增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伦理观念,用观念的力量去约束自身的行为。

最后,要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要想更好地维护新闻伦理道德,就需要借助法律的强制力,这样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人们对于新闻报道伦理失范行为的认识,同时能够为媒介组织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面对当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法律不够完善,伦理失范的概念相对模糊,这就需要学者、媒介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人士积极参与,为我国的媒介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总结

新闻伦理在新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要搞好新闻伦理体系建设,除了要依赖新闻界的自身建设外,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从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出发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解决的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新闻伦理工作有所帮助,为新闻媒介的发展创造更佳的环境。

猜你喜欢
新闻媒介伦理道德新闻报道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的新闻媒体传播管理研究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
转型期我国新闻媒介公信力缺失的社会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