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

2014-08-15 00:49封十月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传媒业广播电视传统媒体

文|封十月

新媒体的冲击及影响

近年来,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界定,手机媒体、博客、数字电视等等形式都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多方面受到影响。

1.传统媒体的地位

多年来,我国传媒界“领地”分为三个部分即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以及报纸媒体,统称为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地位一直以来不容撼动。自新媒体出现后,主流媒体的位置受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的形式走进人们生活之中,也越来越多的占据着受众,改变着受众对传统媒体依赖的习惯。总而言之,传统媒体的领军地位正在遭受新媒体的强烈挑战。

2.受众的流失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受众完全依赖于传统媒体获取新闻资讯、了解实事动态、进行娱乐传播,传统媒体有着固定的受众人群,且受众特征的划分明显。新媒体的现后,各种新形式的传播模式,以及新型传播载体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新媒体,由于其传播的广泛性、反馈的及时性、形式的新颖性以及内容的自主选择性等优势,受众更多的选择了新媒体,在新媒体的操作使用时受众成为一个移动的信息传播载体,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生产、传播以及反馈,引领信息传播的潮流,成为信息传播的有效领导者。传统媒体失去优势意味着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正在大量流失,使广播电视需要在经营上创新,保证固定的受众。

3.广告投放的方向

广告是各种传媒形式的传播发展的经济基础,广播电视传媒业一直是广告行业青睐的投放载体,由于其传播具有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的优势,受众容易吸引因,且对某广告的宣传予以关注,促进该广告品牌的经济发展。新媒体出现后,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广告投放的巨大阵地,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广告的发布渠道和发布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吸引大量的广告商进行广告投放,广告的宣传形式愈加多种多样。据调查了解,广播电视的广告投放量正在逐年递减,逐渐失去广告最大投放市场的地位。

4.受众改变接受形式

新媒体的出现带来的最大革新就是其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差异较大,受众关注程度高,且乐于接受。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受众没有对这些弊端过多的关注,满足于当前的传播现状。当新媒体出现后,其诸多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如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高度的便携性、移动性以及兼容性,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发布以及互动,成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影子媒体,包含着多种传统媒体的传播特点,如融合报纸媒体的手机报,融合电视媒体的手机电视,融合广播媒体的手机广播以及融合网络的手机冲浪等等,新媒体的各种传播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受众人群对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信息采用自身乐于选择的接受形式,这则是广播电视媒体无法较之相比的。

广播电视传媒业的经营发展现状

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业较之于国外的广播电视传媒产业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管理机制和市场体制方面缺少完善的管理,目前,广播电视传媒产业的经营模式情况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性,下面是对广播电视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现状进行总结:

1.广播电视媒体缺乏创新性

目前,从受众角度来讲,受众对信息的获取的要求较高,不再是过去文化闭塞的时代,所以受众对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的创新性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失衡的经营模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

我国的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尽管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很多,但基于技术和质量的低下,无法达到节目制作的基本水平,使节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如节目缺乏创新、栏目单一以及缺乏专业性和个性,这些问题的存在自然造成广播电视受众的流失。我国的广播电视内容上的落后不仅体现在数量与质量的低下上,还存在产业的连通性上。我国广播电视的产业链不完善体现在资金的投放运转、节目的制作销售以及传播的后期竞争等环节,造成广播电视媒体日益落后。

2.广播电视媒体的经营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业是政府的喉舌,不允许任何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是党和政府包办下的,换言之,我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属于垄断性管理,没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机制的滞后性,一方面影响广播电视领域的人才发展,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广电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影响下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的构建

目前来看,在新媒体的发展势头稳定的情势下,探求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构建的关键所在是首要任务,而构建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是唯一的:明确广电产业的宗旨所在。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媒体的影响下的发展环境,广播电视传媒企业要做到对经营目标的明确。

1.符合发展总体规划

广播电视传媒业发展总体规划影响业务发展方向,是广播电视传媒业在较长时期内的经营指导方针,是结合其自身优势资源与能力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广播电视传媒业的经营模式要符合国家需要的发展总体规划,以此来制定和调整自身发展规划。否则,可能在竞争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迷失方向。

2.提高经济效用

广播电视传媒业通过价值链延伸、拓展,整合内部资源而产生经济效用是广播电视传媒业构建经营模式的根本目标,也就是说,如果广播电视传媒业不能实现价值增值,那么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也就没有意义。可以说,经济效用原则是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构建的重要原则之一。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多元化经营以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是广播电视传媒业产生经济效用的最直接的表现。

3.资源与技术匹配

频道、频率是广电媒体的垄断性资源,广播电视节目(栏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主导产品。新兴媒体正日益大量分流广播电视传媒的受众。广播电视传媒应加快向新兴媒体的拓展融合。广播电视传媒须抓住目前的历史性机遇,尽快合力开发新兴媒体资源,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加速线性传播与非线性传播的良性融合,抢占战略发展先机。资源与技术匹配是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如果不能遵循资源与技术匹配,导致资源与技术的冲突,那么将导致经营模式构建成本的提高,甚至导致经营模式构建的失败。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建立经营模式的问题,本文就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在新媒体的发展下的冲击以及影响、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发展现状、广播电视传媒业的经营模式构建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旨在为广播电视媒体建立完善的经营模式提供理论基础,推进广播电视传媒业的发展,构建新媒体影响下的广播电视媒体经营模式。

猜你喜欢
传媒业广播电视传统媒体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广播电视传媒业在新媒体影响下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措施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