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日语的新词“声优”

2014-08-15 00:43张可欣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声优新词词义

张可欣

(周口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深远的文化交流历史。在古代大部分是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包括语言、文字等。但是近代以来,日本在积极地学习吸收西方近代文明的同时,利用汉字创造了许多汉字词汇或是赋予原有汉语词汇新的含义。这些日源词传入中国,其中有很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本文主要对日源新词“声优”进行说明,并对其传入中国后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进行考察。

一、何为日源新词

所谓新词,也就是指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借用过来的词,也指已有词汇产生出新的词义、用法的语言现象。日源新词是从日语中借用的词汇,即日源外来词或外来语。其中既有“声优”这类汉语中没有的、完全从日语中借用而来的词汇,也有像“王道”这样汉语原有词汇又借用日语新词义的词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词汇是日语对汉语的反哺。

二、日源新词“声优”的认定

“声优”是一个崭新的词,从古至今,《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以及许多新词词典都没有收录。但是“声优”一词在中国的使用,最早出现于2006年3月16日人民网《动漫我知道》栏目中的一篇文章《〈漫友之名人气声优50〉声音里开出璀璨花》。而日语「声優」已在1951年6月24日出现在了《朝日新闻》的标题中,远早于汉语。笔者据此推断汉语的“声优”来源于日语的「声優」。下面将从「声優」在日语中的使用情况及“声优”在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这两方面,判断“声优”一词到底是不是日源新词。

(一)日语「声優」的词义及使用情况

1.日语「声優」的辞典释义

日语「声優」(せいゆう)在『スーパー大辞林』(三省堂,2010)中的释义为:アニメの登場人物や映画の吹き替えなどの声を演じる俳優。

在《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中的释义为:放送劇や映画の吹き替えなど声だけで演する俳優。/配音演员,广播剧演员。为广播剧或电影灌录声音时等只担任配音的演员。

在《日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讲谈社,2002)中的释义为:广播剧演员。(动画片和译制片等的)配音演员。

从以上辞典的释义可以看出,日本的声优就是专业从事配音工作的演员。在日语里表示“声优演员”的词系统地形成了「声優」系列,男演员叫「男優」,女演员叫「女優」,配音演员就叫「声優」。

2.日本声优的起源和发展

动画声优是日本声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极具代表性。在现代社会,提起声优,首先在脑海里出现的就是日本的动画声优。许多人都将日本动画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也有分成六个阶段的)。而专业的动画声优,是在第二阶段出现的,从时间上来讲是1970至1980年。当时的动画作品相对于从前,有更吸引人的剧情,也加入了一些音乐元素。许多广为人知的老牌声优前辈们,就在那时出现。而约60年代,日本国内曾经有过一股因外语片而兴起的声优热潮。

3.日语「声優」的使用情况

(1)当時万単位のレコードを売り上げる声優として、潘恵子、戸田恵子、神谷明、水島裕の名が挙げられている。(『ジ?アニメ』1982.3.108頁)/潘惠子、户田惠子、神谷明、水岛裕作为当时唱片以万为单位大卖的声优被提名。

(2)この時代にはまだ声優という言葉は一般には認知されておらず...(高田城、千葉節子『声優になるには』ぺりかん社、1983年初版、1994年改定版、47頁)/在这个时代,“声优”一词尚未被普遍认知。

(3)声優と俳優は区別して、声優は声だけで演じした役者。(近代映画社1979)/声优和俳优的不同在于声优是只用声音出演的演员。

(4)なんで話題沸騰かというと、15年前から日本でも放映されてテレビ版のレギュラー声優陣が起用されなかったから。(朝日新聞 ,2007-09-15)/这件事之所以会闹得沸沸扬扬,是因为15年前开始在日本放映的电视版常规声优阵容没有被起用。

(5)主人公「名なし」の声は、声優初挑戦の長瀬智也が担当。(朝日新聞,2007-09-15)/主人公“无名”的声音由初次尝试配音的长濑智也担任。

(6)これは、キャラクターと声優年齢にはギャップがある、というアニメ界のお約束をパロッたのでしょうか?(朝日新聞,2008-02-24)/这是否就验证了“角色与声优间有年龄差距”这一动漫界的规则呢?

(7)先日、2作のレギュラー声優陣と一緒に記者会見も行いました。(朝日新聞,2008-10-20)/几天前,我还和第二部作品的正式声优阵容一起参加了记者见面会。

从以上几个例句可以看出,日语「声優」在实际运用中的词义相较于辞典,逐渐扩大,不仅指担任配音工作的演员,更进一步指称配音这项工作本身。另外,「声優」的常用组合如下:

声優界/声优界、声優会見/声优见面会、声優陣/声优阵容、声優をする/声优配音、人気声優/当红声优、アニメ声優/动漫声优

(二)汉语“声优”的传入过程、词义及使用情况

1.汉语“声优”的传入过程

经过对大陆出版的各类报纸的查阅(包括《读秀学术搜索》中所有大陆发行的报纸,以下如没有特别说明,均指该资料)及人民网搜索,“声优”一词最早出现在人民网动漫频道的如下文章里:

(8)(标题)《漫友之名人气声优50》声音里开出璀璨花

(正文第一段)对于声优这种存在,我向来觉得这完全可以列入“X大不可思议”的行列,且不说他们音色多变、自己跟自己对话还愣是让人无法当成一个人之类的丰功伟绩,光是仅凭声音就足以颠倒众生这一点,我就无法不合起双掌仰起脑袋顶礼膜拜。(人民网,2006-03-16)

从这则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声优”是随着动漫不远万里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日本动画、游戏作品进入了中国广大动漫、游戏迷的生活。相关用语也自然而然地随之而来。

2.汉语“声优”的词义及使用情况

虽然各大汉语词典都没有收录,但自2006年第一次出现以后,“声优”在网络及报纸报道中的使用逐渐增多。

(9)随着《火影忍者》、《死神》等日本动画渐渐成为各大BT下载网站热门搜索的前几名,“声优”这个词也越来越多地闯进了人们的视野。(世界报,2007-07-11)

(10)声优:动漫背后的故事 一场声音的盛宴(人民网,2010-05-07)

(11)日本是一个具备深厚动画文化积淀的国家,观众们对于声优的重视程度远非外人能够想象。(人民网,2011-04-25)

(12)2011动漫节大学生“声优”大赛20强出炉(人民网,2011-04-25)

(13)作为近一两年才红火起来的新兴职业,“声优”悄悄在福州兴起,目前从业人数正迅速增加。(人民网,2012-10-16)

(14)声优大师永井一郎去世——享年82岁 曾为《七龙珠》等无数经典动画配音(法制晚报,2014-01-28)

其中,仅从报纸来看,“声优”出现的次数为:2006年1次;2007年7次;2008年89次(其中大多为不同报纸对同一条新闻的重复报道);2009年35次;2010年64次;2011年44次;2012年31次;2013年31次;2014年8次(截至2014年3月)。

从例(9)(10)(11)(14)中,我们不难看出,使用“声优”一词的目的在于向读者介绍日本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声優」,尚停留在单纯引用的阶段,词义自然和日语中完全相同。不过,该词的使用仅限于喜爱日本动漫、游戏的人群,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人,怕是不好理解。汉语中虽偶然出现过“男优”“女优”的说法,但尚未形成系统,也未被大众普遍接受。再看例(7)(8),汉语中“声优”的词义虽未发生变化,但其使用范围已明显扩大,已从单指日本动画配音演员延伸至指称国内的配音演员及配音工作等方面。这表明“声优”一词已被汉语接受并开始进入日常的使用。

三、结语

本文的前提是将“声优”一词作为日源新词,即近年来由日本传入中国并在汉语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词汇。通过从词义、出现时期及使用情况、用法举例等方面对汉语“声优”和日语「声優」进行对比,基本可以肯定两者一样都是名词,都有“配音演员”及“配音工作本身”两种含义。

词汇的传入及词义的变化是与词汇使用环境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声优”源自于日语「声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由最初的日本配音演员专用的介绍语发展至今,无论词义还是用法,都已和日语的「声優」相差无几。“声优”一词的借入,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或是“崇洋媚外”,也表明了中日间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总而言之,随着“地球村”越来越小,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声优”这类外来词的借用会越来越常见。今后,汉语里用来反映已有事物和现象或社会新现象、事物的外来新词还会不断增多。

[1]冯天瑜.中日汉字文化的互动历程[J].学术月刊,2003(12):68-75.

[2]罗聿言.试论现代汉语“新借形词”[J].语言文字应用,2004(4):43-48.

[3]日本讲谈社.日汉大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李运博.流入到近代中国的日语借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37-40.

[5]松村明,佐和隆光,养老孟司,邵延丰.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谯燕,徐一平.日源新词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声优新词词义
声音·数字·新词 等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声优界的春天来了?
学诗偶感
日本声优变形记
论日本动漫“隔空恋爱”效应存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