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区暖人心

2014-08-15 00:51李娟丹峰杨大周
资源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户型新型农村高标准

□李娟 丹峰 杨大周

最近,在博爱县清化镇南关村村民孙莎莎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上传一些南关新型社区的建设图片。孙莎莎眼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搬进新型社区,用上天然气,享受和城市市民一样的生活。和孙莎莎一样,南关村还有很多村民常常会到南关新型社区的建设工地上转转,看着日益升高的居民楼,心中总是美滋滋的。

11月23日,我们走进南关新型社区一期工程的样板间。在120平方米的南北通透的户型里,原木纹的木地板、别致的壁纸、自动窗帘、整体橱柜、高档家具一应俱全。站在样板间内,仿佛置身于大城市的某个高档社区的房内。隔壁是个80平方米的小户型,装修得一样精致。“这叫母子温馨房。”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汤二平说:“考虑到村民大多是父母和一个子女在一起居住的实际情况,我们把一套房子分成一大一小两个户型,这样两代人既方便照顾,又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大家就不用再考虑新一代的住房问题。”

南关村位于博爱县城南玉祥路中段,属于城乡结合部。由于村里多年没有批划宅基地,部分村民住房十分困难。前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南关村投资2600万元建成了两栋11层的住宅楼,开通“双气”,安置住房困难户176户,部分村民首次住上高楼。

2010年,该县在对鄈城路进行拆迁改造时,南关村规划了鄈城路拆迁户安置小区,两栋多层住宅已经交付使用,安置村民已经入住;四栋小高层已经建好,正在对小区进行绿化。

从独门独院到上楼居住,从脏乱差到绿化、美化,从烧煤球到用天然气,从四季分明到统一供暖,南关村民悄然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喜欢上了新的生活环境。南关村领导看在眼里,决定尊重村民意愿,积极申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012年,南关村正式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

“为什么要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对我们的提问,汤二平说:“对村民来说,新型社区不仅可以改变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还可以盘活房产资本,实现升值,由集体产权变成大产权后,村民的房产可以交易、抵押等。 对村集体而言,可以预留8000平方米的门面房进行租赁,仅此一项每年村集体可以增加500万元左右的收入。”

笔者在南关新型社区沙盘前看到,社区规划占地252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住宅29万平方米,商业7万平方米,配套设施1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35%。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汤二平介绍说,“规划的出发点不能仅立足于眼前,因为社区建成后,是群众一辈子生活的地方。高起点、高标准不仅应体现在容积率、户型设计等硬件上,还应有相应的优质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卫生、美化绿化等配套设施。”

在南关新型社区的一期工程里,3万平方米的住宅已经封顶;总投资170万元的南关新型社区幼儿园已经完工,建成了博爱县城区范围内高标准幼儿园,配备了高素质的保教管理队伍,已于2013年9月份开始招生,对本村内幼儿实行入园费用减免一半;投资30万元对南关村小学进行改造,解决了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瓶颈;投资260万元建成了全县村级最高标准的南关村新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每年对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投资200余万元对村内南桥路、育英路等路段进行了硬化,方便群众出行;在鄈城路南段新建博爱县鄈城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市场建成后可容纳固定批发摊位100余户,流动摊位150余户,解决就业人口约1200人。

“我们要利用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彻底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做到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共同发展。”汤二平说。

猜你喜欢
户型新型农村高标准
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研究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点与对策——以潍坊市为例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