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思考

2014-08-15 00:44黑龙江许冰
职业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训室信息化学校

黑龙江 许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从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来看,教育信息化可分为教育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和教育管理信息化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教育设施信息化是基础,教育资源信息化是核心,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保障。本文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我校教育设备信息化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现状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目前学校分两期完成了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现状如下:

通过升级网络设施,实现桌面带宽由百兆升到千兆,楼间实现千兆/万兆互通;

新购了5台服务器,性能强劲,能够满足学校信息化应用对硬件的需求;

新购了4台网络存储设备,完全满足了我校各专业部对教学数字资源库、素材库等资料的存储需求;

新进了110台计算机,组建三个新实训室,能够满足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设计教学要求;

新建了多块LED校园文化展示屏,更加有效地对内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在对外展示学校自身形象也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新建的标准化考场监控系统和宿舍安全监控系统也大大增强了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对学校所有教室加装了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改造,使日常教学普遍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以上现状可以看出,学校很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较高,足够支撑在此之上的教育资源信息化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改进措施

1.部分实训室因为使用近十年,线路老化桌椅破旧,布局摆放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实训室管理。在上个学期已经完成了5个实训室的改造,希望能在本学期继续改造剩余的几个实训室,减少安全隐患,更利于教学和管理。

2.部分电脑美术设计实训室微机配置已然落伍,主要是机器内存过低,很难满足最新3D设计或影视制作等软件要求64位Win7系统和最低4G内存的要求,卡顿严重,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进行内存升级。

3.随着学校多功能报告厅的建设排上日程,配套与之相适应的录播系统也迫在眉睫,学校正缺乏该系统来服务各专业部的精品课程录制,和重要会议的摄像记录等。

4.加强校内各死角和各实训室的监控系统建设,对增强学生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大有帮助。

5.在学校将来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希望能让我校相关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一方面对教师学生的技能提高有极大益处,让教师学生学有所用,多多实践,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节省宝贵的建设资金。

二、学校教育资源信息化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现状

目前学校的教学资源有:一套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捐赠的数字图书馆,内容主要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资源为主,并没有中职方面的资源;一套网购的中职资源库,内容较旧,且无售后及更新升级服务;而学校教师自行制作的教学资源分散在个人手中,没有进行集中管理,制作水平也参差不齐。

(二)思考及对策

目前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实现从无到有、注重硬件产品配备的信息化投入期,因为信息化资金不充足,有限的投入也更倾向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上,对于投入资金大见效不明显的软件建设显然支持力度不够。

1.学校已经意识到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后续的持续投入应该能够改变目前重“硬”轻“软”的现状。

2.启用新购进的网络存储设备,收集各专业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集中上传统一保存管理,以免分散在各人手中因各种原因而丢失。

3.配合各专业部,将各专业部与企业合作开发的精品课程和资源上传资源服务器。

4.参加共建共享项目。

5.组织机房技术人员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学习开发学校自有版权的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和资源,培养增强本校的设计团队的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开发能力,以保证在两年示范校建设期满后,不会因没有了示范校资金支持和合作企业的协作,不能继续开发教学资源。

三、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思考和对策

(一)现状

目前学校已运行或已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腾讯通信息交流系统;校园论坛系统;网上办公系统;网上办公审批系统;学校网站系统;以及自行开发的7个教务管理系统。

(二)思考及对策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求和“示范校”建设的要求,急需建设便捷高效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全面对学校的各行政部门和各专业部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就业培训管理等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

1.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与技术成熟的商业软件企业合作开发管理全面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化校园的主体系统。该系统应该能够全面覆盖管理IT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校务管理应用、综合学生工作管理、综合教务管理、师资管理、协同办公管理、数字化学习、建设社会化培训与学习平台等环节。力争让合作开发的系统达到技术领先,功能完善,在易用性兼容性扩展性都要能够满足学校的要求。

在合作开发的过程中,尽可能让本校技术力量更多参与其中,提高锻炼学校人员的能力。

2.学校各部门应注意规范优化本部门各岗位的标准工作流程,尤其注意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流程,以便将来能将管理系统顺利导入到本部门的实际工作中。

3.根据本校的自身特点,引入技术先进的免费开源软件解决方案,辅助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来补充完善本校的管理。通过在本校实际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不断地吸收学习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改进,不断进行自己的技术积累,条件成熟可以对社会单位提供由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

4.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对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和引入的开源软件不能覆盖的管理环节,组织整合本校技术力量进行自行开发设计。

5.推进学校应用软件的正版化,用国产优秀的免费软件和开源软件代替盗版商业软件。

6.经常对本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同事们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总结

今后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向是:

1.将硬件环境建设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

2.将软件资源建设最终落实到数字化教学;

3.将教师培训建设应最终落实到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实训室信息化学校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学校推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