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学生文化 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2014-08-15 00:44江苏
职业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卫校志愿志愿者

江苏 李 韵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高职校文化作为全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推进时代发展、社会和谐的作用。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掌握并引导学生文化需求,加强高职校文化建设,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无锡卫校作为江苏省内有着近百年办学历史的一所卫生类职业学校,始终坚持把学生文化建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优良的校风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严格要求规范学生,以崇高的典范激励学生,以扎实的课程发展学生,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愉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塑造奋发向上、人格健全、知书明礼、素质全面的具有卫校特色的学生形象,精心培育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学生文化。

一、在主题活动中锻造品质

一所学校要科学、和谐发展,首先应正确定位发展方向和目标,逐步形成学科专业优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以发展中的文化气息、科学精神辐射社会,以特色立校、以品牌立校,以理念立校。

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职校,学校就必须转变办学目标,要明确“三精二力一目标”,即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精英团队、精品课程、精良装备为核心,以务实创新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生命力为保证,着力培养有文化、高素质、强技能的劳动者。无锡卫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全面实施“以职业生涯为载体的五年制班集体建设”,在凝炼校园文化精神、形成校园活动品牌、凸现专业素质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我爱我校”、“我爱我的专业”作为班级活动主题,做到每学期班级工作常规管理不断线、礼仪教育不断线、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线、社会实践不断线、专业引领不断线、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断线,着力推进学生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形成学校学生文化活动的品牌,每年累计有3000余人次参加各类比赛及活动,影响面广;在文艺表演、志愿服务、体育运动等领域参加省市级比赛个人获奖100余人次,团体20余次。

二、在志愿活动中拓展内涵

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卫生职业学校应结合职教特色,发挥卫生专业优势,带领学生服务社会,成立志愿服务团队。无锡卫校的品牌志愿服务团队“天使爱心团”,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紧密结合,成为无锡市青年志愿者品牌团队,被评为“江苏省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无锡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先进集体”;有近千余名学生经过这个大熔炉的锻炼、打磨,走上了医疗卫生工作岗位,成长为真正的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白衣天使”,涌现出了10余名各级、各类优秀志愿者。

(一)弘扬红十字精神,发挥专业优势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奉献热情,深化志愿的活动效果,无锡卫校将志愿服务与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紧密结合。在校红十字会带领下,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入到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中,先后向市福利院、市慈善医院、幼儿园、康复院、社区居民等提供医疗咨询、卫生宣教、保健康复、应急等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担任起“卫生知识的宣传员”、“社区居民的保健员”、“孤老弱幼的贴心人”、“城市创建的宣传员”、“市容市貌的监督员”、“城市交通的协管员”;开展了“社区青年读书节”、“卫生新风连万家”、绿色环保活动、抵御艾滋“爱心一元捐”等各种志愿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用自己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贡献力量,为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为人服务的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本领摸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二)完善组织机构,扩大社会影响

“天使爱心团”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重点在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规模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学校的升级,学生数量的增多,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现已成为一个管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目前,“天使爱心团”有成员2000余人,内设三个志愿服务小分队,有医疗宣教小分队、文艺演出小分队和综合服务小分队,按志愿者所在年级不同,设有5个服务站,建立了四个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有社会福利院、谈渡康复院、市长江北路二社区和新区中心幼儿园等。注重实现志愿服务在社区的有效覆盖,实现参与志愿服务和接受志愿服务的便利化,成为志愿者、社区居民融入和谐社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学校周边社区是学生长期志愿服务的理想场所,社区人员多,需要帮助的对象多,并且距离学校较近,便于学生长期提供志愿者爱心服务。到目前为止,学校“天使爱心团”人均年服务时间达115个小时,服务总时数达数115000个小时。

三、在专业文化上强化特色

遵照职业教育中“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人才市场需求,课程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原则,无锡卫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重视课程在专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功能和作用,强调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据此学校从2008年开始对实习前的学生增设了职业防护教育课程,2009年在此基础上将此课程作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申报的“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被批准为2010年江苏省继续教育项目,主编的“护士职业防护”成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本教材。

近年来,公共卫生疫情高发,SRAS、甲流、禽流感等疫情,给医务工作者发出严重的警告,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已列入了2006年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显而易见,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一线的工作者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与技能,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和辅导。在校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往课程中没有相关知识的系统介绍,学生对职业防护的认识缺乏加上没有工作经验和应对能力,势必将成为在临床职业暴露中最容易受伤的群体。为此,无锡卫校迎合市场实际需要,并从关爱学生出发,自编教材,2008年开设了这门课程,受教育学生数达1696人。通过学习,学生对临床常见的损伤、如何预防及损伤后如何管理等都有了新的认识,并顺利通过了考试,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主动提出要接种乙肝疫苗。这门课程的开设受到各家医院的认可和支持,无锡市级三甲医院也派出护理专家为学生授课,他们丰富的、生动的临床案例,使学生深受启发和教育,院校一致认为这为学生今后顺利开展临床实习和医院实习生管理起到了坚实的保障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形势下,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立足“特色”做文章,通过学生文化的建设使学校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并依靠学生文化保持学校的特色、张扬学校的特色,特色学生文化的建设,达到了引领发展、凸显特色、提升品牌的效果,努力实现着学校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1]李斌.高职学生工作文化管理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9(1).

[2]文琼仙,刘正芳.试论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理服务文化教化[J].中华医学教育,2007(5).

猜你喜欢
卫校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认识你自己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卫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浅谈中职卫校英语课堂常遇问题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