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辞例释七则

2014-08-15 00:50黄丽丽
语文学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草草特地

○黄丽丽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宋诗与唐诗,世称我国古代诗歌并峙之双峰。两者各擅其胜,各有特色。宋诗有承于前代,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然而,宋诗中一些看似字面意义普通而实际意义特殊的词语,给阅读带来不少困难,应通过训诂的方法加以解决。换句话说,这些貌似平常的词语的有着不可忽视的训诂价值。

考证古典诗词的特殊词义,使用排比文例的方法是最为有效的,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王锳的《诗词曲语辞例释》、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以及郭在贻的有关辞目考证等,都采用这种方法。即在书中将同处在相同语法结构上的词语一一找出来,然后放在一起加以考察、归纳,根据已知的词义来推断或辨析未知词的词义。

一、特地[A]

特地,等于说特别,格外。

曹勋《长信宫中草》诗:“长信宫中草,年来特地长。无人同步辇,门外度斜阳。”说宫中草特别长。

释法熏《偈颂六十八首 其五》诗:“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说长安特别寒冷。

余靖《重游英州碧落峒》诗:“幽景前贤恨到难,泉声清浅出岩间。区区宦路重来此,尘世难逢特地闲。”

范仲淹《苏州十咏 南园》诗:“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张伯玉《清明日》诗:“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今日江城衰病起,佛前新火一鑢香。”

张公庠《宫词 其八八》诗:“牡丹花品最为尊,内苑栽培特地繁。宫女多情看未足,不离雕槛到黄昏。”

王安石《题画扇》诗:“玉斧修成宝月团,月边仍有女乘鸾。青冥风露非人世,鬓乱钗斜特地寒。”

郑獬《春》诗:“雪后清风特地斜,柳条疏瘦未藏鸦。与君试去探春信,看到梅梢第几花。”

陈师道《拟汉宫词三首 其二》诗:“月与秋期特地圆,花随人意作春妍。却因姊弟争珠凤,更欲君王意外怜。”

张耒《春日偶题四首 其二》诗:“隔屋桃花暖斗妆,好风时有过墙香。满园芳草无人种,何事春来特地长。”

翁彦约《晞真馆》诗:“濯濯清溪九曲流,一天风露万山秋。凄清不似人间世,月槛云窗特地幽。”

洪朋《观雪六绝其二》诗:“柴门草阁李生家,雪压幽篁特地斜。寡鹤啄余畦碎玉,连钱飞起树零花。”

二、特地[B]

特地,等于说突地、忽地,副词。

陆游《舍东四咏 疏篱》诗:“数掩围柴荆,王维画不成。尤怜月中影,特地起诗情。”

方回《漫兴九首 其四》诗:“半落酴醿雪,微舒芍药丹。熏风交割近,特地更春寒。”

米芾《杂咏其二》诗:“竹西桑柘暮鸦盘,特地霜风满倦颜。不用使君相料理,都缘尘土少青山。”

邹浩《闻小引呈仲孺文仲》诗:“香中日月久无邻,特地过从两玉人。何必开轩视天壤,角声嘹亮自知春。”

邹浩《示长卿二绝 其二》诗:“一别和州二十年,山长水阔去无缘。因君说起外家事,特地栏边心怅然。”

释怀深《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诗:“红杏枝头小雨干,东风特地作春寒。祖师门户无遮障,祇要时人着眼看。”

朱淑真《冬日梅窗书事四首 其四》诗:“的皪江梅浅浅春,小窗相对自清新。幽香特地成牵役,不似梨花入梦频。”

释法泰《颂古四十四首 其三八》诗:“明镜当台湛如水,无端特地起尘埃。积成山岳面前立,千手大悲擘不开。”

郭印《和庞次甫秋日海棠二首其一》诗:“谁将暖律入寒荄,红染枯枝特地开。可是仙人颜不老,霜朝唤得脸朱回。”

欧阳澈《喜雨八绝寄显道作 其六》诗:“北窗支枕梦初回,风掠余香特地来。颠倒衣裳望池上,荷花无语为谁开。”

释从瑾《颂古三十八首 其二二》诗:“临济赵州,禅林宗匠。特地相逢,恰似相扑。撞见今时行脚僧,呼为两个闲和尚。”

陆游《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其一》诗:“小园风月不多寛,一树梅花开未残。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

毕仲游《戏留僧圆益》诗:“城头云景晓漫漫,未雪先惊特地寒。明夜若能沽美酒,诗僧应不问归鞍。”

陈师道《南台》诗:“城郭收灯兴未休,却回春信到台头。东风未借登临便,柳色遥看特地愁。”

三、窣

窣,“拂”的意思,动词,与通常作象声词的用法不同。

宋白《宫词 其九七》诗:“绣额珠帘窣地重,微风吹动牡丹枝。金笼鹦鹉耽春睡,忘却新教御制诗。”

周邠《净名院 其二》诗:“净名庵畔水帘谷,万仞苍崖漱寒玉。布衣如帘窣地垂,更有莺声如度曲。”

李元膺《十忆 忆行》诗:“屏帐腰支出洞房,花枝窣地领巾长。裙边遮定鸳鸯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陆游《梨花三首其一》诗:“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曾极《铁塔寺》诗:“逝水无情去不回,黄帘窣地隔风埃。摩挲铁塔堪流涕,此是先皇思子台。”

施清臣《湖景》诗:“一曲新腔紫玉箫,护晴檐幙窣兰桡。柳迷远近花张锦,小泊危红第六桥。”

乐雷发《汴堤柳》诗:“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流鶑应有儿孙在,问着隋朝总不知。”

陆游《初归杂咏七首 其五》诗:“窗下初收剥啄棋,疏帘窣地昼阴移。下岩石润挥毫后,正焙茶香落硙时。癃老入朝元是错,期年决去已为迟。天公赋予谁能测,只吝功名不吝诗。”

四、腾腾

腾腾,等于说悠悠,或描写动作之悠闲,或描写动作之迟缓。它本身是形容词而不是词尾。

徐铉《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浄公 其二》诗:“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苏轼《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其一》诗:“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譍。不为游人问乡里,岂知身是锦城僧。”

释怀深《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三》诗:“拄筇台畔自腾腾,野草闲花照眼明。绿水青山皆旧物,鸟啼猿笑别无声。”

王质《用前韵谢元章惠茶二首 其二》诗:“白日腾腾睡醉乡,尘丝撩乱罥巾箱。从令易趁翻书课,满眼精神下五行。”

赵崇嶓《幽斋》诗:“幽斋宜清复宜温,高卧腾腾百不闻。赢得神安无梦事,从教黄叶夜纷纷。”

五、草草

草草,等于说讻讻,形容众声嘈杂、吵嚷、热闹的样子,形容词,与通常表示粗率、敷衍的含义有所不同。”

张耒《夜坐三首其一》诗:“门庭草草是客,寝室泠泠似僧。春寒犹须篝火,夜书颇复明灯。”

陈渊《同魏季修雪中闲步二首 其二》诗:“草草瑶池小宴终,玉人招我广寒宫。归来怀袖天香满,月照梅梢雪未融。”

洪咨夔《次赵保之清明即事 其二》诗:“草草携家去踏青,旧阡新冢纸钱轻。触怀易作中年恶,羡杀儿童笑语声。”

牟巘《饯高仁卿农丞奉使还北其三》诗:“别来五度见重阳,草草宾朋共此觞。听得酒边新句子,可人风味故难忘。”

韦骧《渝南九日》诗:“草草开筵重九日,区区奉使第三年。黄花不肯趁时节,薄酒可堪无管弦。秋雨岷山犹涨水,夕阳巴峤自生烟。登高兴味空惆怅,万里乡关在目前。”

苏辙《次韵王适细鱼》诗:“羣鱼一何微,仅比毛发大。嬉游极草草,鬓鬣自个个。造物赋羣形,偶然如一唾。吞舟虽云巨,其乐不相过。若言无性灵,还知避船柂。”

许景衡《寄内》诗:“离家不道多时别,在路俄惊两月阑。漫有传筒将委曲,祇容书历报平安。文园虽得相从乐,明月长思一处看。早晚征鞍过天姥,寄声草草具杯盘。”

陆游《戊申元日》诗:“白头身世叹羁孤,一念儿时泪已濡。尚记争先书欝垒,岂知落后举屠苏。杯盘草草思邻舍,车马纷纷厌九衢。六十年非心自了,挂冠犹足补东隅。”

六、支离

支离,漂泊流离之意,与历来散文中表“分散”、“残缺”义者有所区别。

吕本中《初离建康 其二》诗:“纷纷车马未言还,我独支离便得闲。尚有同门二三子,肯同今夜宿钟山。”

张伯玉《清思堂昼坐》诗:“堂上萧然昼户开,澹松疎竹荫苍苔。白云无事不肯出,幽鸟有时还自来。何处覆车迷径路,几人缓颊走尘埃。支离得意谁知我,自对庭花引一杯。”

沈辽《登澧阳楼》诗:“眇眇江湘万里平,夕阳明处楚山横。已知多病催生计,那为青春感客情。牢落不如孤鹤羽,支离何慕古人名。追怀年少区区意,还似西轩一梦惊。”

沈辽《杂诗其一》诗:“葱蒨竹林下,秋来多独往。岂无夕禽喧,固胜人语响。欲咏葛天歌,支离难自强。何如默默为,中心亦怠赏。”

冯山《再和其一》诗:“莫厌诗筒来往频,闲中无物可怡神。追回风雅篇篇好,炼尽襟怀日日新。自笑支离多病客,更随憔悴苦吟人。阳州不识英雄器,重问颜高借六钧。”

杨时《旅舍书事》诗:“懒拙乖时尚,支离与世殊。馈浆惊御寇,避席愧阳居。触事纷难解,忘形色易锄。不须修混沌,机械本来无。”

张耒《题所居西斋》诗:“幽居不厌小,小院有深庭。一曲秋风地,低檐夕照明。脱条株有态,止水莹含清。中有支离客,吟腰瘦沈卿。”

吕本中《全州与解子中向伯恭相会》诗:“五年流落判西东,尚喜交游一再逢。但得低头拜东野,不妨下卧见元龙。中原极目山千叠,往事伤心酒一钟。如我支离久无用,敢因穷约废过从。”

陆游《书怀》诗:“濯锦江头成昨梦,紫芝山下又新年。久因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进玉延。啼鸟傍檐春寂寂,飞花掠水晚翩翩。支离自笑生涯别,一炷炉香绣佛前。”

七、惨

惨,有愁怕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

韩维《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二》诗:“先帝文章老,东朝羽翼臣。风流至公尽,哀愤与时均。箫鼓悲将曙,烟云惨不春。灵輀归旧治,遗爱泣州民。”

秦观《崔鶑鶑》诗:“崔家有女名鶑鶑,未识春光先有情。河桥兵乱依萧寺,红愁绿惨见张生。张生一见春情重,明月拂墙花影动。夜半红娘拥抱来,脉脉惊魂若春梦。”

洪朋《即事》诗:“今日惨不乐,念此岁云徂。侧聆丝竹音,令我忧思舒。壶觞幸未空,斟酌相与娱。始玩百草花,今复万木枯。且为一笑地,千古共丘墟。”

杨万里《休日城上三首 其一》诗:“到得荆溪鬓尽斑,二年心力不曾闲。归去无余恋,只有梅花惨别颜。”

韩维《入都席上答曼叔见送》诗:“少乏四方志,所怀在林丘。尘埃岂我事,义往不得留。进酒长亭上,离马俨行辀。临分子无惨,且复相从游。”

黄公槐《北堂 其三》诗:“北堂有子,其实三兮。仲焉此去,其心惨兮。”释绍昙《送径山圆兄乱后归乡》诗:“故国烟尘惨甲兵,劳生终日望升平。军持带得龙渊水,归去何妨一洗清。”

宋祁《送人归衡阳》诗:“别曲惨鹍鸡,沿湘望翠微。人从南浦别,客向洞庭归。晓雁并芦远,宵禽负叶飞。还家落秋后,社橘老金衣。”

杨亿《代意二首其二》诗:“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谁容五马传心曲,祗许双鸾见泪痕。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

刘才邵《冬日牡丹五绝句 其三》诗:“谁谓冰霜惨刻辰,暗中和气自生春。花神显现东君意,说似何劳解语人。”

[1]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M].中华书局,1991.

[2]钱锺书.宋诗选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猜你喜欢
草草特地
立冬
《举重 》等
Unit 8 STEP BY STEP 随堂通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语词汇对译研究——以“特地”“特意”与“わざわざ”等词的翻译为例
谒金门·风丝袅
下星星的夜晚
毛毛猫的日常
徐达珍
令人目眩神迷的冒险岛
战场电磁环境信号草草据统计分析软件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