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联动”视角下广西北海港与出口加工区互动模式探析

2014-08-15 00:48
物流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加工区保税北海

杨 清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1 引言

广西北海港位于北部湾北岸,毗邻东南亚,是我国西南省份通向海外的必经之道,也是我国距东盟最近的海港,其分为旧港和新港。旧港包含石步岭港和海角港,新港特指铁山港。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成立于2003年3月,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临海的、最靠近东盟国家的出口加工区。随着我国产业向西部转移,因沿海且靠边的区位优势,北海出口加工区聚集了台湾光宝集团、建兴光电子、日本三洋激光头、香港德昌电机等一批电子信息类企业共63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出口型产业集群。2009年,国务院批准北海出口加工区从原来单一的保税加工功能,扩展了保税物流、研发、检测维修等功能,2012年,国务院批准同意扩大北海出口加工区规划范围。扩大后的北海出口加工区共分为两个区块。其中,区块一(A区)为北海出口加工区原有区域;区块二(B区)位于铁山港区,B区及其配套产业园区将充分发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生产型服务一体化的功能优势,主动承接加工贸易及现代服务业转移,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出口加工综合产业园区。

2 北海港与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与众不同的特点

2.1 地域含义不同

“区港联动”是国家为解决因“区港分离”而导致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无法发挥“免税、免证、保税”政策优势和“境内关外”运作模式而采取的有力举措。通常而言,“区港联动”发生在保税区和港口之间、保税港区和工业园区之间或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口之间。然而,北海港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区港联动”却运作在港口和工业园区之间,北海港只是一个普通的港口,本身不具备保税物流功能,北海出口加工区属于进料加工或者来料加工,产品出口时享受免税政策优惠,并且,北海出口加工区分为A、B两个片区,A区临近北海港,以组装、加工出口产品为主,B区毗邻北海铁山港,以保税物流加工为主,在此基础上,增添了保税物流功能。因此,从地域特征来看,北海港的“区港联动”与一般意义上的“区港联动”不尽相同。

2.2 功能范围不同

普通的“区港联动”在港口和保税区之间开展,而港口和保税区都享有国家很多优惠政策,二者的有机结合必然带来政策叠加,优势共享,从而使园区企业进出口政策优势达到最大化。目前,我国“区港联动”后的港口打破了单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先后开辟了保税加工、增值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国际贸易、国际中转、商品展示、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高附加值业务,形成了高效运转的运、储、供、销、产、配产业发展链条。但是,北海港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区港联动”功能仅仅局限在国际贸易、保税物流、保税产品研发、保税物品检测、保税商品维修、保税货物售后服务等方面,因此,相对而言,北海港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区港联动”是局限在特定范围内的“区港联动”。

3“区港联动”的溢出效应

3.1 “区港联动”促进了港口的飞速发展

(1)“区港联动”增加了港口的综合实力。未实行“区港联动”之前,北海港下辖两个港区,分别是石步岭港区和海角港区,港口拥有9个生产性码头泊位,其中,2个1万t级泊位,1个2万t级泊位,1个3.5万t级泊位,年吞吐能力215万t。以集装箱、件杂货运输和客运码头为主,是为内外贸运输服务的综合性商港。实行“区港联动”后,原有港口承载条件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外贸易需要,于是,经国务院批准后,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于2007年5月启动铁山港建设项目,铁山港位于北海市东南部,距北海港40多km,铁山港水深港阔,为我国北部湾港区少见的天然良港。铁山港可建10万至20万t级大型深水泊位30个。目前已建成2个10万t级泊位,15万t级航道疏浚和进港公路、铁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正在紧张施工。按照远景建设规划,铁山港吞吐量为4亿t,加上原有北海港,可以预见,北海港即将步入吞吐量亿吨大港行列。

(2)“区港联动”拓宽了港口的功能。由于“区港联动”具有税费优惠,同时采用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一些进出口企业为了简化手续,促进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往往会首选具有保税功能的港口开展进出口贸易,港口为应对市场需求,满足顾客需要,都会开拓诸多柔性化服务。又因“区港联动”辐射业务多样、涵盖范围广泛,不仅具有货物的装卸、搬运、仓储、中转和货运等物流基本业务,还可根据用户要求提供加工、分拆、包装、就地交易、货运等服务,从而增加了港口的服务功能。据港口商务部门统计,北海港实行“区港联动”的五年间,港口功能增加了32项,使港口整体收益提高了30%。

3.2 “区港联动”实现了出口加工区质的飞跃

(1)“区港联动”吸引了众多优秀企业。北海港实行“区港联动”后,出口加工区功能全面升级,提升了北海出口加工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良好的招商作用。世界500强企业建兴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北海出口加工区A区,并且与其配套的下游企业,如永昶电子、富优科技等企业纷纷到此投资兴业。神华国华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广西渤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斯道拉恩索(广西)林浆纸有限公司则选择了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另还有12家国际知名保税物流企业与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签订了投资合同,特别是具有产业龙头带动效应的中石化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区港联动”拓展了园区企业的业务范围。保税物流等诸多功能的拓展,使北海出口加工区从单一和低附加值的“加工厂”,向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保税流转基地”、“保税仓储基地”、“研发基地”和“保税制造基地”华丽转身。过去,北海出口加工区只允许加工企业、仓储企业、配套运输企业入区经营单一的保税加工,货物不许在园区就地销售。单一的功能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出现了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严重脱节的现象,制约了出口加工区的升级换代。未实行“区港联动”之前,北海出口加工区企业的产品出口到美国后,如果因质量或者包装问题退港,厂家无法向海关申请到质量不符退运的批文,毫无疑问给双方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如果再遇到以上问题,企业可以先将货品由香港码头转入北海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进行存储,然后派工人到仓库改换包装或对产品进行整改维修,完成后就可以将产品装柜直接交给国外客户,既方便快捷又降低了风险。加工区内企业可以采购和销售在其经营范围内的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各类货物,最终将彻底解决其生产产品的售后服务问题。

(3)“区港联动”刺激区内出口。按照“区港联动”政策规定,从北海出口加工区途径北海港出港的货物视为出口,这对所有的园区生产商和园区外出口商无疑是一种激励,改变了以前从北海港出口的货物必须绕道香港港口的惯例。实行“区港联动”后,北海出口加工区被赋予完全的国际中转业务功能,吸引更多出口加工企业来此投资办厂,吸引国内外的货物来园区聚散,从而增加区内货物出口数量。

3.3 “区港联动”带动了港口经济腹地的繁荣

(1)“区港联动”推动了交通立体化网络的构建。众所周知,港口的服务范围早就超过了其所属地域,港口要腾飞,必须有稳定的后方经济腹地作为支撑。当今,港口的竞争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的竞争,最终是吞吐量的竞争,也就是经济腹地的竞争。为吸引货源,发展更多的经济腹地,港口必须构建物尽其流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目前,与北海港连成一片的交通立体网络基本形成。公路方面,连接广西南宁、钦州、防城,辐射广西内陆地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连接云南省的衡昆高速途径广西百色可直达北海,蜿蜒几千公里的兰海高速给贵州、重庆、四川的出口货物提供了便利的出海通道。铁路方面,广西北部湾沿海铁路网已经形成,以南宁为基点连接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南的铁路南昆线、渝黔线、黔桂线、湘桂线四通八达,贵广高铁、衡南高铁、南广高铁、北部湾高铁雏形初现。航空方面,北海福成机场航线基本覆盖北海港所有经济腹地。

(2)“区港联动”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内陆地区商品要出口,必须找到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出海港的经济繁荣会对其腹地城市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这被称之为港口“蝴蝶效应”。实行“区港联动”后,从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经北海港进出口的货物实行“境内关外”模式管理,享受进区退税、免证、免税、保税等优惠政策,激发了港口腹地经济地带产品进出口热情,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据统计,最近3年,从北海港进出口的货物,广西省增长29.8%,云南省增长26.7%,贵州省增长31.4%,重庆增长29.9%,四川增长35.6%。

4 北海港和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区港分离导致政策缺陷

(1)“两区”和“两港”之间的“小分离”。因为自然因素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北海港分为北海港口区和铁山港口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则分为A、B两区,北海港与北海出口加工区A区相隔2km,铁山港与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相隔3km,因为管理主体的不同,北海港和铁山港属于北部湾港务局直管,出口加工区属于北海市管辖,港口与园区之间难以实现有机融合,致使“区港联动”的免证、免税、保税政策优势不再,“境内关外”运作模式形同虚设。经北海出口加工区A、B两区从北海港和铁山港出口的货物需要往返多次报关、报检,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2)广西北部湾港口群与保税区群之间的“大分离”。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口群有北海港、铁山港、钦州港、防城港等4个港口,在广西区域内的保税区则有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含保税功能)等4个保税功能区域,这些保税功能区域和港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彼此之间缺乏业务联系与配合,这种“大分离”引发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货物从其中一个港口流转至另外一个港口,或者从一个保税区流转至另外一个保税区,必须多次报关、报检,企业花费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居高难下,给企业带来许多额外负担。

4.2 港区分开致使分工不合理

(1)北海港与铁山港分工不明。北海港属于老港口,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货源,进港货物以沥青、硫磺、化肥、集装箱为主,出港货物以烟花炮竹、锰矿、高岭土、集装箱为主,是北部湾港口群知名的件杂货港和危险品港。按照铁山港的功能定位,建成后的铁山港主要进出口石油、矿产、集装箱。依此判断,两个港口分工不甚明朗,出现功能交叉的现象,这样必定会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最终阻碍港口的长远发展。

(2)北海出口加工区A、B区分工混乱。北海出口加工区A区自开园至今,已经承接了从广东转移的企业近60家,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加工产业为主,以食品、服装、纺织品等产业为辅的产业集群。按照规划,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将充分体现保税加工、保税物流、生产型服务一体化的特色,成为未来广东产业转移的新场所。不难看出,北海出口加工区A、B两区也存在产业重叠的地方,都以承接广东产业转移为目标,没有对A、B区进行资源重新整合和明确分工。

4.3 经营理念错位造成经济腹地流失

长期以来,北海港执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员工工作懒散,工作效率低下,与一些举世闻名的24h不夜港如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完全不同,买方市场尚未形成,致使稳固的后方经济腹地出现动摇,比如,云南省、贵州省开始选择北海港周边的钦州港和防城港进出口货物,有的客户宁愿多走200多km选择北海港南面的广东湛江港。重庆和四川则探索从新疆绕道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陆地出海通道。据统计,实行“区港联动”后,尽管北海港吞吐量年年攀升,但是,固有客户的流失率却高达17.9%。

5 北海港和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的有效路径

5.1 实现“区港”无缝对接

(1)实现“两区两港”无间隙对接。“两区两港”无间隙对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北海出口加工区A区与北海港要实现高度对接,在区港分离的2km地带设置保税物流仓储专属区,兴建出口加工A区通往北海港码头泊位的专门通道;其二,北海出口加工区B区和铁山港正在建设之中,要吸取A区与北海港“区港分离”的教训,在分离的3km地带要预留对接通道,专供进出口保税货物使用;其三,北海出口加工区A、B区与北海港、铁山港之间要实现“区区联动”、“港港联动”以及“区港联动”,保障保税货物在“两区两港”之间顺畅流转。

(2)创建“四港四区”高度融合平台。要建立南宁保税物流中心、钦州保税港区、凭祥保税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的交流互动平台,创建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资源共享平台,使来往于“四港四区”的货物共享“一区一港”待遇,以“四区”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形成南宁市、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四市一体化“区港联动”的统一格局,组建“口岸分拨、多点申报、一次放行”的大通关模式,有效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物流及其他产业联动发展。

5.2 对港口和出口加工区进行重新梳理与分工

(1)以产业为基准整合北海出口加工A、B两区。北海出口加工A区临近市区,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应该优先发展电子装配、服装加工、食品加工等来料加工或者进料加工类劳动密集型企业,至于那些高投资、高能耗、对环境有污染的石油加工、矿产加工、纸张制造、烟花炮竹生产等企业,应该放在远离市区的出口加工区B区。

(2)以货物分类为标准重新规划北海港与铁山港。与出口加工区生产企业相对应,北海港重点发展电子产品运输、服装运输、食品运输、小型集装箱运输以及来自于经济腹地地带的农产品、轻工业产品等运输业务。铁山港则发展矿产品、石油产品、散货(沥青、化肥)、大型集装箱、重工业产品、危险品(烟花炮竹)的运输业务。

5.3 建立与世界大港对接的运转机制

纵观当今世界大港如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新加坡港、我国香港港等,这些港口把货物保税功能与港口流通功能进行了高度融合与渗透,建立了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港口一天24h,一年365d全天候高效运转,大宗货物在港口停留时间不超过7d,小宗货物1d之内即可出港。为了实现“区港联动”的最大优势,北海港应该借鉴世界先进港口的管理经验,一是制订24h作业方案,二是对港口员工进行技能操作和服务理念培训,提升服务效率。

[1]程晓玲.区港联动对厦门物流的影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

[2]杨丽梅.武汉保税区和保税港口联动效应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

[3]广西保税体系带动作用研究课题组.完善机制集约发展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建设[J].广西经济,2013,(2).

[4]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北海港2012年度生产经营报告[R].2013.

猜你喜欢
加工区保税北海
金属加工区分层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北海北、南海南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北海 美丽的地方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
1936年抗战前夕的“北海事件”始末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
我国出口加工区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