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遗产管理角度保护吐鲁番水文化遗产——坎儿井

2014-08-15 00:44阿布都瓦依提买买提
地下水 2014年2期
关键词: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吐鲁番

阿布都瓦依提·买买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 吐鲁番 838000)

水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对水的利用,认知所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水文化遗产以工程,文物,知识技术体系,水的宗教,文化活动等性态而存在。古代水利工程是水文化遗产的主要性态,其遗产价值体现在工程体系的多重效益;古代水利工程改变自然,也产生相应的文化,环境和景观效应。与自然抗争历来是古代水利事业的主流。因此,古代水利工程是水文化遗产的主要性态,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历史见证。⑴我国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及哈密,南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规模最宏大、历史沿革脉络较清晰,且当地居民对其依赖性也超出了其他区域,它具备了真实完整的普遍突出价值,在新疆坎儿井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坎儿井也作为吐鲁番人民与自然抗争,维持生命,开发吐鲁番绿洲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水文化遗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利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1 坎儿井概况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可以自流的将地下水引至地面的一种水平集的古老式水文化遗产,是吐鲁番当地人民长期与干旱作斗争的产物,坎儿井在吐鲁番盆地历史悠久,分布很广。⑵ 适用于山麓,冲积扇地带,主要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吐鲁番盆地,风大多沙,地表水源十分短缺,无大河引水灌溉条件,只有一些山溪性小河,在出山后渗漏转化为地下水。在不具备把各山溪小河地表水长距离引入灌区的情况下,利用坎儿井将转化为地下潜流的水资源开发出来,是吐鲁番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坎儿井具有自流灌溉,水量稳定,蒸发损失小,不被风沙埋没等优点,坎儿井工程量非常大,人力,物力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进行掏挖,劳动强度高,作业条件十分艰苦。所以被人民称之谓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解放初,中国坎儿井故乡——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最多时达1 237条,暗渠长约5 000 km,竖井总深度达3 000多 km,灌溉面积约50多万亩。全疆现存坎儿井1 540条,吐鲁番地区就达1 108条,约占新疆坎儿井总数的72%。吐鲁番盆地坎儿井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规模最宏大、历史沿革脉络较清晰,且当地居民对其依赖性也超出了其他区域,它具备了真实完整的普遍突出价值,在新疆坎儿井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坎儿井作为吐鲁番地区人民利用水资源的最为经济,有效地水利工程,它不仅具有其重要的经济价值,更有其巨大的资源环境价值,至今在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仍然满足13.23万亩地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2 坎儿井文化遗产保存现状

被新疆人民誉为《生命之泉》的坎儿井,作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在新疆吐鲁番地区不仅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更有其巨大的资源环境价值,至今还在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吐鲁番地区已登记核查的坎儿井共1 108条,其中有水坎儿井278条。总长度约4 000多 km,竖井总数约10万个,年径流量达到2.1亿m3,可灌溉13.23万亩农田,约占全地区总灌溉面积的8%,仍然是吐鲁番地区农业灌溉的重要方式。⑶与解放初期最多时期坎儿井数量相比较,已干枯坎儿井将近830多条,年出水量和灌溉面积呈现下降趋势。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活跃,雪线上升、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机电井数量迅速增加,坎儿井上游地区吐哈油田基地用水量的不断上升等情况,导致吐鲁番地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加剧了坎儿井地下水供给不足,导致有水坎儿井数量消亡加速。1957年吐鲁番有水坎儿井为1 237条、出水量5.62亿m3、灌溉面积32万亩。2002年有水坎儿井为404条,2010年锐减至278条,年均干涸达16条,干涸的速度让人触目惊心,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坎儿井保护形势严峻,迫在眉睫。

3 坎儿井保护的重要性

对于目前坎儿井的日渐消亡趋势,在保护利用方面在社会上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从纯碎经济角度来看,坎儿井已无法生存必要。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坎儿井是一种很古老的落后的农业灌溉方式,夏季干涸,冬季水量增多却被流入到戈壁滩,无法控制水量,无法蓄水。⑷要在坎儿井上游地区建大型水库可蓄水,随时调整流量控制,节约水资源,认为坎儿井自然消亡,由水库等水利设施取而代之,能够满足农业和其他产业随时用水需求。另一种观点认为,坎儿井是吐鲁番当地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珍贵水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价值,保护坎儿井人人有责,尤其是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坎儿井具有着不可比拟的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假如我们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关系,让我们的这个伟大的水文化遗产逐渐消亡,我们将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后代。吐鲁番地区年降水量仅为16.2 mm,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随着吐鲁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缺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由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将难以逆转。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坎儿井这一传统的水文化资源,把坎儿井水转换成改造吐鲁番生态环境的生命之水,一定要在目前有水坎儿井的上游区域,动态检查土地利用,开发,改扩建,新打井等违纪违法行为,保持周边的生态环境及坎儿井有充足的地下水资源,达到有效利用和保护。此外,不能轻易放弃对已干涸的坎儿井的保护和管理,应加强干涸坎儿井周边区域环境的检测力度,不允许在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内出现乱开地,打新机电井,投资建厂,工程建设,修路等违法行为,任何建设活动都应按照《坎儿井保护管理条例》,必须事先到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征求意见,依据意见函在划定的区域进行建设行为。

4 保护对策与建议

1)要尽快设立一个统一的保护和管理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建设。根据《文物保护法》,应切实力行的贯彻执行《坎儿井保护管理条例》。通过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电信等大众传媒资源宣传展示坎儿井,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坎儿井水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2)在现有的坎儿井周边地区尽快划定特殊保护区,设立明确的保护标志和界线,确定坎儿井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让所有破坏坎儿井的违纪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让古老的坎儿井焕发青春。

3)加强对已经进行三期保护和利用工程的典型坎儿井周边区域当地群众的定期回访和联络工作,尤其是加强跟当地坎儿井掏捞队的联系和沟通,形成互动联络,点面结合的保护氛围,以这些示范点为主带动其他区域的坎儿井保护和管理。全面支持和鼓励吐鲁番地区目前有水坎儿井及已干涸坎儿井所在区域当地人民从解放以后至今已形成的坎儿井传统管理模式和节水灌溉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传统掏捞技艺,每年解决一定比例的项目专项资金,继续重点支持有水坎儿井的维修和加固工程,实现所有有水坎儿井有序的都要得到一次全面的淘捞加固清淤,更大限度的满足人民对它保护的愿望和期盼,打造成一个最好的民心工程。同时,在坎儿井文化遗产保护中,应采取以政府组织引导为主,通过联络当地的看护员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措施。

4)做好展示服务,科研及宣传工作。依据坎儿井普查结果,坎儿井保护规划,围绕保护原则,对其保护性质、形态、价值进行科学分类,针对保护、管理与利用的实际需要,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同时开展对各地相关规划、建设项目的坎儿井保护评估和论证,注重对坎儿井生存环境的保护。要积极科学保护,在保持原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修复、再现和展示古代坎儿井水利工程 ,同时整理挖掘古代坎儿井水利发明创造、工艺成果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继承和发展坎儿井传统掏捞技艺。鉴于我地区尚无一处集展示、科普、研究、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品质展示平台,进一步扩大坎儿井对外宣传、提高国际影响力,推进坎儿井科研利用工作,拟选择合适区域新建坎儿井申遗集中展示场馆。

5 结语

近年来,国家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加大了对坎儿井的保护和利用,让勤劳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这个《活生生的水利工程》再一次展现在世界的目光中。坎儿井是悠久历史的见证,又是辉煌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国家珍贵的水文化遗产之一。坎儿井是优秀的水文化遗产,而挖掘坎儿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地下水利工程,还包含了很浓厚的文化成分。作为文化遗产,她所代表的精神,⑸引起了社会各行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没有坎儿井就不会有吐鲁番,更不会有吐鲁番的绿洲文化。之所以产生了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吐鲁番绿洲文化,是因为有像坎儿井这样的伟大发明。因此,现在所有共同关注吐鲁番坎儿井的社会各界人士都有一份美好的愿望:让吐鲁番坎儿井永远青春焕发。

[1]谭徐明.水文化遗产的定义,特点,类型与价值阐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2012.21.

[2]干旱地区坎儿井灌溉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3.

[3]吐鲁番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坎儿井调查资料.

[4]周洁,白木.保护吐鲁番水文化遗产——坎儿井.地下水.2001.12.(第23 卷),(4).

[4]吐鲁番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坎儿井调查资料.

[5]吾买尔江·斯迪克.坎儿井精神.吐鲁番报.20119.

猜你喜欢
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吐鲁番
新疆坎儿井研究及未来的发展
哈密坎儿井发展现状及保护应对策略
Aqueducts
相逢吐鲁番
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
魏唐时期敦煌吐鲁番地区的绫织物
晚清吐鲁番协理台吉
吐鲁番地名新探
2014年吐鲁番辣椒唱主角
几个葡萄砧木品种在吐鲁番地区扦插成苗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