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对坚定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理想信念的价值研究

2014-08-15 00:54张鹏路赵银祥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讲堂道德大学生

张鹏路 赵银祥

(河北联合大学党委宣传部 河北唐山 063000)

几千年前,道德的种子撒在了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了千姿百态的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财富不断增加,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通过道德建设来激浊扬清,重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价值体系,让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实现“中国梦”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讲堂”应运而生并承担了历史的重任。

1 “道德讲堂”以平凡、平等、平实模式开启了沟通传统和现代的思想教育新模式

“道德讲堂”活动于2009年11月在江苏常州开始试点建设,2012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率先在全市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组织开展,截至到8月底,唐山市已建设各类道德讲堂1420个,涵盖机关、企业、行业、学校、社区、村镇等各个领域、各类人群[1]。包括河北联合大学在内的唐山市辖区高校积极参与其中。每场“道德讲堂”活动均严格按照“思省心、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行善举”七个环节的规定动作完成,活动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

“道德讲堂”追求的是“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抓实干”。身边的典型,朴实的行动,抛开神秘的光环,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平凡的人,也许每个人不会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但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播撒爱心,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什么叫爱岗敬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诵经典”是“道德讲堂”的必备流程,活动中,通过诵读《道德经》、《中庸》、《大学》、《易经》、《弟子规》等多部经典片段,师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诵经典中追寻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本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和严密而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自上而下塑造出—个和谐、德行的社会。四维(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四字(忠、孝、节、义)、三达德(智、仁、勇)伴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皮肤、每个平凡人都在不自觉地践行着这些道德大义[2]。不可否认,中华传统道德虽有其糟粕的一面,但其精髓还是好的。以廉、耻培育官员的正义感和廉耻心;以信、义来培育基本的商业道德;以忠、孝来规范父母子女间的长幼秩序;以忠、节维系夫妻间的情感;以仁、义、礼来约束基本的人际交往关系。这些传统道德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灵魂,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处处闪耀的传统文化的光辉。价值观的主体是个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每个人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共同的价值追求。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化为点点滴滴爱岗奉献的行动,把诚实守信、互助友爱融入到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中,在“春风化雨”中弘扬真善美,呼唤中国进步发展之“魂”。

2 “道德讲堂”坚定了大学生放飞“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民族复兴之梦、人民幸福之梦。周国平在《论爱生命》中曾谈到:“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生的意义,在世俗层次上即幸福,在社会层次上即道德,在超越层次上即信仰,皆取决于对生命的态度。”周国平从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上根本性地为道德进行了正位——人生意义之于个人是生活幸福,在社会关系上即是道德。假如没有了道德,人生的价值意义就会丧失。同理,“人民幸福之梦”的实现需要道德体系的完善和支撑。在道德的约束机制上,西方国家以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广泛的宗教信仰给了西方人最基本的道德约束,而在我国,这两大管控机制都还不存在的。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替代西方社会中宗教信仰的约束作用,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013年4月27日,中国青年报第二版刊登了专题文章《河北联大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以“中国梦”为指引,构建青年学生的精神“骨骼”。在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上,强调将当代大学生的现代思想意识上升到“爱国、民主、科学、改革、开放、创新、竞争、团队”等方面,再贯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的灵魂,培养学子形成远大的国际视野。

“道德讲堂”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活动的开展,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浸润经典、追溯文明的氛围。通过“道德讲堂”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充分感受到了孝道的力量,使他们的灵魂得到了洗礼,使他们认识到,孝顺不仅仅是给父母物质上的资助,而是要关心他们,让他们从精神上觉得满足;孝顺父母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我们陪父母说句话,给父母做顿饭他们就会很满足的;使他们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孝道贯彻始终,从孝道开始,更应该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

3 “道德讲堂”引导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探索

3.1 走进“讲堂”,感受道德魅力 在“道德讲堂”活动中,大学生通过举办“道德修养”主题班会和以“读古文、承美德、砺心志”为主题的读书经验交流会、在《诚信考试倡议书》上签字、开展“友谊温暖桥”活动,每两名高年级学生主动联系一名大一的学生,帮助学弟学妹解决实际困难等活动,广大学生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以理想自我为目标,不断完善现实自我,让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将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箴言为座右铭,力求进步,发愤图强,做一个品德深厚的人。

3.2 走出“讲堂”,践行道德理念 在“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中,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活动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善行河北”,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厂矿、医院、农村,广泛开展医疗咨询、科普宣传、敬老助老、绿色环保、文明行动、公益服务等活动,以实际行动普及道德理念、演绎道德故事、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许多学院成立了“学雷锋小分队”,走进敬老院、孤儿院,帮助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与孩子们做游戏。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社区、乡村为百姓义务修理各种电器、开展扫盲活动、为下岗职工家庭的孩子义务家教,将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广为传播。

3.3 品味“讲堂”,凝练健全人格 近年来,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知犯罪案件所折射出的大学生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扭曲的人生观、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缺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次次敲响了警钟。通过“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通过道德文化经典浸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到了自身人格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予以干预。如河北联合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阅读疗法协会、心理咨询协会等组织,通过开展心理讲座、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小游戏、心理剧展演、手抄报设计大赛,尤其是针对敏感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拔出了心灵杂草,使大学生的心理日渐健康,人格日渐博大。

[1]河北省唐山市文明办,[河北]唐山组织开展"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综述-德耀凤凰城(下),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syjj/dfcz/201208/t20120831_833338.shtml

[2]刘 彤,田忠烈,李 晶.再铸中华万里长城[J].赤子,2012,12:3

猜你喜欢
讲堂道德大学生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新闻小讲堂
法律讲堂之——交通安全我最棒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