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导游词在新疆旅游英语中的翻译

2014-08-15 00:46王凤霞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导游词景点新疆

王凤霞,王 平

(新疆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一、导言

新疆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游览,各种对外交流活动频繁,“中俄文化年”、“旅游年”、“贸易展”和“亚欧博览会”等大型会议在新疆相继举办,促进了新疆商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的发展。2012年,新疆接待入境旅游149.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1%[1],旅游市场急需英语导游,然而在新疆,导游词翻译作为导游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面临着两个难关。一方面,合格的导游人才难觅,2012年全疆导游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共有3094人,其中普通话有2973考生,英语有96名考生[2];另一方面,报考外语导游证人数少,而通过考试的人又很少愿意从事导游词翻译,随着外宾团队游客逐年增加,新疆的导游词翻译仍然前路漫漫。

二、新疆导游词翻译的特点

迥异的民族风格、绚烂的民族风俗、不同民族文化纵横包容,辽阔土地上的丰富资源和神秘地域的独特风景构成了新疆导游词的特点,新疆导游词饱含西域风情,民族韵味扑面而来,导游词翻译需兼顾新疆的地域特色。

1.民族民俗特色浓郁。

新疆拥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等13个主体民族,各个民族又有其自己的民族语言。维语、蒙古语和哈萨克语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新疆导游词的翻译也涵盖这些语言,导游词翻译自身的民族特色鲜明。如:

(1)新疆的烤羊肉串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风味独具,驰名中外。

Unique in flavor and world famous,Sash-Kebab in Xinjiang has a long history of more than 1800 years.

新疆特色美食“烤羊肉串”被译为“Sash-Kebab”,而不是 “mutton strings” 或者 “lamb stick”,“Sash-Kebab”是当地维吾尔语的发音,译者将其翻译成本地语言的音译而没有采用解释性的音译,此种译法不仅为多数外国人所接受,还传神地再现了维吾尔的特色食品。

(2)乔尔玛达坂沿途的景色特别美丽,由于限制旅游大客车进入,所以保留着尚算完整的自然风光。

The scenery along the Qorma Dabaya is amazing.Untapped natural resources are preserved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tourism buses.

“达坂”来自蒙古语,意为山脊、山岭,有人直接将其译为汉语拼音“Daban”,但是“达坂”本源于蒙古语,在汉语中不存在“达坂”这个词,人们直接把“达坂”称为“山岭”只有新疆人才叫它“Dabaya”(达坂)。

(3)新疆的哈萨克族有着一种习俗叫“还子习俗”,就是老年人将自己的孙子或者孙女收养,当做是自己最小的儿子或者女儿。

Kazak nationality in Xinjiang has a custom of“Adopting Grandchildren”,which means that the grandparents adopt their grandson or granddaughter and treat him/her as their youngest son or daught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f the child’s parents as well as relieve the solitude of being living alone.

翻译“还子习俗”就必须要了解该习俗的含义。“还子习俗”目的在于缓解游牧民族老年人的孤独,减轻年轻夫妇的生活压力。被收养的孩子需把自己的父母叫做哥哥嫂嫂。所以翻译哈萨克“还子习俗”必须对其做进一步的说明解释,让游客充分理解游牧民族的特殊生活风俗。

从这些例子中,不难发现新疆导游词翻译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很多出现在导游词中的词语在其他地区没有使用,导游词的翻译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多民族聚集的新疆旅游,民族各异的民俗为翻译增添了难度,同时也增添了新疆的民族魅力。

2.跨文化障碍。

在旅游英语中,中英文化差异显而易见。新疆导游词的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新疆本土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时兼顾汉英语言文化差异,汉语旅游宣传资料的表达多为描述性语言,言辞优雅,情景交融,四字格、排比及对偶结构随处可见,双重跨文化障碍挑战使新疆导游词翻译难上加难。如:

(4)清乾隆四十八年,石碑上刻着新疆都统明亮的话“登临山顶,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从此“天境”和“神池”常被引用,“天池”一名也由此而得。

In the 48th year of the Emperor Qianlong in Qing Dynasty,a stone inscription by Ming Liang,the officer in Xinjiang reads, “When reaching the peak ofthe mountains,one could see a miraculous lake rolling into the distance,like a heavenly mirror floating in the sky”.Since then, “heavenly mirror”and “miraculous lake”were combined into the household name——“Heavenly Lake”.

当追溯“天池”一名的来源时,导游词经常会引用“……登临山顶,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3]。在英语中没有一个与中文对等的词来表示“浩淼”,因此将“浩淼”翻译成“rolling into the distance”。

(5)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4米,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低地,降水少,气温高,风暴频,有著名的“百里风区”,故此又有“火州”和“风库”的别称。

Turpan Basin is the lowest land in China and the third one in the world with its lowest point of 154 meters below the sea level.It features with scarce rainfall,high temperature, frequent windstorms and the famous“One Hundred Li(1 li=500 m)Wind Field”.Therefore,it got the nicknames“Flaming Prefecture”and“Wind Base”.

在乌鲁木齐与吐鲁番之间,有一段路程叫做“百里风区”,“里”尽管不是国际长度单位,但在中文中时常用到,很多外宾不明其意。因此当翻译“里”时,最好采取增译的方法,说明1里=500米,百里风区就可以翻译为“One Hundred Li(1 li=500 m)Wind Field”。

3.误译普遍。

在新疆导游词的翻译过程中,错译现象很普遍。很多地名、人名、物名、习俗等翻译都是多个版本,译名不规范造成国外游客误解甚至纠纷。例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爱词霸翻译成“Gurbantunggut Desert”,然而“游在新疆”的版本是“Gurbantongut”,不同的版本误导游客,疑惑新疆到底有多少个著名沙漠。同样,“巴音布鲁克自然保护区”的翻译版本现存至少有三个,爱词霸翻译为“Bayanbulak”,其他的译文有“Bayinbuluke”[4]和“Bayinbruk”[5], 人们不禁怀疑新疆到底有几个自然保护区啊?

误译普遍的原因多样。首先,新疆民族差异和异域风情使得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中发音不同。其次,不同文化的错误理解会导致误译。再次,新疆翻译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没有统一官方的、权威的翻译版本供译员们参考。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误译的发生,在尊重民俗的原则下,应当设立权威翻译版本以供译员参考,译员应该尽量遵循权威版本。

三、新疆导游词翻译的技巧

导游词翻译的目的是将景点和景点文化推荐给外国游客,使其充分欣赏美景和体验不同文化。译者应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方法,既要紧扣原文主旨,又不能拘泥于原文,还要最大程度地保留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在译文中体现古典的优雅、文体的独特、优美的韵律以及深远的意味。一篇好的导游词译文不仅可以给游客留下良好的、深刻的印象,还能激发游览新疆的渴望。

1.增译。

在导游词翻译中,音译简单、省时省力,音译现象很普遍,如“天池”(Tianchi)和“阿巴克霍加墓”(Apakh Khoja’s Tomb)或“香妃墓”(Xiang Fei Tomb),但对于压根儿不懂中文拼音的外国游客来说,音译无法将有效信息精准地传给他们,即使勉强能拼读出这些景点的发音,也会不明就里。为了清楚准确地说明景点的含义和历史意义,导游词翻译中时常运用到音译和增译并用的技巧。如:

(6)阿巴克霍加墓又称香妃墓,该墓是为纪念乾隆皇帝的香妃、阿巴克霍加首领的孙女伊帕尔汗而建造的。

The ‘Apakh Khoja’s Tomb’ (Chinese Xiang Fei,FragrantConcubine ofEmperorQianlong in Qing Dynasty)is also known as Fragrant Concubine Tomb in memory of Apakh Khoja’s granddaughter,Iplarhan.

尽管由于《还珠格格》的流行,许多中国人熟知了美丽传奇的香妃,如果只翻译“阿巴克霍加”为“Apakh Khoja”,很多游客,包括许多中国国内游客肯定不清楚阿巴克霍加为何许人也,译文需要添加解释性信息来进一步说明阿巴克霍即清乾隆皇帝的香妃。

(7)鸠摩罗什生于龟兹,他的一生颇为传奇,成就辉煌,是佛典汉译的泰斗。

Born in Qiuci (now Kuche County,Xinjiang),Kumarajiva (a most famous linguist and scholar who earned a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was the thumb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ng foreign sutra into Chinese and his life was full of legends and achievements.

从图6中提取不同边缘净距下围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所在的深度。图8是不同边缘净距下围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深度图,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基坑与斜拱桩基承台边缘净距L的增加,围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所在的深度hL逐渐增大;当边缘净距L达到25 m时,围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的深度hL基本保持不变,大致为基坑开挖面以下16.5 m左右,此时hL/H=0.825。对图8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发现,围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深度hL与边缘净距L之间的关系式如(1)所示:

鸠摩罗什的人名后加译信息 “a most famous linguistand scholarwho earned a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在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学者,出生在龟兹(现新疆库车县)],增译交代清楚了鸠摩罗什的历史背景。

2.省略。

新疆导游词中富含传说与神话,文化差异加上文本互文性缺失,有些导游词即使勉强译出全文信息,游客仍然难以理解文本含义。省略是将导游词原文无法传译的部分信息故意省略,略去冗余信息使译作简单明了,有助于游客更好地欣赏美景。例如在天池景区,有一个景点叫“定海神针”(Dinghaishenzhen),将其译成“The Magical Needle(神针)”,将“定海”省略,因为“定海”是用简单的几个字解释不清楚的。因为这两个字蕴含有一个神话故事,神针是指由西王母的发簪变化而来的一棵榆树,它的神力可以镇压恶龙作乱。这层意思无法在翻译的两个字中直接定义,解释性说明又使一个景点的名称过长,所以在译文中将其省略,使译文更易被外宾接受。

“额敏塔”的全名为“额敏和卓报恩塔”,“和卓”在伊斯兰文化中是指穆罕默德的后裔,“报恩”是指回报。报恩一词源于一个故事,即是额敏和卓为了感念乾隆皇帝,修建了一座塔来感激乾隆,一个简单的名字包含了繁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了译文的简易明了,“额敏和卓报恩塔”被直接简化翻译成 “额敏塔”(“Emin Minaret”),更多故事性信息可以在介绍景点过程中再一一详细说明。

3.直译。

直译是指逐字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实施 “拿来主义”。直译经常用在一个词在同时同景中包含了多重意象的背景下。例如:

“龙潭碧月”是天池八景之一(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同时包含着“龙”、“湖”、“碧”和“月”等意象,在这个景点的翻译中,采用景点的直观含义能够更好地传达意义。“龙潭碧月”被译为“Moon Reflected in the Lake”,游客无法在脑海中获得 “碧”的信息,“碧”为绿色之意,在中文和英文中都没有绿月亮这种说法;同时,“湖”(lake)是指四周陆地,中间有活的大片水域,而“潭”(pool)是指相对较小的静水水域,所以“pool”更好地表达了景点实际景象。而“dragon”一词的汉语文化意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和接受,因此直译“Moon Reflected Blue the Dragon Pool(龙潭碧月)”更好地传达了景点形象。

在翻译“南山望雪”和“西山观松”均可采用直译法,但必须注意,“松”是松科类植被,但实际上去过天池的人都知道,我们所说的“松”,其实是指“雪岭云杉”,杉树也属于松科类植被,所以这里“松”的准确翻译应该是“spruce”。北京长城国旅宣传文件中将“南山望雪”和 “西山观松”翻译成 “Snow Viewed at the Southern Hill”和“Pine Observed at the Western Hill”。 这儿“Pine(松木)”是不准确的。《新疆旅游新世纪总览》[6]把他们翻译成 “Gazing far Snow Scene on the South Mountains”和“Enjoying the Sight of the Pines on the West Mountains”准确地传达了信息,但似乎又显得太过冗长,所以最好译为“the Snowy Vista at Southern Mount”和“Spruce View on the Western Mount”。 原文四字格的语言表达形式既有结构对称之效,又具音韵之美,英译时删去原文里虚华的语言,没有逐字翻译,符合英文简洁形象的文体风格。

4.意译。

意译是对原文意义的再重组,可能并不遵循原文的组织结构。译者必须要认真地理解原文,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得生动自然。译者不但要充分了解源语言与目标语言文化,还必须积累足够的扩展信息。

例如:“石门一线”是天池八景之一,一些译员译成“Stone Gate in Line”,这种译法给人感觉像是有很多门一一排列着。但事实上,景点是一道可供人通过,两岸是岩石的石间隙而已。这种翻译可能会使游客产生错觉,疑惑景点上是不是真的有一道门。“the Rocky Gate Line”这种译法比较贴切。“顶天三石”被译作“The Three Towering Rocks” 或 “the Three Skyward Stones”,两种译法都比较合理,但前者更强调雄伟高大山体的雄奇之景,而后者更强调直逼云端的山形山势。“海峰晨曦”如果直接译成“Twilight at the Peak”,省略了“海”的意义,当然此景点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大海”,而是指“云海”,所以可以翻译成“Twilight at the Peak of Sea of Clouds”。“悬泉飞瀑”的翻译如出一辙,可以译为 “the Flying Waterfall Cliff”或“Precipitous Cascade”,前者表达的是地形特点,后者却表现的是瀑布的壮美景观,这两种翻译直观形象。旅游景点的翻译必须注重翻译的传意性和接受性,翻译既是语言交际手段,又是文化传递工具[7],当汉语拼音不能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时,意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由于导游词中富含历史文化故事和历代传奇和神话,意译在新疆导游词翻译中最常见。

四、新疆导游词翻译的注意事项

新疆坐落在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中国的西北边陲,毗邻中亚八国,拥有最长的陆地国界线,除了文化差异外,作为中国最复杂的地区,有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国际问题。在新疆导游词翻译过程中,这些应该值得留心注意。

1.文本翻译还是文化翻译。

新疆导游词翻译应该更强调文化的翻译,而不是文本的翻译。文化翻译可以将区域特点、民族特色贴切真实地表达出来,读者更易接受翻译的内容,文本翻译只是逐字的翻译,如新疆哈萨克族的“夫兄弟婚”的习俗,如果只做文本翻译,这种习俗就成了“the Marriage of Husband’s Brother”,这种翻译显然不当。如果译者对国内外文化有所了解,就会发现这种习俗在英国也有。威尔士王子亚瑟王死后,他的妻子凯瑟琳又嫁给了亚瑟的弟弟,即后来的亨利八世。阿尔伯特维克多王子死后,他的未婚妻玛丽嫁给了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未来的乔治五世,这种婚姻称作“Levirate Marriage”。所以将这种习俗翻译成“夫兄弟婚”就更贴切了。随着中外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翻译在导游词翻译中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如:

奇台是新疆最早产白酒的地方,奇台人以爱喝酒而出名,划拳是必不可少的酒桌文化。

Qitai County is the earliest place to produce spirit in Xinjiang.People in Qitai are famous for their bibulous habit,and the finger guessing game is a kind of drinking culture.

“划拳”可以译成“finger guessing game”,外宾字面上可能会猜出并理解译者想表达的意思,来自意大利的“morra”一词可以表达更准确的意义,毕竟意大利文化与西方英国文化更接近些。

2.译与不译。

新疆是与八国接壤的我国最西北地区,译员应该有很强的国家安全意识,有时不能将导游词中所有的信息都翻译出来。例如库尔勒地区有个马兰核实验基地,译者应该省略不译。在翻译的文本中,相关的信息应该被删掉。同时我们也要知道外国人是不允许进入中国的军事管辖区、边境地区以及攀爬未开放的山脉(新疆只有11座山脉对外开放)的。同时,很多控制区也是不允许外宾进入的,所以在我们的导游词译文中一定要注意相关信息的翻译。

此外,新疆民族问题的翻译也要措辞恰当,译员应认真宣传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准确公正地阐释少数民族现状。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新疆各族人民的社会与经济地位的发展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至今一直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与分裂的政策。新疆的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Before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nationalities varied greatly in Xinjiang while new China sticks to ethnical equality and objects to ethnical oppression and national splitting.Therefore,ethnical solidarity in Xinjiang has been further strengthened.

在翻译过程中,译员自身对中国政策、法律、现状的立场要坚定。导游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导游词的翻译也是基于民间大使这一社会角色而开展的。

五、结语

新疆导游词民族区域特征明显,横跨中英文化和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双重文化障碍使新疆导游词翻译更加艰难。新疆的导游大多是汉族人而非维吾尔族人,在导游词翻译中造成了汉语拼音和维吾尔语混杂翻译的现象,导游词是游客了解景点历史文化的基点,错误的导游词翻译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误导,导游词的翻译是重组再创造的过程,译员翻译时应避免惯有的汉语文化思维模式的影响和禁锢,身负传承新疆民族风俗风情的责任。总而言之,新疆导游词翻译任重而道远。

注:例句中的英文翻译均由作者本人所译

[1]2012年新疆接待入境游客达149.8万人次[EB/OL].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news/201303/08/0814493364996.shtml,2013-03-08.

[2]2012年新疆导游证考试参考人数3094人[EB/OL].圣才学习网 http://www.100xuexi.com/view/extend/20121206/95729fd9-b40b-45a8-8f06-9f44546e5a 61.html,2012-12-06.

[3][5]石晓奇,李春华.新疆旅游[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4]新疆导游资考试外语类专用教材[Z].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培训中心,2003.

[6]刘琳.新世纪中国新疆旅游总览[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7]汪宝荣.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J].中国科技翻译,2005,(1):14-15.

猜你喜欢
导游词景点新疆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黄山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故宫导游词
学写导游词
景点个股表现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