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井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①

2014-08-15 00:45邱春阳孔德锋刘学明
关键词:润滑剂膨润土井眼

邱春阳, 王 刚, 孔德锋, 刘学明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公司,山东东营 257064)

0 引言

红1井是胜利油田部署在吐哈盆地哈密坳陷三堡凹陷红1构造的重点风险探井,完钻井深4875m.钻探目的是探索石炭系烃源岩及火山岩含油气性,兼探三叠系烃源岩及含油气性,评价哈密区块勘探潜力.该井井身结构为:导眼Ф660.4mm×59m,套管 Ф508mm ×58.9m;一开 Ф444.5mm 钻头 × 1062.5m,套管 Ф339.7mm ×1047.3m;二开Ф311.2mm 钻头 × 2698.0m,套管 Ф244.5mm ×2683.46m;三开 Ф215.9mm 钻头 ×4875m,裸眼完井.哈密坳陷自下而上主要发育3套较大规模的储层,分别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二叠系火山岩储层及三叠系-侏罗系砂岩储层.哈密坳陷未有井钻揭石炭系,因此本井的钻探成功对于评价哈密区块的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钻井液技术难点

(1)上部地层胶结性差,机械钻速快,产屑量大,地层渗透性强,井壁上容易形成虚厚泥饼,造成起下钻阻卡.

(2)三叠系上统和中统地层岩性变化复杂,砂泥互层发育,砂岩吸水后强度降低,造成其上支撑的泥岩垮塌.

(3)三叠系中统下部至二叠系中统含大段棕红色和褐红色泥岩,水敏性强,易垮塌.

(4)石炭系顶部火成岩风化壳缝洞发育,火山岩段地层较厚(厚度1400m左右),裂缝较发育,钻遇火山角砾岩,井壁失稳严重.

(5)三开空气钻后,地层出水,随后在转换泡沫钻井液过程中卡钻,无法建立循环,地层浸泡时间长,井壁失稳严重,给后期施工造成巨大隐患.

(6)储层埋藏深,穿遇地层多,未知因素多,井底温度高,复杂地层厚,钻井液处理难度大.

2 钻井液体系选择

通过调研国内深井钻井液使用情况[1~7],结合邻近区块钻井液施工经验,针对该井地层特点及技术难点,经过处理剂优选及性能优化,确定二开采用聚磺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三开使用空气钻井液,卡钻后改为凝胶成膜屏闭封堵润滑钻井液.基本配方如下:

二开聚磺封堵防塌钻井液体系配方:

(3% ~5%)膨润土 +(0.3% ~0.5%)NaOH+(0.3% ~0.5%)PAM(KPAM)+(2% ~3%)SMP-1+(2% ~3%)褐煤树脂 SPNH+(2% ~3%)无水聚合醇+(3% ~5%)沥青类防塌剂HQ-1+(3% ~4%)超细碳酸钙+(1% ~2%)非渗透处理剂LW-7+(0.5% ~1.5%)铝络合物抑制剂+(2% ~3%)抗高温抗盐防塌降滤失剂KFT+(3% ~4%)白油润滑剂

三开凝胶成膜屏闭封堵润滑钻井液体系配方:

(3% ~4%)膨润土 +(0.1% ~0.2%)烧碱 +(0.1% ~0.2%)纯碱 +(0.3% ~ 0.6%)KPAM+(0.2% ~0.3%)磺酸盐共聚物降滤失剂+(2% ~3%)抗高温抗盐防塌降滤失剂 +(1% ~2%)有机胺抑制剂+(2% ~3%)低荧光沥青防塌剂 +(3% ~4%)SMP-1+(1% ~2%)无水聚合醇+(5% ~8%)全油基润滑剂+(0.5% ~1%)双膜承压剂+(1% ~2%)非渗透处理剂+(2% ~3%)固体润滑剂

3 钻井液技术

3.1 一开(0~1062.5m)钻井液技术

(1)配制120m3浓度为8%膨润土浆,充分搅拌,水化24h后开钻;逐步补充膨润土浆和KPAM浓度为0.5%的胶液,使之有效包被钻屑.

(2)加入(0.3% ~0.5%)CMC-HV 提高钻井液体系粘切,增加体系的携带能力,提高井眼净化的效率;加入2%超细碳酸钙QS-2和0.5%非渗透处理剂LW-7,减少地层渗透性漏失,防止形成虚厚泥饼,保证井眼畅通.

(3)强化固控工作,以细目振动筛为主,除砂器使用率100%,配合离心机,降低钻井液中的无用固相含量.

(4)钻完进尺后,大排量循环,配制10%的膨润土浆10m3清扫井眼,保证下套管、固井作业顺利.

3.2 二开(1062.5m~2698m)钻井液技术

(1)密度调控.以自然密度开钻,1400m时密度提高至1.19 g/cm3;在1710m发现H2S,提高密度至1.22 g/cm3;2080m时密度提高到 1.25g/cm3;2583m时密度提高到1.35g/cm3;钻口袋至2664m后出现H2S,至2678m消失,由于电测下套管时间较长,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密度至1.38g/cm3.

(2)膨润土含量的调控.2000m前膨润土含量在40g/L左右,漏斗粘度在50s左右;2000m后膨润土含量在80g/L左右,漏斗粘度提高至120s,改变钻井液流型,护壁防塌.

(3)钻进中根据地层渗透及固控设备损耗补充胶液量,维护钻井液性能.配方:井场水+(0.6% ~1%)NaOH+(0.3% ~0.5%)PAM(KPAM)+(2% ~3%)SMP-1+(2% ~3%)SPNH.

(4)加入2%无水聚合醇和1%白油润滑剂,逐步补充,保证摩阻系数小于0.06,增强体系的润滑性;通过2%KFT、3%SPNH和2%SMP-1搭配使用,控制中压滤失量在3~4mL,减缓钻井液滤液向地层的渗透.

(5)钻完进尺后,进行短起下钻,彻底循环,配置润滑封井浆封井,电测顺利.电测完,将钻井液漏斗粘度降低至100s左右,用1.5%白油润滑剂和1.5%固体润滑剂配置封井浆封井,确保套管顺利下到底.

3.3 三开(2698m~4875m)钻井液技术

(1)井壁稳定技术.加入8%沥青防塌剂、1%的非渗透处理剂和3%超细碳酸钙,提高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加入5%磺化酚醛树脂和3%抗高温抗盐防塌降滤失剂,降低钻井液滤失量,减轻地层的水化膨胀;加入1%有机胺和3%无水聚合醇,提高钻井液的抑制能力;密度控制在1.30g/cm3,以提供径向支撑力;增加膨润土含量,提高钻井液粘切,提高井眼净化能力.

(2)高温稳定技术.加入0.5%磺酸盐聚合物包被剂,解决高温条件下粘土的水化分散问题;加入1.0%硅氟稳定剂,保证钻井液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加入0.5%高温稳定剂TW-80,提高钻井液的抗温能力.

(3)润滑防卡技术.地层具有一定倾角,井眼轨迹不规则,加入6%油基润滑剂,配合3%石墨润滑剂,保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润滑能力.

(4)完井技术.充分循环,彻底净化井眼,然后配制润滑封井浆(70m3井浆+3%油基润滑剂+5%石墨粉+1%SMP-1+2%井壁稳定剂)封井.

4 应用效果

(1)凝胶成膜屏闭封堵润滑钻井液体系封堵性强,润滑性好,满足了三开复杂井段钻进的要求,顺利钻达目的层.

(2)中完及完钻采用封井技术,保证了电测及下套管顺利进行.特别是三开完钻封井技术,完井作业长达20多天,井下无复杂事故.

(3)取得了一定的成果.①郝家沟组见22层共32m煤层气显示;②黄山街组见荧光显示;③克拉玛依组见四层荧光一级显示;④上仓房沟群见1m气测异常层;⑤依尔希土组见一层油斑显示;⑥石炭系奥尔吐组见两层气测异常层及四层荧光一级显示.

5 认识和建议

(1)通过使用凝胶成膜屏闭封堵润滑钻井液体系,采取严封堵及复合润滑技术,解决了空气钻卡钻后井壁失稳及不平滑井身轨迹下润滑防卡的难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钻进.

(2)空气钻后地层出水,井壁失稳严重.保证井壁稳定的前提是通过合适的钻井液密度提供径向支撑力;关键是保证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造壁性;基础是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及稳定性.

(3)空气钻是新疆区块实施空气钻的第一口井.空气钻井时机械钻速是钻井液钻进时的7倍,效果明显.虽然地层出水后空气钻改为钻井液钻进,但是这是有益尝试,有待于深化研究空气钻出水后钻井液体系转换的工艺和技术.

[1]王关清,陈元顿,深探井和超深井钻井的难点分析和对策探讨[J].石油钻采工艺,1998,20(1):1-17.

[2]黄治中,杨玉良,马世昌.不渗透技术是确保霍尔果斯安集海河组井壁稳定的关键[J].新疆石油科技,2008,18(1):9-12.

[3]朱可尚.南堡1井钻井液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23(1):37-42.

[4]王亚宁,黄物星,龚厚平,等.周深 X1井钻井液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1,28(4):40-45.

[5]李洪俊,代礼杨,苏秀纯,等.福山油田流沙港组井壁稳定技术[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2,29(6):42-45.

[6]周辉,郭保雨,江智君.深井抗高温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5,22(4):46-48.

[7]赵秀全,李伟平,王中义.长深5井抗高温钻井液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7,35(6):39-73.

猜你喜欢
润滑剂膨润土井眼
剪切滑移裂缝对井眼声波传播的影响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伊拉克H 油田Sadi 油藏鱼骨井井眼布置方案研究
美国新型高效绿色铝材润滑剂面市
一种钻井液用高效抗磨润滑剂
膨润土防水毯在水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
长庆油田储气库水平井大井眼钻井技术
受井眼约束带接头管柱的纵横弯曲分析
CTMAB-膨润土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