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船山词的“屈骚”情结

2014-08-15 00:47郭美玲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船山屈原

郭美玲

(广东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大儒。

船山词嗣响离骚,前人对此,已有共识。如朱祖谋《杂题我朝诸名家词》之《望江南》云:“苍梧恨,竹泪已平沈。万古湘灵闻乐地,云山韶濩入凄音,字字楚骚心。”叶恭绰《广箧中词》云:“故国之思,体兼骚辨。”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评船山词:“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真屈子《离骚》之嗣响也。”艾治平《清词论丛》云:“其耿耿孤忠,苑结不能自已之情,随处迸发流露,真可谓离骚之嗣音。”四家之论,皆以“嗣响离骚”涵盖船山词的词情词貌。而所谓“嗣响离骚”者,即指船山词中萦绕词心、挥之不去的“屈骚”情结。船山词中的“屈骚”情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倾慕屈原品格,化用《离骚》字句

船山对屈原高洁的品格充满倾慕,经常在词中语涉屈子,诸如“灵均”、“屈左徒”、“灵修”等。 《满庭芳·初夏》:“问灵均去后,谁剪荷衣?”屈原字灵均,“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是《离骚》中的诗句。船山在此感叹:自屈原之后,追慕高洁品格的人越来越稀少!再如《水龙吟·莲子》之小序云:“余既作莲子词二阕,梦有投素札者,披览之,云:公不弃予小子,补为酬词,良厚。乃我本无愁,而以公之愁为我愁,屈左徒之愉《东皇》、《云中》不尔也。……”屈原曾任“左徒”官职,故称“屈左徒”;《东皇》《云中》分别指屈原《九歌》中的《东皇太一》和《云中君》两篇。船山在词中假他人之口来揶揄屈原的精神。又如《摸鱼儿·潇湘大八景词》其一《潇湘夜雨》:“君莫拟,君不见楚骚歌阕兰蘅死。灵修邈矣。怕碎玉鏦铮,金铃淋沥,吹入簖人耳。”船山直言屈原《离骚》一阕唱完,兰草蘅草皆已死去,于凄迷的氛围中,对屈原做遥远的追慕,并发出难寻明君的无奈慨叹。

船山对屈原品格充满倾慕,故而喜欢化用屈原《离骚》等作品之字句入词。如前文提到的“谁剪荷衣”即是对《离骚》中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化用。屈原作品中的“东皇”、“云中”、“山鬼”等,也常被船山化用入词,如《摸鱼儿·潇湘大八景词》之小序云:“……云中眇眇,北渚愁予。……续歌爰九,魂授尤勤。……”云中,即《云中君》;北渚愁予,出自屈原《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续歌爰九,即续屈原《九歌》而为之。再如《念奴娇·南岳怀古》:“山鬼迷离,东皇缥缈,烟锁藤花紫。云璈无据,翠屏万片空倚。”又如《寄调蝶恋花·潇湘十景词》之序云:“应节为湘灵起舞曰:非我也,有臣妾我者存也。”此外,船山还学习屈原爱问天、写招魂。如《减字木兰花·忆旧》:“为问青天;锦瑟谁人续断弦?”《多丽·别恨》:“问青天,何意留住孤鸾只?空教辜负,当年无限,山海恩德。”《蝶恋花·侯雁不至》:“搔首问天天似醉,南楼霜冷丹枫坠。”《玉楼春·白莲》:“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点绛唇·和林和靖韵咏草》:“招魂何处? 棠杜春皋雨。”等等。

2.抒发爱国深情,塑造崇高人格

屈原《离骚》的精神本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诉说忠贞不二的爱国深情,二为追求崇高人格。船山词继承了屈原《离骚》的精神本质,表现为抒发爱国深情,塑造崇高人格。

船山之爱国情怀,主要表现为对南明王朝的孤忠之心。如写于桂王诞辰的《烛影摇红·十月十九日》: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风高揭,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 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上阕写往日称庆之喜;而下阕写殁后的悲凉境况。乌啼凄厉,月色苍凉,此情此景象征对桂王的哀悼,寄托对南明的幽思。碧鸡,云南碧鸡山;啼夬鸟,化用屈原“恐鹈夬鸟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借屈原语典寄托船山对桂王被执绞杀于云南的哀叹。“黄竹歌声悲咽”,化用李商隐“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乃周穆王逝世之代称也。“金茎露冷”,则用汉武帝之典。汉武帝曾塑金人承露盘以求长生,此处作武帝陵崩之隐语。“桥山”,又名桥陵,乃皇帝坟冢所在。《史记·五帝纪》:“黄帝崩,葬桥山。”此指永历遇难也。船山在词中凡用“啼夬鸟”、“黄竹歌声悲咽”、“金茎露冷”、“桥山” 四个典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桂王的哀悼,寄托对南明的孤忠幽思。再如 《金人捧露盘·和曾纯甫春晚感旧韵》:

古崧台,双阙杳无踪。忆潮平、细浪溶溶。龙舟渡马,依然先帝玉花骢。冲冠发指,旗挥星落,血斩蛟红。 怨苍梧,斑管泪;沉白日,瘴云中。更背飞、孤影飘蓬。今生过也,魂归朱邸离宫。苔残碧瓦,鸳鸯碎,蔓草春风。

词上阕颂扬了当年“血斩蛟红”的业绩,下阕悲叹眼前“苔残碧瓦”的萧瑟。正反对比中,寄托了词人对南明的孤忠之情。船山更将自己对南明王朝的忠心比作千年不坏的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莫抛掷、一点孤心,苦留得、秋容在。”(《水龙吟·莲子》)船山孤忠爱国之心于此可见。

船山之崇高人格主要表现为不屈不挠的奋斗求索精神,这种精神在船山词中多有反映。如《风流子·自笑》:

老夫无籍处,问今古更有几人知。把红霞揉碎,挼成火枣;玉露团合,酿就冰梨。饱餐罢,擎篮盛夜月,添炭煮冰澌。一掐中天,星随指落,还纵残腊,花促春归。 秋风落叶里,扪碧霄、敲响玻璃。大笑天翁白雀,输我偷骑。金弹惊开,幽窗啼鸟,玉笙唤起,茅店荒鸡。且殷勤属望,绝调钟期。

这首词既显示出船山玄览天地熔铸古今之学术抱负,又表现其出为追求崇高目标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再如《望海潮·本意》:“红尘如此!茫茫沧海,吾将谁与言归?蜃雾腾虹,龙珠炫紫,波光天外霏微。宝日涌初晖。经烟霾万里,云锁千围。依然不改,晶轮激火夹天飞。……”通过写沧海之上红日初升的壮观景象,寄托词人为追求理想“依然不改”,敢于拼搏的执着精神。又如“眉下双岩,电光犹射,独运枯杨肘。无情日月,也许如此消受。”(《念奴娇·对镜》)也表达了船山勇于探索、不畏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

3.继承《离骚》之香草美人手法

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谄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这指出了《离骚》善用香草美人手法的特点。这一特点在船山词中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与发展。如 《点绛唇·月桂》:“蟾馆飞英,随他月在秋长在。冻云如黛,幻出香严界。曾订青娥,有誓深如海。春光改,清芳缥缈,还与山礬赛。”船山以“青娥”喻君王,以“山礬”(即月桂)喻自己忠心不改。再如《长相思·本意》其二:“侬是莲心苦薏藏,怜他菡萏香。”《水龙吟·莲子》:“自抱冰魂,海枯石烂,千年不坏。”船山以“莲心”、“莲子”千年不坏,喻自己对明王朝的忠贞一生不变。又如《临江仙·山礬》:“本是玉瑒天上种,几时还驻云骈。檀心粉颊两盈盈。香迷双嫩蜨,熏恼一林鸾。手折一枝相借问,何如蟾阙秋清。东君着意更殷勤,朦胧烟月暖,骀荡柳风轻。”船山借写春桂的高洁品质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在继承的基础上,船山词还很好地发展了《离骚》香草美人手法,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如《女冠子·卖姜词》:“卖姜来也,谁是能酬价者?不须悭。老去丝尤密,酸来心愈丹。 垂涎休自闷,有泪也须弹。最疗人间病,乍炎寒。”《离骚》中香草美人的配对是相对固定的,“姜”原不属于“香草”的范畴,船山把“姜”引入“香草”范畴,借姜“到老愈辣”、“最疗人间病”的品性以自况。香草美人手法在船山词中的应用,使得船山词“骚意”颇浓,寄托深远。

总之,船山身处国破家亡之独特背景,“生于屈子之乡,而遘闵戢志,有过于屈者”,故嗣响屈原《离骚》,继承《离骚》之爱国精神、崇高人格以及香草美人的手法。对屈原《离骚》的继承与发展,使得船山词中洋溢着浓厚的“屈骚”情结。探源船山词中的“屈骚”情结,对其词心的理解与发掘有着深刻的意义。

[1]全清词·顺康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2:1604-1665.

[2]彭靖.王船山词编年笺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猜你喜欢
船山屈原
船山与宋学关联的再探讨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读屈原〈天问〉之一》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张船山 社日朴园斋中咏燕》
屈原诗·天问
民国时期《船山学报》办刊宗旨发覆
屈原送米
唐君毅先生之船山人性论浅释(下)①
——探《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