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的细节管理

2014-08-15 00:53郁红艳江苏省江阴市新桥卫生院江苏江阴214426
吉林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管理制度抗生素

郁红艳 (江苏省江阴市新桥卫生院,江苏 江阴 214426)

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提升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虽然国家发布相关文件,控制院内感染发生,降低院内感染率,但是院内感染管理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挑战,院内感染的合理有效控制不仅体现院内医护质量,更是医疗水平的具体指标[1]。针对院内感染的多样性原因,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手段,完善感染管理制度,注重细节管理。只有从细节入手,将感染管理推向规范化,才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确保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本文分析我院对感染控制实施细节管理前后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为乡镇卫生院,笔者于2011年3月接手护理部工作,开始对我院进行院感细节管理。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查140例住院患者,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42.42±2.01)岁。分为2组,院内感染细节控制前一组,后一组,调查实施院内感染细节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细节管理方法

1.2.1 强化感染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通过开展培训班等方法有针对性的增强工作人员对感染的认识情况,提高工作人员消毒意识,认识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严格规范执行者的操作步骤,增强灭菌观念。通过多方面学习,强化各方面知识水平,并深刻认识自身工作责任。

1.2.2 改善消毒灭菌设施:检查医院内相关医疗设施,加大设施投入成本,医院内的所有消毒物品实行集中消毒供应,取消科室内自行消毒灭菌。注重室内空气消毒。细节上增加消毒设备,如随处设置洗手液,将传统水龙头改为感应式,更新脚踏式垃圾桶。并提升清洁工清洁水平,以及增加其清洁范围。从细节入手,更新室内设施,保证室内卫生。

1.2.3 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按照抗生素使用指南监督院内抗生素使用情况,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增加院内感染。加强病菌耐药性检测,以及分布情况,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增强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加大抗生素使用监控力度,杜绝为盈利大量开价位高的抗生素现象。

1.2.4 正确处理一次性医疗物品:严格按要求处理医疗废物,禁止重复使用,并且按类别处置,利于回收处理。同时做出明确详细标记,并由特定人员收集处置,充分做好相关记录。

1.3 评定标准:①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管理人员对感染认识情况、医疗设施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一次性物品管理情况。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由专业管理对上述事项进行调查评分,各项满分10分。②比较患者住院期间主观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提高,并且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院内管理人员对感染认识情况、医疗设施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一次性物品管理情况均得到改善,水平优于细节管理实施前。

3 讨论

院内感染情况仍是院内高发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就诊安全性关系紧密,理应受到各地方医疗机构的重视[2]。及时准确掌握本院感染发生趋势,是控制其的关键所在。地方医疗机构院领导应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加大院内感染防控的宣传力度,完善管理制度[3]。为适应院内发展需求,感染控制管理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细节入手,是制定感染管理制度的基础,更是感染管理制度完善的保障。

经过调查发现,我院发生感染主要原因为:①院内领导以及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重视不足,相关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不能真正落实到管理工作实践中。②相关工作人员对感染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掌握水平较差,相关意识薄弱,明显降低工作质量,不利于感染预防工作的完成。并且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是病菌传播的主要载体,加重院内感染发生率。工作人员进出病室未充分注重个人卫生,不能随时用消毒液洗手。③院内抗生素普遍应用是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对抗生素使用缺乏指导,医生单纯凭借经验使用,降低病原菌敏感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是滥用抗生毒的主要原因。基层医院利益有限,为扩大经济来源,药品使用成为重要来源,因此出现大量使用抗生素,以及使用价位高抗生素的现象,重点并未放在抗生素是否合理有效,应用合理依据指导抗生素使用。④病室消毒不彻底,院内仅重视手术室消毒,与其他各科室连接工作不彻底,导致其他科室消毒不到位。另外,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对于一次性物品缺乏管理秩序,对医疗废品分类不明确,存在多种安全隐患[4-5]。针对院内感染各种原因,我院积极采取细节管理,从细节弥补管理秩序漏洞,以便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仔细分析并总结院内感染原因,从细节方面控制院内感染。本研究中,我院通过多方面从细节上完善感染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包括加大感染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院领导积极落实感染管理制度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相关意识,提升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打造专业高质量预防感染工作团体;改进院内设施分布,不仅确保大型消毒硬件的正常工作,同时增加小件消毒用品,同时做好病室消毒工作,不单纯将重点放在手术室上;保证工作人员以及患者随时保持个人卫生,阻断病原菌传播过程[6]。滥用抗生素仍存在临床治疗之中,降低病原菌敏感程度。及时监测出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其耐药性有助于抗生素合理使用,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的发生。此外,注重医疗垃圾的处理,合理将一次性医疗废品分类,并做相应标记和记录,可有效避免院内污染,维持住院环境清洁程度。本次研究,细节管理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提高,并且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院内管理人员对感染认识情况、医疗设施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一次性物品管理情况均得到改善,水平优于细节管理实施前。

综上所述,对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进行相关细节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意义显著,能提升院内感染防控的整体水平,值得基层医院重视并推广。

[1]黄英华.基层医院治疗室感染的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30.

[2]王彦茹.浅谈基层医院控制医院院内感染措施[J].中华医学研究,2011(3):116.

[3]谢崇琴.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760.

[4]陈 琼.新形势下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269.

[5]乔建红.基层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1.

[6]王显碧.基层医院感染存在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2010,(19):189.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管理制度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