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临床疗效观察

2014-08-17 03:06刘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重建术网片盆底

刘辉

河南商丘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商丘 476000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引起的盆腔脏器移位,连带引起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变化和功能异常[1]。严重可致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能达到矫正盆底组织、修复韧带和筋膜的病理状态,纠正子宫位置异常,进而达到恢复正常解剖及功能的目的[2]。中老年妇女为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高发人群,发病率高达40%,近年来寻求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理想材料网片(用来修复受损盆底支撑组织和加固先天薄弱的盆底支撑组织),及怎样有效的避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成为了重要研究课题[3]。2012 -06—2014 -06,我院对10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分别应用盆底重建术及传统手术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发病时间>2年,均为经产妇。术前宫颈TCT 排除宫颈病变,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病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年限、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分娩次数等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 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使用网片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在阴道前壁黏膜开口至尿道口下方3 cm 处,将网片(为不可吸收的聚丙烯补片)置于穿刺导管内固定。穿入阴道后壁将导管留在肛提肌下方。调整网片处于无张力状态。修剪多余网片,缝合切口。对照组使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及子宫直肠窝反折腹膜进腹。分别在腹膜切缘中点缝入标记。在后壁黏膜与会阴之间切口暴露肛提肌,缝合创伤面。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满意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满意情况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患者术后满意情况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盆底重建外科的发展和妇科泌尿学的普及,盆底重建术在临床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也逐步探索出阴道及其支持韧带中结缔组织的损伤是引起盆底异常症状和盆腔器官脱垂的主要病因[4]。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基本原理是用解剖的复位达到功能的恢复,其精髓在于支持和重建。但传统术式有手术效果差、阴道缩短、术后疼痛、住院时间长及易复发等缺点。盆底重建术通过网片进行盆腔的重建,纠正了盆底的薄弱,加强了盆底的支持,因不需要切除阴道黏膜,可以有效保留阴道的深度和宽度。在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的同时,实现了阴道功能的恢复。网片具有多孔特点,有利于周围组织的生长,能更好与组织结合。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药物仪器不进入腹腔,对肠道干扰小,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适合中老年妇女。患者能够保留子宫,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5]。患者满意度高,效果肯定[6]。

[1]张坤,韩劲松,朱馥丽,等. 经阴道网片植入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术后并发症分析[J]. 中华妇产科志,2012,47(9):669 -671.

[2]陈红香,白生宾,哈提古丽·阿也提,等.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94 -296.

[3]李炳琪,郑春兰,王春昱,等.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后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365 -3367.

[4]朱振华,凌静娴,周怀君,等.Prolift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88 -89.

[5]杨静,杨苏安. 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63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4):89 -92.

[6]刘小春,朱兰,郎景和,等. 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3(4):180 -183.

猜你喜欢
重建术网片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