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之“魅”文艺创作的救心丸还是夺命针?

2014-08-18 20:23
世纪人物 2014年7期
关键词:罂粟鸦片大麻

近日,文艺圈再曝猛料:继导演张元戒毒复吸被抓后,宁财神因吸毒被警方控制。说起来,文艺创作者吸毒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著名如惠特尼·休斯顿、猫王、波德莱尔、爱伦·坡……他(她)们创作了享誉世界的作品,也将生命侵蚀或葬送在毒品中。明知有害,偏向口中吸,为何?寻找刺激、激发创作灵感,是这一行为的又一说法。追根溯源,在人类的远古时代,毒品就和祖先们的文艺活动结下不解之缘。救命药草、祭祀品、餐桌美食、麻醉剂等,都是毒品曾经的角色。但倘若以此便认为“吸毒有理”,那就错了,麻痹神经、控制精神乃毒品的本质之害,你以为是艺术创作的救心丸或强心剂,殊不知它根本是夺命针。

人类祖先怎么学会吸毒的?

最初为活命 后来为快乐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人们不仅种植、吸食鸦片,而且从仙人掌、天仙子、柳木、大麻、蘑菇中提取汁液,不过,那时主要不是作为毒品,而是作为麻醉剂或宗教祭祀用品被奉为“快乐植物”。至于吸食这些毒品风气的兴起,或者说,种植、贩运它主要是为了满足“瘾君子”的需要,也只是近代社会的事情。

原始人开Party:

吸着大麻 载歌载舞

据记载,在公元前5世纪斯基泰部落就已经开始利用大麻种子,虽然我们不清楚斯基泰人当时到底是将大麻种子洒在烧热的石片上还是直接洒到火堆上,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部落成员是围坐在火堆边闻着大麻种子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慢慢进入迷幻状态开始唱歌、跳舞。秘鲁境内的古人大约在4200年前就开始咀嚼古柯叶。古代的萨满法师就用麻醉品“驱邪治病”。

住在两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的苏美尔人就曾用楔形文字的表意符号记载过罂粟,后来考古学家将其翻译为“快乐植物”。而鸦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地点在埃及的底比斯,在古希腊的文明和宗教中,鸦片也扮演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被赋予神奇的魔力,拥有“神药”的美称。在荷马史诗当中,罂粟被称为“忘忧草”;罗马人则把罂粟作为睡眠和死亡的象征,维吉尔在《埃涅阿德纪》中称鸦片为催眠药。

殖民者要灭绝仙人掌的隐秘

史书记载,15-16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率先来到美洲。这些殖民强盗不仅掠夺印第安人的金银财宝,屠戮成千上万的无辜平民,还利用残酷的宗教裁判刑法,禁止印第安人食用仙人掌,违者一律被处以极刑。区区仙人掌,如何成了殖民者立法铲除的对象?

原来,印第安人在作战前总要服用一些神秘的药草和药水,这样他们就能进入一种狂热的战斗状态,并且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对饥渴和伤痛也更具有忍耐力。这种神秘的药草就是仙人掌。从仙人掌中提取的汁液能够改变人脑的神经机能,使人产生视听上的幻觉,甚或达到癫狂的状态。

但是,400多年以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仙人掌不仅没有在残忍的杀戮下灭绝,反而随着印第安人迁移的足迹传遍了整个北美。

除仙人掌之外,鸦片、大麻、古柯树、曼陀罗、柳木、天仙子等都具有类似的神奇功效。古书上曾记载过欧亚大陆和美洲的萨满如何利用魔幻蘑菇为人招魂;古埃及人和古西徐亚人(公元前7世纪居住在黑海北岸的部落)如何用大麻作镇静剂来消除恐惧、痛苦和不愉快的记忆;印加人如何利用古柯树来治疗头痛和中风;非洲的巫师们又是如何用曼陀罗、天仙子(莨菪)和一种名叫伊博哈的植物来占卜人的命运。连同现在的烟草和葡萄酒也都有它们各自神秘的宗教来历。在俄语中,BNHO一词象征着基督耶稣的血,而在教堂领取的圣餐中必然包括面包和酒(BNHO),这意味着对耶稣的感怀。

毒品和人类与时俱进

公元前5000年 苏美尔人开始使用鸦片。其根据是他们有一个象形文字,后来被翻译为“HUL”,意为愉悦或快乐。

公元前2500年 有瑞士的湖畔居民使用罂粟种子的记载。

公元前300年,希腊自然学家和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371-287 B.C.)记载了是最早确切提及使用罂粟汁的记录。

毒品渗入中国:良药变毒物

致千年文明肌体

溃烂成国耻

说起来,毒品最“辉煌”的历史还发生在中国,提起20世纪中国的百年屈辱史,跳入眼帘的便是那两次“鸦片战争”。晚晴时代,曾因为吸毒的人太多,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毒品泛滥,导致大量黄金白银外流,国力由盛转弱。悲催的是,查阅史书可知,中国并不是鸦片、罂粟、大麻等毒品的原产地。

鸦片从西域传入

东土大唐,治病

史籍记载,鸦片罂粟及其制品传入中国,始于唐代。《旧唐书》载:“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拂霖遣使献底也伽。”经德国学者Friedrich及中国学者岑仲勉等人的研究,“拂霖”是“大秦”的译音,即东罗马帝国。“底也伽”,古音为te ya ka,是当时西方世界的珍贵药品。西方自古就认为“底也伽”是万能的解毒药,这种由600种物质混制而成的丸状药,可缓解除了蝮蛇毒之外的一切毒物之中毒。“底也伽”的主要成分是鸦片,它是阿拉伯人传入中国的。乾封二年(公元667年),阿拉伯使者想唐皇进献“底也伽”,为鸦片传入中国最早的文献记载。

阿拉伯人在进献“底也伽”的同时,也将罂粟传到了中国,成书于唐开元时期(714—741年)的《本草拾遗》,是罂粟被写入中国药典的最早记载。不过,在阿拉伯世界杯视为圣品的“底也伽”,到了地大物博的盛唐,也只是给中华药库添加了一味良药罢了。

明朝“鸦片皇帝”

首开中国吸毒之先风

到了宋代,中国的医家已经开始试用罂粟来治病消灾。明代的王玺在一本叫做《医林集要》的树种记载了中国最早制作鸦片的方法,当时鸦片通常被称作“阿芙蓉”。为阿拉伯语Afyun的音译,而“鸦片”是英语Opium的来源。从史料可知,中国人知道罂粟至少已有1300年的历史,懂的罂粟的药用价值有900多年的历史,学会制作鸦片,也有500余年的历史。

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罂粟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当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欧亚大陆以后,鸦片也成为社会商品的一个重要种类,但那都只是入药佳品。

到了明代,尽管中国人已懂得从罂粟割乳浆制作鸦片,但鸦片主要还是来自国外。当时的东南亚一带,因西方殖民者的倡导,多种植罂粟。《明会典》记载:暹罗、爪哇等地多产“乌香”,即鸦片,东南亚一带时常将“乌香”作为贡品献给中国皇帝。众所周知,明朝的宫廷中弥漫着奢侈、纵欲的风气,鸦片正是在这种追求享乐的氛围里成了贵族们热衷的“神品”。鸦片特有的醉生梦死而飘飘欲仙的舒畅感,令朝廷贵族为之倾倒,连皇帝都好这一口。著名的万历皇帝明神宗就是开此先例的“鸦片皇帝”。他在朝48年,长年不视朝政,究其原因,就是中“乌香之毒”。

压死大清帝国的

最后一根稻草:鸦片

到清朝时,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后,国人吸食鸦片逐年增多。据史书记载:“嘉庆初食着甚少,不二十年,蔓延天下,自士大夫以至贩夫走卒,群趋之,靡然而不返”。 当时鸦片主要由国外进口,鸦片战争以后,国内才大面积种植。十七、十八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鸦片从土耳其运到中国,数量不多。一七五七年英国占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以后,输入中国的鸦片逐渐增加……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由印度孟加拉输往中国的鸦片就达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二箱。到了道光年间,吸食鸦片已泛滥成灾,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每年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命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将英、美商人的两万多箱(约120万公斤)鸦片在虎门付之一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上海、广州、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从此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段。中华民族从此衰微,饱受列强的凌辱与压迫。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毒品之毒 魔鬼之力

愿意被控制灵魂

还是要创作灵感?

现代的医学技术证明,像仙人掌、古柯树、大麻、天仙子这类植物的内部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毒素。这些毒素一旦进入人的体内,就会使人产生视听上的幻觉,它甚至能让一个身处沙漠中心的旅行者听见清泉流动,看见绿树掩映、鲜花盛开。文艺创作者为什么会沾毒品?仅仅用空虚、刺激精神、寻找创作灵感是很难解释的。无论任何方式,沾上毒品就意味着被一种化学制品控制甚至摧毁。事实已经证明,人类诸多天才都因吸毒而失去生命。

多少文艺天才命丧毒品之手

特尼·休斯顿(去世年份:2012;终年:48岁)

20世纪最伟大的黑人女性之一,惠特尼·休斯顿生前卖出的唱片超过两亿张,但她长年受毒瘾困扰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虽然她曾两度下决心戒毒,并与带动她吸毒的老公离婚成功,公众都期待她能重返事业巅峰,谁知2012年2月11日死于家中,死因跟毒品关系密切,而且她身体中查出可卡因。

猫王 (去世年份:1977;终年:42岁)

作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猫王”1977年去世的时候引发了轰动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到现在仍然有很多歌迷都认为他并没有死,而是隐居了。虽然他1977年去世的时候官方死因是心脏病,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后来声称他死于吸毒过量。

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去世年份:2014;终年:46岁)

2005年,菲利普·西摩·霍夫曼凭借电影《卡波特》荣膺奥斯卡影帝,此外,他还在《天才雷普利》、《红龙》、《冷山》、《碟中谍3》、《大师》以及个人非常喜欢的《成名在望》和《海盗电台》中扮演过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今年年初,菲利普·西摩·霍夫曼突然在纽约家中去世,死因是海洛因过量。

布拉德·兰弗洛(去世年份:2008;终年:26岁)

好莱坞著名的童星,12岁开始演戏,曾先后出演过《终极证人》《真情世界》《纳粹追凶》《沉睡者》等21部作品,1998年,年仅16岁的兰弗洛凭借《纳粹追凶》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却同时被发现家中藏毒。此后,兰弗洛长年与毒品为伍,2008年终因毒品过量死于家中。

诗人也遭“毒”手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诗集《恶之花》中赋予鸦片以神奇的魔力,他把香烟比作失误缓缓消逝时的忧伤的美丽,把鸦片喻为梦想和幻觉的源泉,他认为鸦片能唤醒那一份遥远的、深藏的、已经忘却的记忆,还能激发人的幻想和诗情。

除了波德莱尔,华兹华斯、济慈、兰波、爱伦·坡等著名诗人,都曾受到鸦片的侵蚀和折磨,他们利用鸦片来提高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激发自由的想象力,勾起对往日生活的回忆,解脱肉体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苦闷。

毒品之毒 魔鬼之力

现代的医学技术证明,像仙人掌、古柯树、大麻、天仙子这类植物的内部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毒素。这些毒素一旦进入人的体内,就会使人产生视听上的幻觉,它甚至能让一个身处沙漠中心的旅行者听见清泉流动,看见绿树掩映、鲜花盛开。

人们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认识到人体对麻醉品会产生依赖性。推动麻醉剂狂、麻醉剂瘾泛滥的原因之一是1853年沙尔勒·加布里埃勒·普拉瓦则发明了注射器。1898年亨利希·德列津尔又合成了海洛因,其纯度比鸦片高百倍。当时科学家为科学而创造的财富而为后世遗患无穷。

医学研究发现,吸毒的人期初会感到异常兴奋,体验到类似于性高潮那样的快感,但这种兴奋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接着人就会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绝望。随着毒瘾的提升,吸毒者会食欲减退、面容枯竭、血管肿胀破裂、肝肺坏死、浑身糜烂,神经痉挛,最后因身心憔悴,发疯而死。多年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手段来治疗毒瘾,但收效甚微。

猜你喜欢
罂粟鸦片大麻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小学生赏花顺便立了个功:铲除125 株罂粟!
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的研究进展
大麻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大理石客厅里的罂粟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科技在线
大麻是个啥?
罂粟,罂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