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写作的途径

2014-08-18 02:57王举
文教资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乒乓球作文游戏

王举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浙江 绍兴 312000)

引导写作的途径

王举

(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浙江 绍兴 312000)

写作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教师有责任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写作,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热爱生活,把写作当做乐趣,当做生活所需。

写作 途径 追求

写作其实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人在经历这一个过程之前,首先对这一过程有所认知。认知也称为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过程,它包括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曾拜读过不少语文老师的写作指导论文,不少文章都是大谈学生如何畏惧写作,教师教学指导怎么困难。其中老师的负面作用不可小觑。如果教师开始在指导写作之前,给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写作——难,便在学生心理上贴上标签,并通过每次的习作指导大张旗鼓地讲写作是件头痛的事,对其逐步强化,使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原本创作就是一项需要付出的劳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便会在心理上、潜意识地对写作文有所抵触。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该从自身入手,说学生怕写作,不如说某些教师没有研究吃透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简单地说,作文就是写文章。完整地说,作文就是让我们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用文字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用笔写下自己心里要说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笔就怎么写。”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那么怎样有策略高效地开展写作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

一、看绘本,引想象,重笔墨

我国教材中的看图作文,其实和国外教材中的绘本差不多,在我国国民意识中,一直把绘本当做娱乐读物,而某些教师也常常忽略看图作文的指导。其实看图作文的指导比一般的记叙文指导复杂,因为图画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色彩的明暗、线条的曲直、文字的律动无一不对看图作文的主题有重要作用。看图作文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高效手段。如看图作文《假文盲》、《这段木头一定有虫》、《温哥华街头》都是单图,而《文明只差一步》是连环绘本。文章的中心有谴责缺少公德的人,赞扬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倡导和谐社会的;有告诉人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有赞扬人们爱护小动物,提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有批评不文明行为,赞扬公共美德的。以《文明只差一步》为例,这个绘本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讲的是两个孩子放学回家,路过小区内的垃圾箱时,发现垃圾箱周围有很多垃圾散落在外,从而想办法,一个去找工具,一个拿出笔纸,写上“文明只差一步”贴在垃圾箱上的事。学生很容易理解这个绘本的意思,但怎么欣赏绘图及怎样将画的内容转化为文字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绘本的内容跳跃性大,需要有过渡的语言,其次是想象不能“失真”,同时要注意细节的合理性,最后要有完整性。在指导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失真”,有的学生直接写发现垃圾后就用手捡,这本身就是不文明的做法,还有第二天小区所有的垃圾箱上都贴上“文明只差一步”,夸大了自身的效用。教师要关注学生文风的培养。

二、观影像,引兴趣,助积累

在化学反应中,为了使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加快反应,就要添加“催化剂”。作文教学中亦如此,没有“兴趣和动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写作是不容易发生“反应”的,即互相联系的。同时,写作是一种有感而发的内在需求,厚积薄发。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单纯的文字学习会使学生的思维“干涸”。虽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有个“过渡性”,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和改造而实现的,也表现为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影像就如媒介一般,在小学中年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不可缺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正在发展,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接受外部世界。如给学生看 《大国崛起》,目的在于让学生直观地通过影像了解历史,了解九个大国的崛起,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也让学生懂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他国家人们的尊敬。观看《圆明园》、《共和国十三次大阅兵》等历史纪录片,是教材《火烧圆明园》、《开国大典》的拓展,这些历史知识学生陌生、难懂,借助影像,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从而通过引导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三、推荐书,引阅读,勤积淀

首先四大名著,教材中有四大名著中精彩片段节选,如选自《西游记》中的《猴王出世》,选自《水浒传》中的《景阳冈》,选自《红楼梦》中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神机妙算》,只学习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兴趣,适时鼓励学生读原著,之后进行名著知多少趣味竞赛,可分为名著歇后语、人物对对碰、精彩情节表演等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和拓展。语文教师不应局限于文学书,而应鼓励学生像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能酿出又多又好的蜜。如此引导,班中出现小军事迷、小昆虫迷、小科学迷、小植物迷……学生便写出《独角仙出世》、《小彩椒》、《小鸡出壳》等文章,刘美君学生的《小彩椒》、《小鸡出壳》分别发表于国家级报刊《少年智力开发报》和国家级刊物《作文世界》,《小彩椒》一文长达一千二百多字。有许多精彩片段,如:“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小彩椒不负我望,茁壮地成长了起来,瞧,叶子由疏到密,一片片叶子充满光泽……”

四、做游戏,恰点拨,练笔墨

游戏是自愿的活动,自愿属于动机的范畴。动机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力量,是人活动的目的。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动,也即游戏的动机是内部动机,是游戏者内在的一种需要。真正的游戏也是在儿童将真实的生活情景当成想象的情景时产生的。同时,儿童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思维能力也是在游戏中逐渐提高的。游戏包含丰富的快乐体验,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元功能。快乐体验是游戏真正的魅力所在。如《吹乒乓球比赛》,这个游戏嗨翻整个体育馆,游戏前,先布置好游戏规则:三组同时进行,每组八个人,分两轮进行;在地上先用吸管吹着乒乓球前进,中途绕过两个凳子,吹到对面的同学那里去,对面的同学再吹回来。要求是观察学生吹的动作、神态及自己是怎么吹的。学生玩起来顾不了整个场景,选派两位学生摄像,游戏结束看视频,提供素材,帮助写作。其中卢家浩同学的习作《吹乒乓球比赛》,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作文世界》,编辑老师的简评是:习作记叙了全班同学进行吹乒乓球比赛过程,重点讲述“我”是如何控制乒乓球方向完成比赛的事情。习作叙事简洁清晰,内容完整,详略得当。第四、五小节中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比赛的困难和紧张。将乒乓球拟人化(轮到我了。我吹着乒乓球往前爬,努力控制球,不让它找机会“溜”走,可是,这个球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控制,它就像跟我作对似的左右滚动。到了该绕圈的地方,这球就更不听话了。刚才要直走的时候它绕着滚,现在该绕了,它又笔直地朝前奔去。)的写法也用得比较恰当,“找机会溜走”、“作对似的”、“更不听话了”等词写出了吹乒乓球不好控制,衬托出获得成功的不易。习作的最后一段文字很有表现力,写乒乓球“欢快地朝终点奔去”具有感情色彩,表现小作者当时兴奋愉悦的心情。

游戏使学生体验到愉悦、成就感、胜任感。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关于动作和语言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和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写作。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恰到好处地利用孩子的天性,将学与玩有机结合,成效出人预料。另外,还有螃蟹运货、贴年糕、省与省会对对碰等游戏,同样充满情趣,学生兴趣盎然,佳作连连。

五、重生活,细观察,记经历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叶圣陶语)。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老师的点拨引导,生活中的光亮转瞬即逝,这要靠教师引发学生发现素材,那样“文从字顺”的文章便会自然而生。如让学生自选一种苹果,作文课上大家一起吃,边吃边品味,随即记录下来,还可以写穿衣服、进家门,这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条理性训练;参加社会活动,丰富学生阅历,比如参观消防支队,亲自登上消防车,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观看消防演练,增强了消防意识;集体超市购物,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合理购物;利用节日举行中秋月饼大聚会、圣诞派对、六一联欢及水果拼盘大PK;轮流在《品德与社会》课当小老师,自己亲身体验过,写得流畅,思如泉涌,连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写出六七百字。学生感言:“以前对少数民族习俗知道的很少,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黎锦、北京四合院、客家土楼。”“我知道了许多传统节日,汉族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我知道四川人为什么喜欢吃辣,绍兴人为什么喜欢吃臭豆腐。”有的学生说:“我总是羡慕老师口若悬河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我现在明白了老师懂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过日积月累,一点一点丰富起来的,没有什么是舒舒服服就能拥有的,潇洒的背后都是狼狈的努力。”“这次上课,锻炼了我的胆量,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感谢老师给我机会。”还有的说:“这堂课让我们这群小老师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把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呈现给爸妈。”“我们的成功,是我们不懈地努力,没有半途而废,才没有在家长面前丢脸。”“我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在努力查阅资料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我要学,就会有收获。”

六、限时间,海范围,练速写

每天安排十五分钟时间写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常常在受新异刺激影响时,心理活动离开观察的对象;同时,观察易受自身的生理状况和个人兴趣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更为明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育的作用下,观察的目的性不断增强。二是观察缺乏精确性。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主要特征或活动的主要过程,对细小部分缺乏观察,即观察不够精确。三是观察缺乏顺序性。观察时往往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如运动的、较大的、对比明显的部分,这样导致观察无序,观察的结果缺乏全面性、完整性。四是观察缺乏深刻性。在观察事物时,小学生主要以感性经验为主,缺乏思维活动的参与,使得观察的深刻性不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和表面特征,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只知道“是什么”,缺乏“为什么”的思考,使观察趋于肤浅,难以上升到理性高度并赋予观察更深刻的意义。根据以上学生的观察特点,每天对速写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讲真话,抒真请,让学生由一开始的茫然久而久之,逐步养成习惯,有了兴趣,有了热情,学会纪录生活的点滴,把速写当做自己能力的体现,收效甚好。

七、多投稿,常激励,保热情

笔者班里有位学生,双休日家长给他报了写作班,他极不愿意,并闹着不肯去。一次他写的一篇文章选材不错,笔者便帮他修改后投稿,最后在报刊上发表了,之后他主动跟妈妈要求学习写作。还有一个学生的习作在《作文世界》发表后,他暑假去非洲探望父母,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经笔者修改后,其中部分内容在报刊上发表。班里不断有学生的文章发表,极大地触动了其他学生,激起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教师教学生写作,首先意在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感受创作的乐趣;其次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创造更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正如黄明仲先生所说:“写作给我带来了一种成就的自我陶醉感;写作也给我带来了倾诉的无穷乐趣;写作还给我带来了人生录像的乐趣;写作中的观察和思考乐趣给我增添了应对社会事务的智慧;写作有着更多社会功效的乐趣;写作也会让人变得成熟起来。”笔者认为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追求并让学生感受的心理。

猜你喜欢
乒乓球作文游戏
乒乓球悬浮术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