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8-18 02:57黄孝玉
文教资料 2014年3期
关键词:理论管理发展

黄孝玉

(六安市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六安 237000)

我国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孝玉

(六安市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安徽 六安 237000)

随着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深入,我国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学说,其中教育管理问题说极具代表性。在我国,教育管理问题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在近期才实现了对此学说的系统化阐述,因此,国内管理教育管理学说的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的地方。

教育管理 问题分析 对策研究

1.中国教育管理现状

实施改革开放方针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教育飞速发展。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现在全国已经有七千万人受教育程度达到了中学以上。蓬勃发展的教育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获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当前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体制依旧有很大问题,面临的阻碍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无论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还是质量还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现代化建设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持,但是当前我国明显表现出了人才短缺问题;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不平衡;教育体制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形式;学校教师的水平参差不平;投入教育的经费较少,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是几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就会阻碍我国教育的发展,导致人才培养受到制约,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难以实现。

事物的主要矛盾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所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所以,要妥善地处理事情,必须抓住重点。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中国当前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非常强烈,这就是现在中国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最主要的矛盾。首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都渴望拥有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从当前中国整体来看,教育的发展相对较滞后,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二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假若没有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中国提出的人才强国目标就会难以实现,最终会直接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虽然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当前经济体制之下,什么样的教育管理形式才是最合适的?这个关于教育的问题,与所有的教育管理人员都是密切相关的,需要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2.中国教育管理的问题

2.1 高水平的学校资源欠缺

到目前为止,中国确实有了很多学校,学校的规模可以说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众多的学校也确实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众多人才。但是毋庸置疑,在中国真正高水平的学校却还很有限,高水平的学校资源还很欠缺,很多学校都面临效率与效益的矛盾。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之下,学校的出路在哪?怎样进行管理教育体制的革新与素质教育的推广?……提到这些问题,很多的民众都表示毫无头绪,始终难以建设一大批具有高水平的学校。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国教育管理体系存在很多问题,能够切实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管理体系的欠缺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2.2 促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管理理论欠缺

现在国内教育管理领域出现了很多与此相关的著作,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著作都没有发现当前实施的经济体制中,对教育进行管理的障碍与关键点,与当前世界上相关的教育管理研究成果相脱离,导致直到现在我国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上,始终停滞不前。可以明确的是,很多教育管理理念已经过时,不再适应当前发展,若依旧应用以往的教育管理理论,就会阻碍中国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2.3 具有管理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队伍匮乏

随着对教育管理学的重视,中国培养出了很多教育管理教师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人员。但是,不能忽略的是,这些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没有相关的教育管理实践经验,很多人只是进行理论学习,而没有到对应的岗位上进行实践。 一些教育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脚步不协调,表现在没有真正掌握教育管理规程,不能很好地掌控处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教育管理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不具有实用性,因此很多人觉得“该学的知识没有学到,学到的都是不具有实用性的知识”。虽然这些问题在很多学科中存在,但教师并不是最主要的过错方,问题还在于教育管理学科自身。不解决这些问题,“黑板上种菜”、“纸上谈兵”这样的现象依旧会存在。

2.4 教育管理学家胆识欠缺

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教育管理学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目前,我国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中国各地区都需要高水、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学者,在教育管理知识、技术、方法与艺术上都能够达到高水平,但是在当前,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2.5 教育管理的技巧与策略实用性欠佳

在很多的领域都会有相关的管理理论,例如在企业中就有企业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等,当熟悉了企业管理理论的技巧与策略,就能够很好地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进行管理;当熟悉了财务管理理论的技巧与策略,就能够顺利地制作财务计划与会计报表。但是,在教育管理领域,高效的技巧与策略是什么呢?虽然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但是教育管理的技巧与策略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如果教育管理学仅仅是简单地对过去经验总结的推论,那么它能够适应现在的教育吗?如何与其他学科的管理理论协同发展呢?

3.我国教育管理的完善对策分析

3.1 构建全新的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1)学科定位要明确,制定发展策略;(2)对教育管理的时间展开战略设计,需要涵盖目标、规划、策略等方面内容;(3)对以往的教育管理理论要进行分类整合、设计最新的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论体系结构;(4)加快构建具有规律性与合理性的运转策略,增强教育管理科学理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3.2 构建全新的教育管理课程体系

未来对人才的培养着重对以下四种课程的开发:第一是目前教育管理的障碍,第二是教育管理的理论支撑,第三是教育管理文化的构建,第四是教育管理的组织构建。目前的教育管理学具有让学习者露出锋芒、成为人才的特性,才能算是科学的。要想冲破阻碍,就要持续创新教育学理论。此外,建设教育管理课程体系的配套设施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例如教育管理培训基地的创建,培训的内容与策略都需要精心设计,让各大高校与培训基地互相合作,使其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可以聘请教育管理这方面的专家授课或者演讲,设计课程的时候,要将学员与社会的需求都考虑到位;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MBA的教育经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长彼此的见识等。

3.3 努力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服务

不管是什么领域都有基础理论问题,对教育管理的研究自然也少不了这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过于累赘地解释。对教育管理的分析首先要对基层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对于目前可能遇到的新情况也要考虑到位,并且提出与此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教育管理理论不仅担负着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任,还要保证教育体制的革新能够保持蓬勃生机。总之,要通过分析教育管理的供需状况,使得教育管理理论革新的同时,在实践中获得很好的效果。

3.4 走学习借鉴之路

以前教育管理学往往是单兵作战,当前研发项目要转变这种状况。分析中不仅要吸收外国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其先进的管理策略与技能也要引进。(1)加大力度翻译外国经典的教育管理作品;(2)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管理经验;(3)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管理经验;(4)要防止出现循环性与低水平的分析。

3.5 走创新构建之路

走创新构建大道是目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使命。专业化是中国教育管理理论的源泉,优势就在于自身的“土”,但是这“土”还有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创新。(1)对中国教育管理发展中的优质例子分类别地搜集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对于过去几十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寻找隐藏的规律,构建与国情相符的教育管理体制;(3)寻找与中国国情、地方情况相符的教育管理发展道路,真正实现本土化、社区化的发展目标,赶超前者。

4.我国教育管理改革发展方向

第一,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素质教育。深入改变教育理念,纠正错误的教育想法,革新培养人才的形式、学科内涵与教学策略,提升整体的教育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的内容,让这些理念进入学生的脑子。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考试体制也需要进一步革新。

第二,九年义务教育要进一步普及与巩固。对于教育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要努力实现“两基”目标,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促进地方义务教育的发展平衡,每所学校都要保证教学质量。

第三,提倡职业教育。在加大各大院校普通高等教育构建的同时,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学校要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使其更加多样,更深入地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完善勤工俭学体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半工半读,增加招生数量。

第四,加大建设教师队伍的力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教育中。格外关注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将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吸引城镇教师到农村去。对在岗教师要适当培训,让他们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老师的整体薪资水平。

第五,当前中国的教育存在两大问题,即“上学难,上学贵”。要加大力度解决这两个问题,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支持鼓励,切实贯彻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在各高校要完善“绿色通道”体制。

5.结语

正因为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有很多不足,所以我们不仅要结合实际,还要与时代发展同步,运用创新的思维与策略完善教育体制。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两个理念为指导,促进教育的发展。

[1]张新平,蒋和勇.新世纪教育管理学的新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3).

[2]张新平.析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及其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6(01).

[3]李萍,李军阳.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及成因分析[J].科学教育,2008(01).

[4]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07).

[5]刘宝存,李敏.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1).

猜你喜欢
理论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