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永远的面包

2014-08-18 17:40姜晓燕
关键词:风俗眼神家乡

姜晓燕

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把生活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事情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我们每天都在观察生活,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新奇、有趣的事情,可当我们把遇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后,老师却摇着头说:“不对,不对,不是这样记录的。”难道,记录也有门道?

◎微素材整理

先来看看我们有哪些微素材吧——

微素材1:家乡的风俗

——滚喜床

滚喜床是我们家乡的一种婚嫁习俗,是全家人对新郎新娘的美好祝愿。但我却一直是只闻其名,直到那次——

微素材2:滚喜床有讲究

妈妈告诉我,滚喜床是很有讲究的。要由一位长辈喊着吉利话,一个小孩儿贴着床角压着喜被从床头滚到床尾,而且要直到吉利话说完才能停下来,这样才吉利!啊,原来是这样,没想到滚喜床还有这么多讲究。

微素材3:稀里糊涂滚喜床

表哥结婚那天,妈妈拉过我说:“你赶紧进洞房给新郎新娘滚喜床。”“滚喜床?”我一听便紧张起来,这要怎么滚呢?忙着招呼客人的妈妈,没顾得上跟我细说便一把把我推进了房间。因为不知道喜床要怎么滚,一心只想早点儿结束的我就想翻一个跟头过去了事。可惜只翻到一半便翻不过去了。我两脚朝天,头顶倒立在床铺上,惹得围观的亲友哄堂大笑。

微素材4:滚喜床

妈妈开始喊道:“早生贵子啊!”大家在门口喊道:“好啊!”我紧张得用手遮住脸,心跳得像敲鼓似的,闭着眼用力向床的另一边滚去。“转一转,生出孩子中状元啊!”大家边笑边喊道:“好啊!”其他几个表姐妹也嬉笑着走进洞房,妈妈每喊一句,她们便七手八脚快速地拖着我滚动一国……折腾了好一会儿,等停下来时,我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好素材活用

这些微素材都跟“滚喜床”这件事有关,你一定觉得很新奇、很有趣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生活的家乡所拥有的风俗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地方的人不了解的、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记录素材、选取素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那些特别的元素。那么怎样把多元素材运用好呢?方法就在于以下几点。

一、启动热腾腾的经验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回忆”那些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有“打捞故事”的本领,从千千万万经历过的事情中,搜索出自己最难忘的事情,捕捉到最关键的镜头。

例如“滚喜床”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回忆:

二、加入热腾腾的构思

构思是最见一个人写作水平高下的地方。怎样把确定下来的事情写好呢?构思很关键。而构思的关键就是“经验+想象”。比如我们要描写很平常的“眼神”,我们在动笔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从事各行各业的人们眼神相同吗?(司机要眼观六路。修表匠修表时眼神专注。)

2.人在各种情绪中会产生不同的眼神,比如绝望、孤单、兴奋、愤怒、哀伤,这些情绪所产生的眼神特点是什么呢?

3.还记得令你印象最深刻的眼神吗?

4.令你难以忘怀的那个眼神,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在这样的追问中,我们便可以慢慢地构思出这样的“眼神”故事:

班主任张老师生气时眼神冰冷,仿佛一把锐利的刀。他目光所及之处,凛冽的眼神如秋风扫落叶般令众人不寒而栗,无人敢正视他。有一次校长演讲时,台下的同学们吵闹不堪,任凭谁都无法制止。张老师动站起身环顾众人,眼神停在哪儿,哪里的同学就停止了讲话,仿佛语言被锐利的刀锋砍断了似的。

怎么样?平平常常的眼神经过构思之后,变得与众不同了吧?同样在记叙“滚喜床”这件事时,我们就可以在“滚”这个动作上下功夫——第一次“滚得不像样”;第二次滚得“成功”,第三次大家“七手八脚地拖着‘我滚”,把我滚晕啦。

三、融入热腾腾的创意

“滚喜床”这件事中最有创意的东西,就是“家乡风俗”和亲友间的幽默元素。在平时的课堂作文中,我们不妨也写一写像“滚喜床”一样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录自己真正亲身经历的事情,把这些作文素材进行加工、构思之后,抒发自己真正心底里的那份情感。这样我们的作文中会才会充满生机、充满创意。

记住:生活永远是最好的面包!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俗眼神家乡
生命的顽强
搞笑秀
《红楼风俗谭》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