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古乐的现状与发展刍议

2014-08-19 03:03王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古乐文庙浏阳

王娟

(浏阳市文物管理局,湖南 浏阳 410300)

浏阳古乐的现状与发展刍议

王娟

(浏阳市文物管理局,湖南 浏阳 410300)

浏阳古乐渊源流长、名出有典,是祖国民族音乐的一种重要遗产。然而,近年以来因受其它艺术形式的冲击与现代音乐的影响,浏阳古乐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面临生存困境。因而,有必要加以研究挖掘、恢复浏阳文庙旧貌、培养人才和保护开发,以助推当地音乐艺术发展,丰富人们群众的文化生活。

浏阳古乐;乐器;舞器;旧貌;保护

一、浏阳古乐的发展背景

古代人们由于缺乏对自然环境的科学了解与面对地理灾害的茫然无措,面对生存与生产往往只得信奉与祈祷上天、敬畏神鬼和敬孝先贤以取得精神慰籍,于是就开始进行祭祀。而为使祭祀活动的有效与超值,并表达祈祷心态的虔诚,便以音乐为载体对祭祀活动进行配合。自此,古乐这种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艺术便开始出现。

(二)浏阳古乐源自上古《韶乐》

浏阳古属九州之荆州,公元209年设县,历史悠久、沿革久长,人文深邃、艺术活跃。《韶乐》据传源起于上古南巡的舜帝时期,被称为之雅乐。而浏阳古乐又派源于《韶乐》,距今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浏阳古乐实际上是由浏阳文庙祭祀孔子时的祭祀舞乐演变而成,历史上曾名动天下,堪与山东曲阜孔庙的祭孔古乐齐名,因而有“国乐古礼在浏阳”之誉;浏阳由此而得“南方礼乐中心”之称。

(三)浏阳古乐实为“文人舞乐”

正因为古代人们面临自然环境与灾害的无助而要进行祭祀,因而以文人为代表的社会贤达人群便成为各种祭祀礼仪的中坚力量与具体执行者。可以说,古代祭祀礼仪就是文人礼仪,祭祀古乐即为“文人音乐”。孔子一生致力于宣传与恢复周礼,由此足见古代文人先贤对周乐为核心的古乐的重视和推崇。《韶乐》既是歌颂先人贤德的“文舞”,又被以孔子为代表的文人所喜爱,因而历朝历代祭祀孔子均以《韶乐》为乐。然而,自秦以后全国古书残缺不全、乐器散乱,度量衡失却准确、乐律混乱,因而后世虽有古乐流传,但已不再是原来的尽善尽美之声。

浏阳古乐的兴盛期和高峰期,始于清代中期,止于清代末期。清代道光年间,浏阳人邱之稑,号谷士,监生出身。他熟读经史百家,通晓音韵之学,决心发掘古乐,再现《韶乐》辉煌。邱之稑根据自已所考定的律音标准,参照康熙御定的《律吕正义》,创制出以凤箫为标准音器的镈钟、编钟、特磬、编磬、洞箫、龙笛、琴、瑟、埙、笙、竽、应鼓、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大类古乐器具。

二、浏阳古乐的艺术特征

(一)乐器自成独立体系

不同学生的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需要班主任因人而异地对沟通方式进行选择。对于那些勇敢,爱学习,乐于助人的小学生,要对其进行鼓励,以让他们能够更加优秀。对于那些有很多缺点的学生,班主任要有足够的重视,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爱心帮助他们。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需要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以及其自身优势,以此来让沟通能够有更高的效率,同时也能让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是非常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对体育活动也不热爱,不太喜欢与其他小学生一起玩,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及时与这部分学生进行沟通鼓励,以此来让学生能够对集体活动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浏阳古乐器共约20种8大类,如拍击乐器应鼓,面皮系由动物的上等皮革精心制作,拍击时声音沉宏。它一为指挥其它乐器奏行,二为和声,多用于一板三眼曲调的演奏。又如吹奏器箫,又分凤箫和洞箫,而凤箫又称排箫。它是一种领奏乐器,由于吹凑的多是固定曲调,因而既具指挥功能,又有协奏功效。至于龙笛,与常见的竹笛无二,只是吹奏时不需笛膜。至于浏阳古乐的其它乐器,无论是拍击、敲打乐器,亦或是吹奏还是弹奏乐器,件件都具本地特色,种种均显湘赣风韵。

(二)配音尽显地域特色

浏阳古乐演奏所用的龙笛不用笛膜,旨在使笛乐远离凡俗,音韵趋向神秘和神圣。而敲击敔,是浏阳古乐中必不可少的敲击器。它多用于演奏尾声之时,如敲击其三下则示意演奏停顿或表达演奏结束。邱之稑为使浏阳古乐得以传承与发扬,不仅著有八卷本《律音汇考》及三卷本《丁祭礼乐备考》作为教材,而且后与县邑人士集资兴建“浏阳县礼乐局”以招集青年子弟,讲授传习礼乐,并制定了礼、乐、舞生的古制兰衫儒服服饰。浏阳古乐由于有邱之稑的推动,自此得以“有声于天下”。

(三)规制繁宏气势壮观

浏阳古乐自清代道光年间被再次挖掘与弘扬的百余年间,浏阳文庙每年都要举行“诞祭”和春秋两个“丁祭”,袭用“六佾之舞”,舞生为36人,即所谓的“轩辕之乐”。至光绪乙巳年(1905年)舞生增至64人,举行“八佾之舞”,即所谓的“宫弦之乐”。当时的祭祀乐舞,参演人数有时高达200多人,不仅规模庞大、气势壮观,而且程序繁冗、气氛肃穆。如开祭时当主礼人礼声一喊,击鼓的击鼓、唱曲的唱曲、弹奏的弹奏……顿时鼓乐齐鸣,乐声四起,不仅演奏者肃穆,而且旁听者也严肃。此时,大典神台上必定树立着孔丘先圣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牌位。而且,每次祭祀至少要奏六个乐章,每个乐章必有八个乐句,而每个乐句又由四字组成。一俟六个乐章奏完,整个祭祀也即完毕,并且每场演奏约两小时。一场祭祀200多人演奏,应是浏阳历史上最具规模的祭祀活动与古乐演奏。民国初年,山东曲阜到浏阳学习邱之稑所改编的唱奏法;1934年,曲阜成立“古乐传习所”。由此,浏阳古乐唱奏曲谱风靡全国,各地竞相习奏。

三、浏阳古乐的保存现状

(一)虽经抢救但历尽劫难

清末至,浏阳古乐在的战乱中历尽磨难。

浏阳文庙旧时尚有三套完整的古乐器,分别收藏于文庙、武庙和文昌宫。清末以后,浏阳古乐经常被召集到外地演奏,由于战事频发、时局动荡,致使古乐器多有散失和损坏。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浏阳古乐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和研究,曾在50年代初、60年代初和80年代多次进行大规模整理和研究。1953年,浏阳县文化馆将浏阳礼乐局的古乐器和有关书籍资料全部接收;1953年,湖南省博物馆又将350多件古乐器和所有乐书资料(包括镌刻印版等)接收。

(二)历经沧桑濒临消亡

历经多年沧桑,浏阳古乐现已濒临消亡。这是因为:一是古乐器长年沉睡在省博物馆库房无人管护,二是当年演奏的乐生和舞生相继离世,三是参加整理研究的专家学者年逾古稀,后继乏人。此外,承载浏阳古乐的浏阳文庙,其保存、管理与利用现状堪忧。浏阳文庙始建于宋代,1983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基本保存明、清建筑风格。相比于其它文庙,浏阳文庙一是规模宏大,现存主体建筑有6000多平方米;二是保存完整,其主体建筑得以基本保存;三建筑精美,其建筑沿中轴线整体对称布局,依地势呈阶梯状抬升,红墙黄瓦体现出孔子“万世至尊”的不凡气派。

然而,浏阳文庙近年来由教育和文物两部门分割管理,教育部门管理看大门、后山、奎文阁,并拆毁了崇圣祠。文物部门仅管理着大成门以内的主体建筑。这种分割管理的现状不仅不利于文庙的保护,而且也无助于文庙对外形象的提升,更谈不上古乐的演奏及其延伸文化的开发利用。如果浏阳文庙仍呈目前状况持续,那么被称为“国宝”的浏阳古乐不久将成人间绝响。

四、应坚持研究保护与弘扬开发并重

(一)应加强研究与保护力度

浏阳古乐即然是《韶乐》的灵魂音乐形式和核心组成内容,是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国宝”,那么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应对其进行研究、挖掘和整理式的保护。具体就是应设置课题与培养人才,使之名出有典和史出有籍,传承有制与后继有人,不但要培养研究方面的理论人才,更应培训参与演奏的实用技能人才。

(二)应恢复浏阳文庙当年旧貌

恢复浏阳文庙当年风貌,一应新修依旧,切忌有悖旧貌而随建幻建。要通过对浏阳文庙旧貌的恢复,加强传承与弘扬古乐的社会性教育与积极意义的宣传,以争取政府、民间等社会各阶层对古乐的重视与关注。

(三)应恢复浏阳古乐臻美旧制

恢复旧制应注重保持古乐礼仪的完整性和音乐的原始性,并适当辅以声、光、电和字幕等现代元素。

首先应完整恢复与创新采用20种98个乐器,即2个麾幡、1个特钟、24个编钟、1个特磬、24个编磬、1个敔1个,6张琴、4张瑟、6管洞箫、6支龙笛、2杆凤箫、6个笙、2个埙、4个箎,1架应鼓、2个搏拊、1架鼗鼓、2个匏、2支竽和1个柷。

其次应完整恢复与创新采用5种146个舞器,即2个旌节、36个翟、36个籥和36个戚等。第三应研究挖掘与整理开发古乐谱,定制乐舞服饰,培训建设专业的演奏和表演人才与队伍。第四应恢复浏阳文庙古乐的定期演出。五应重新恢复和致力打造浏阳这一“南方礼乐中心”历史品牌。

五、结语

浏阳古乐乃上古之乐,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可谓是中华之国宝,世界之奇珍。研究和恢复浏阳古乐,使其天籁之音重现人间,对于发掘古代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保存中华国粹与光大民族精神,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艺术价值。

我们可以预计,浏阳古乐只要一经面世,必将令世人瞩目,让业界轰动。

J605

A

1005-5312(2014)17-0172-01

猜你喜欢
古乐文庙浏阳
浏阳河畔播火人 潘心元
浏阳花炮
绿叶(浏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浏阳蒸菜:一直不变的是小碗
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