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里人

2014-08-25 20:07Vihike
户外探险 2014年5期
关键词:皮划艇爵士黄河

在班夫山地电影节上曾经放映过一段让人难忘的影片:南非传奇皮划艇运动员Hendri Coetzee因穿越众多非洲最原始的河流而闻名,2010年12月,他沿着一条非常危险的河流—卢库加河漂流,面对恶劣的天气,湍急的河流,无数的礁石,凶猛的河马,暗藏的鳄鱼,还有刚果河流域敌对状态的国家关系带来的危险,他迎难而上,无所畏惧。七周过去,在漂流完大半路程之时,意外终于发生了,Hendri Coetzee因在河中被鳄鱼袭击而失去了生命。他的葬礼在卢库加河上举行,有150个国家和部落的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在河流两岸说着不同语言、来自不同部落的人却共同高喊Kadoma(英雄之意),送别英雄。

在出发之前,Hendri Coetzee说:“我也想到死,我也知道我会死。每当我想到这个,我就会告诉自己必须找点值得的事情来做,不能让自己庸庸碌碌一生。”他的这段话让人感之颇深,让我想起几位同样热爱漂流的朋友的故事。

虽然在国外漂流已经颇为流行,但在国内它还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户外运动。在中国漂流运动起步较晚,它作为一项大众极限运动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也仅仅是近几十年间的事情。1985年,得知美国人出资30万美元购买长江首漂权的消息后,西南交通大学的大学生尧茂书于当年6月北上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独驾孤舟“龙的传人”号,抢先开漂。由于没有后勤救援,尧茂书在长江上游漂流了一千二百余公里后,于7月24日在金沙江通伽峡段遇难。尧茂书之死,在中国骤然唤起了江河探险热潮,但受限于装备、场地和资金的限制,以及缺乏系统的教学课程,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爵士冰

继往开来的先行者

在尧茂书牺牲近30年后,新一代漂流者接过了他手中的传力棒,开始继续探索和挑战大江大河,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就是爵士冰。他是国内户外圈知名的极限户外运动疯狂级玩家,16次攀登雪山,首次以单人划艇的方式挑战金沙江360公里激流。2011年7月29日,爵士冰来到长江源头,开始了从沱沱河至通天河的漂流,900公里的江段大多数是险象环生的白水,爵士冰用了15天时间,克服了数十个险滩,成功到达青海玉树,因为这一活动的高难度和高挑战性,他因此获得中国户外最高荣誉“金犀牛奖”最佳探险活动奖。通天河刚归来,爵士冰又计划漂流金沙江,金沙江素来以滩多水急著称,尧茂书便是在此遇难,沿途三级以上险滩在30个以上,四级险滩也超过10个,而且近年来十余座水电站把江流拦腰斩断,使得长江上游原本流畅的曲线,变成阶梯状下降,水流更加湍急,自从1986年中国长江科考队以后,从未有人尝试漂流这段江面。爵士冰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金沙江,但11天后惟有他一人漂完了全程。

2013年,爵士冰准备玩一把更大的—黄河漂流,这个活动路程长,海拔落差大,沿途气候和水文情况复杂,有多个激流险滩,1987年黄河漂流探险队虽然也挑战成功,但最终有七名勇士壮烈牺牲。爵士冰打算用独木舟漂流这种最亲近河流的方式进行一次黄河溯源漂流活动,这也是首次有人用独木舟划行的方式漂流黄河。爵士冰做了半年准备工作,咨询了参加1987年黄河漂流的数位前辈,收集水情气候环境等资料,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和人员安排。他和他的首批队员7月5日在青海玛多县城集结后,7月7日去黄河约古宗列曲拜祭黄河源后,从星宿海的卡日曲到约古宗列曲交汇处开始黄河漂流,经扎陵湖、鄂陵湖、214国道黄河大桥等顺流而下,过达日县、官仓大峡谷、黄河九道十八弯、黄河大峡谷等,一直漂到羊曲遗址,坐车经过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座水电站,漂流过兰州市区,随后一路过晋陕大峡谷等,绕过三十多座水电站和壶口瀑布,经过黄河下游五天三百多公里平水的艰苦划艇,9月17日漂流到东营黄河入海口,顺利结束此次漂流探险活动。此次活动历时72天,漂流距离三千六百多公里,沿途经历无数激流险滩,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民间团队漂流运动。活动全程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漂流爱好者自发加入,其中大多数是漂一段后就离开,惟独爵士冰漂完了全程。

结识爵士冰,除了因为我们都热爱漂流,还因为我们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学院毕业,他是我正儿八经的师兄,身为师弟,对他多了几分崇拜,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问爵士冰,沿途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他说难忘的故事太多,比如7月22日他单人草船漂流黄河第一峡官仓峡,这是位于青海甘德县东南部岗龙乡的一个长约四公里的峡谷,底部海拔3400~3600米,河水落差大,水流湍急,有多个规模不等的瀑布。在顺利通过第一个直滩后,他被湍急的水流卷入了大浪,人艇直接被带入主流两三米高的卷浪中扣翻,本能抓桨,艇上的桨绳却被拉断。情况万分危急,爵士冰当时只有屏住呼吸,靠着救生衣和干衣的浮力浮出水面,在主流中随波逐流。“艇桨都在前方漂着,追不上。出了浪区,我彻底放松地在水面漂浮着,看群山、蓝天、白云。”后来在队友的救援下,他终于脱险上岸。尽管这样的情节在漂流中经常发生,变幻莫测的激流比起陆地更让人难以把握,但他还要继续坚持漂流。

爵士冰说,漂流探险的意义就在于亲身体验河流的呼吸与脉动。“我们都喜欢说,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是水的载体,孕育了无数的生命与文明,但很少有人说,江河也是有生命的,我相信每一朵浪花都有它的语言,每一滴水珠都有它的故事……漂流,在我的理解里,就是以自己的身心去认识和体验江河的生命节奏。”

洋非云

SOLO漂流的独行客

就在爵士冰进行黄河漂流的时候,另外一位漂流勇士洋非云也踏上了单人独艇漂流通天河的征程。SOLO漂流通天河的想法由来已久,2011年洋非云曾经与朋友组队成功漂流过通天河从沱沱河沿到曲麻莱500公里的水域,但当时由于他的AE106单人充气船在烟瘴挂峡谷翻船,分体式漂流服进水,非常寒冷,咳嗽严重,洋非云不得不放弃了曲麻莱到玉树巴塘河口这一段最危险的巴雾峡谷的漂流,这让他感到十分遗憾。2012年他曾经试图鼓励大家一起去漂流通天河,却无人响应,结果机缘巧合在温州楠溪江听到英国人Tom用结结巴巴的德语讲述自己六天SOLO漂流了通天河金沙江曲麻莱到德格六百多公里这一段的故事,让他重新燃起了激情。于是他购买了更适合漂长途激流的Riot72 Kayak艇,又漂流了金沙江和赤水河上游大洪水磨练技能,最终在2013年7月25日从玉树曲麻莱县下水启程,开始了通天河漂流之旅。沿途惊险四起,在野外扎营时方圆数十公里内毫无人烟,沙滩上狼的足迹十分清晰,他甚至都不敢安眠,整夜在帐篷里双手紧握着匕首防备可能的风险。而比起凶狠的野狼,巴雾峡谷的险滩更让人恐惧,加上夏季暴雨多,洪水之后水流更激,经常右边是水流撞墙形成的巨大的5~7米高的倒卷浪,左边是巨大的漩涡群,情势危险到让人忘记了恐惧,只能随着本能挥桨前行。单人独艇漂流通天河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沿途的藏民也对他勇敢的行为赞许不已,在众人的祝福下,他终于在7月31日抵达玉树巴塘(扎西)河口,顺利完成了通天河SOLO漂流。

洋非云还SOLO漂流了怒江这一全球知名的激流,他2013年1月19日在石门关下水,当时水温仅为5℃,寒冷刺骨,由于把全套露营装备塞进Kayak里面,操作起来感觉非常笨重,但他依然勇往直前。沿途过滩无数,水洞密集,多次翻滚,体力严重透支,肌肉僵硬,手指疼痛,让他疲惫不已,并由于体力和水温等原因,不得不放弃贡山到老虎跳段。2014年2月,他又回到怒江,在红牛皮艇冲浪赛结束之后,与白水皮划艇的祖师爷Eric Jackson团队继续未完的征程,从老虎跳继续开始漂流。老虎跳大险滩总长度约1000米,由一个五级以及六个跌水组成的险滩群,漂流难度很高,地形复杂险峻。枯水时有一处跌水主流从石缝走,洪水时,巨石垒垒,凶险不敢想像。每处跌水下面都是凶猛的大水洞,即使放弃第一个5级滩,后面的几个跌水漂流难度仍然很高,但洋非云等人凭借出色的技术,终于平安渡过,最终顺利到达六库,完成了怒江漂流之旅。

虽然数次SOLO漂流,但洋非云告诫说这并不是一种很安全的方式,SOLO漂流由于没有队友在下游组织救援,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只能依靠个人力量化解,许多时候都只能祈求老天保佑,对漂流者的装备、经验、技能和心理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一般漂流者不要轻易尝试,务必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韦侠士

用镜头记录激情

因为漂流这一共同的爱好,我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韦侠士,他是一名户外摄影师,拍摄楠溪江漂流的影视作品曾在2013年班夫山地电影节的中国单元上播放,并参与了央视《极致玩家》栏目组关于黄河漂流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他也非常喜欢漂流,并参加了爵士冰组织的黄河漂流活动。韦侠士说他家在四川沱江边上,小时候因为天天在沱江边生活,所以就萌生了想在沱江上漂流的想法。后来他去尼泊尔旅行,看到一些外国玩家在翠苏里河上漂流,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漂流,回国之后就买了艇,开始训练,不多久就实现了漂流沱江的愿望。当问及为什么喜欢漂流,韦侠士说在水面上看风景的时候,视觉比较独特,世界格外宁静,风景更加美丽。问他什么时候最快乐?韦侠士说是当他终于学会了爱斯基摩翻滚的时候,玩白水漂流落艇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不会爱斯基摩翻滚,就只能人艇分离,不仅十分危险,还需要耽搁队友许多时间组织救援,如果翻船的话,利用挥桨时的反作用力迅速复位的爱斯基摩翻滚是最好的和最安全的复位方法。但这个动作并不容易学习,因为在落水后人经常会倒悬在水面之下,难免惊慌失措,很难再做出正确的动作来让自己回到正确位置。经过多次训练,韦侠士终于学会了爱斯基摩翻滚这个重要技能,这种成就感是他户外生涯里最难忘的时刻之一。

老极

划着艇去欣赏风景

玩漂流的方式很多,除了去挑战那些激流险滩,驾着皮划艇去欣赏河流两岸的风景也是个不错的好主意。老极就是这样的漂流者,他首漂了新疆额尔齐斯河,这是中国惟一一条自东向西的外流河,发源于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境内,途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最后注入北冰洋,此前国内未有对这条河上的长距离漂流划行记录。2010年秋天,老极从上海运来双人独木舟,和爱妻小猪并肩而行,从布尔津上游五公里的地方启程,全程划了168公里的水路,一直划到了边境,共计五天四晚。这一路有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三条主要的支流汇入,河面逐渐变宽,河中的漫滩又形成河岔、河心岛,异彩纷呈,而且因为10月是鸟类迁徙的季节,新疆北面的俄罗斯有很多天鹅飞到河的两岸,沿着额尔齐斯河一路可以看到成群的天鹅从空中飞过,十分美丽。

老极说,在额尔齐斯河上的独木舟划行,可以换个角度看看这世界。在自然河流上漂行,能让人更深切地体会到顺流而下、顺其自然的含义。一路上河流两岸有不少哈萨克人简单结实的冬窝子,用沾着牧草的泥土垒起的四面房壁,用弯曲原木钉成的门窗,用粗壮芦苇扎成的院落,用白灰涂抹着,在绿树丛里不时闪现着。坐在船上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露出屋顶的椽子上挂着牧民留下的物品,不时能看到一两户人家,多是妇女儿童赶着骆驼,提着水桶,站在高高的沙丘上,看着老极的小船缓缓地划过,一遍遍地向他们招手叫喊。岸边的村庄都不大,通常都是几家聚在一起,一般以放牧打渔为生,自给自足,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因为额尔齐斯河之行,老极更加热爱漂流,他先后数次带领近百人,漂流欣赏了额尔齐斯河的美景,他说额尔齐斯河上现在正在兴建许多大型水电站,被人为拦坝截断,这样的美景或许很快就会消失,他希望在额尔齐斯河断流之前,留下一些关于额尔齐斯河的美好回忆。

Vihike

在熏陶中成长

正是在爵士冰和老极这些朋友的带领和激励下,我自己也迷上了漂流。大学的时候,我住在武汉东湖边上,经常可以通过宿舍的窗口看到许多在东湖水面上进行皮划艇训练的运动队员,看到他们在水上轻松自如地荡来荡去,非常羡慕,便萌生了学习玩皮划艇的想法。后来我来到上海,周边有许多适合漂流的自然水域,比如楠溪江,号称是中国山水画的摇篮,水清碧绿,风景优美,既有一些平缓的水面,也夹杂着一些相对比较安全的激流,非常适合初学者,正是在这借着朋友的草船,我掌握了皮划艇运动的基本技能。杭州附近的千岛湖,是中国国家队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所在地,这个面积573平方公里的湖泊里有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78座,平均水深34米,能见度9~14米,属国家一级水体,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气候温和,当年来自辽宁的中国赛艇队资深教练张贵亭慧眼识珠,发现了这片藏在青山绿林之中的碧水,在这创立了中国最著名的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千岛湖也就成为了中国赛艇和静水皮划艇起飞的摇篮,从这走出了孟关良、杨文军等奥运金牌得主。得益于国家队的带动,千岛湖周边有许多皮划艇运动俱乐部,他们不仅提供各种类型的专业漂流设备,还有培训和指导服务,正是在这,我学到了更多漂流技能,对这项运动有了更多的理解,并亲身带队在千岛湖北面的界首镇附近进行过多次皮划艇活动,也许未来我还会学习更多技能,去亲身体验更多激流。

向往漂流的人很多,但真正玩漂流的人很少,其实漂流运动与我们的距离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遥远,无论是老极、韦侠士还是我自己,我们在漂流运动的专业性方面远非职业玩家可比,但我们都很喜欢这项运动,并想办法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到了漂流运动无与伦比的激情和乐趣。对于国内的极限漂流运动,爵士冰曾经说过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表达我们共同的想法:虽然国内目前从事和了解极限漂流运动的人并不多,但是我相信随着人们对更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户外项目的追求,漂流一定会比潜水、极限单车、赛马等活动更加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因为漂流技能让人感悟到生命的平静,也能在激流勇进中感受到抗衡的力量。这是每一个追求成功和自我价值的人都应该有的感悟,希望这项运动将来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快乐。

猜你喜欢
皮划艇爵士黄河
有惊无险皮划艇
爵士三重奏
作文
皮划艇上的小帐篷
黄河
透明划艇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