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强力集团”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

2014-08-26 07:05李嵬
艺术评鉴 2014年14期
关键词: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李嵬

摘要:“强力集团”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性音乐团体。他们的创作风格既有一致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本文对“强力集团”作曲家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强力集团 钢琴作品 创作风格

“强力集团”是由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五位俄国进步的青年作曲家,以巴拉基列夫为核心组成的新俄罗斯乐派,被称为“强力集团”,又被称为五人团、五人强力集团、强力五人集团等。“强力集团”的创作风格既有高度的一致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中最著名的音乐团体。

一、巴拉基列夫

巴拉基列夫自幼就显现出超凡的音乐记忆力。起初跟随母亲学习音乐知识,1853年开始在喀山大学学习数学并开始尝试作曲,还兼从当地剧院的指挥一职。巴拉基列夫的主要的钢琴作品有: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沙皇的一生”主题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依俄罗斯舞曲主题的诙谐曲》、《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未完成,由里亚多夫续成)、6首《玛祖卡》、3首《诙谐曲》,还有改编格林卡的声乐作品《云雀》为钢琴作品等。

巴拉基列夫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同时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巴拉基列夫的钢琴音乐风格可以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亲切的平民性和磅礴的英雄性三个方面。他的钢琴作品多为表现绚丽的俄罗斯自然景观以及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作品中表现出对东欧音乐元素的特殊情感,如对波兰、捷克等地域民族音乐的探索与运用。巴拉基列夫是一位情感非常丰富的作曲家,他善于将几种相互排斥的情感同时用音乐进行表现,还能将火爆与激情在瞬间转化成为平庸的幻想。在他后期的创作中表现出用一种克制力去抒发自己消极无助的情绪,作品中开始显现出对哲学思想的领悟和对往事的无限回忆。

二、鲍罗丁

鲍罗丁从小便接受了正规且良好的教育,精通多国语言,尤其在钢琴和长笛方面显示出特殊的天赋。1847年在遇到巴拉基列夫后开始进行音乐创作。后考入圣彼得堡医学院学习,顺利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鲍罗丁既是一位化学家又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作曲仅是鲍罗丁的业余爱好,所以创作的作品并不多,在钢琴方面主要有:《降A大调谐谑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作曲家本人改编为四手联弹)、《小组曲》、《依筷子主题的改编曲》、《降A大调悲怆的慢板》等。

鲍罗丁的钢琴音乐风格主要是两种特性相互交织而成,那就是史诗性和英雄性,他们构建了鲍罗丁作品的灵魂。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迷人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情调),但却又不失俄罗斯的民族特性。他尽力用音乐来表现俄罗斯人民的真实生活,刻画美丽的俄罗斯自然风光,歌颂人民宝贵的民族精神。学习和研究鲍罗丁的音乐,可以加深对俄罗斯民族及其音乐的了解。

三、居伊

居伊幼年时曾在波兰学习音乐,21岁时与巴拉基列夫结识后,开始进行音乐创作并涉足音乐评论。22岁从军校毕业并留校从事筑垒学的教学与研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权威。69岁晋升为陆军大将。居伊和鲍罗丁一样,都是以音乐创作为副业。虽然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由于知名度的问题,并未广泛流传。居伊主要的钢琴作品有:25首《前奏曲》、《随想圆舞曲》、《D大调主题与变奏曲》、4首《钢琴小品》、《F大调第一谐谑曲》、5首《小品》、3首《即兴曲》、《致阿根图伯爵夫人》等。

居伊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较强的形象性还带有一定的戏剧性,但与“强力集团”其他四位成员相比,在民族特色和创作个性方面稍有所欠缺。因为他的创作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显得有些偏激,甚至算得上另类,所以他的作品经常受到指责和抨击,以致他晚年在贫困中度过,他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他去世后才逐渐获得认可。

四、穆索尔斯基

穆索尔斯基自幼在牧场生活,使他对乡村、农民以及俄罗斯乡村的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穆索尔斯基和居伊一样,都是军校出身,业余学习钢琴和作曲。但在1858年他辞退了军职,跟随巴拉基列夫专心的从事音乐创作工作。穆索尔斯基钢琴作品主要有: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泪》、《戈帕克舞曲》、《升c小调谐谑曲》、《降D大调小谐谑曲》、《古典风格交响间奏曲》、《冥想曲》、《靠近克里米亚蓝色海岸》等。

穆索尔斯基的钢琴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题材、音乐表达方式还是作品内在的情感,都表现出他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完美诠释和独特见解。因此,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他用音乐来批判现实、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同时反映人民的疾苦。他在作品的表现手法、音乐语汇及创作形式上都勇于创新,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古典的原则性,又具有时代的独创性。他在作品创作风格上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和声技法方面,对以肖斯塔科维奇和德彪西为代表的晚辈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自幼学钢琴和作曲,1856年进入军校学习,27岁开始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培养了斯特拉文斯基、格拉祖诺夫等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在1905 年爆发的俄国民主革命期间,因为支持学生罢课而被解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主要钢琴作品有:《升C小调钢琴协奏曲》、改编作品《印度客商之歌》、《野蜂飞舞》等。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遵循着格林卡开创的俄罗斯音乐传统。但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继承这个传统,而是具有创造性的延伸了这个传统。他的钢琴作品具有典型的俄罗斯民族风格,但又饱含了深刻的个性色彩。他作品的题材有许多都来自于俄罗斯以及东方(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诗歌与民间传说,如《印度客商之歌》等。他的作品植根于俄罗斯民间音乐之中,却又融合了丰富的东方语汇,由于使用了大量特殊的和声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色彩性,所以作品显现出很强的描写性。

六、结语

“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给人类音乐史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们的才能虽有不同,而且表现了各自的个性,但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是他们始终追求的终极目标。“强力集团”以创作出反映俄罗斯优秀音乐文化传统的作品为己任,对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琴作品创作风格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简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特点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钢琴作品中对情绪情感的巧妙运用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探究
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研究
从《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看情绪情感在钢琴作品中的运用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