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音乐新标识

2014-08-26 20:36金辉
艺术评鉴 2014年14期
关键词:学琴练琴乐器

金辉

1949年后,广州乐器从业者们着力发展钢琴业务,钢琴的生产规模开始壮大。1956年,由上海、共和、虞炎、裕泰、新乐和傅喜六家钢琴、键盘行组成了公私合营的广州钢琴厂,该厂成为后来引领广东钢琴行业的龙头企业。初建时,工厂共有职工55人,固定资产2.82万元,厂房建筑面积490平方米,算是建国初期广东省内最具钢琴生产条件的乐器工厂。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生产刚刚恢复,虽然名为“广州钢琴厂”,工厂在成立之初只能实现钢琴修理,因此一度以生产风琴和小手风琴为主。当年8月,该厂以香港摩利臣钢琴作为样板,经过一系列因陋就简的学习、研究、尝试,如:以钢缆钢丝作琴弦钢线,用旧柚木家私板材制成钢琴外壳,用花旗松大床板造音板,用西药桶制作装头板等等。3个月后制成第一台钢琴,品牌定为“珠江”,并成功地在香港的美华琴行售出。此后,初步解决了制造技术问题的广州钢琴厂逐步名正言顺。

钢琴需要好的钢琴演奏者,广州钢琴生产链条的延续在于反哺本地钢琴教育,推动音乐演奏水平的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州的钢琴社团和生产厂商就努力通过冠名赞助等方式来支持和参与国内、国际的高水平钢琴活动和赛事,带动广州钢琴业以及本地的钢琴氛围,使之自然而然地融为城市音乐生活的一个部分。

1984年秋,广东省乐器学会与广州音乐学院(现星海音乐学院)联合举办广州市少年课余音乐学校,招生数达到1500名;广州钢琴厂还与中央音乐学院在广州和中山两市合办少年儿童钢琴培训中心,本地创造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发展、推动了青少年的钢琴水平,保证了钢琴城的文化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钢琴教育与演奏也开始普及。钢琴是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但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和下一代素质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音乐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说钢琴教育和演奏涉及到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思维学、运动医学等诸多学科。钢琴教学是突破各学科之间的界线横向发展的新兴边缘学科。而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就成为每个家庭首选的乐器。家长要孩子学琴的目的有很多:有些家长由于自己喜欢音乐而让子女学钢琴;有些家长是为孩子将来有“一技之长”打基础;有些家长则认为其他同事或亲戚的孩子都在学琴,自己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有甚者,只是为获取钢琴考级证书而学的。当然学琴只为把孩子培养成为钢琴家,家长有这种思想的并不多。钢琴教学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能够全面的培养并提高人的文化气质修养及综合素质能力。总之,不管学琴目的如何,能有机会学习钢琴的人总是幸运的。

根据学琴者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不同,钢琴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琴进度也会不同。目前,学琴的人分为三类:一类是专业院校学生;一类是许多已经离、退休的老年人,他们年青时,没有时间但非常喜欢音乐,老了有时间且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他们是以短时间内学会弹奏自己喜欢的曲子为目的;另一类是学龄前的儿童。由于他们时间充裕,孩子自身喜欢钢琴这种乐器或家长要让孩子学习钢琴,这一类人更多一些。一般来说,大多数琴童都是在业余艺校或专业钢琴教师家每周上一次课,其余时间则完全在家长的督促下自己练习。由于练琴时钢琴技术的难度随级别升高而加大,很多家长工作之余已无暇陪孩子的练琴,练琴时严厉的呵斥或“多弹几遍”的要求,根本无法奏效,所以督促和辅导孩子练琴的工作就由一支专业的陪练队伍来担任。

作为一名钢琴老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因为他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根据一份出自西方学者向47000名学生作调查分析的表格,归纳出有效与无效特征各12项,如表:

良好的学习和竞技氛围的同时,也为当地钢琴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聚拢了人气。

随着意识形态的音乐越来越被物质基础的市场所引导,广州城市钢琴的影响贵在解决了软硬件兼具的问题。通过现代的产业化的钢琴生产,实现城市钢琴氛围的经济基础的保证,解决了发展钢琴音乐的硬件问题;而产业成功的反哺又致力于钢琴音乐的软件建设,使城市钢琴音乐能够真正以高水平的姿态出现。相较于广州钢琴从落地广州的几百年历史,到今天钢琴成为广州城市音乐标签,是了不起的文化现象。

从音乐传教到乐器制造,形成了广州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起因,也构成了钢琴产业发展的基本历史。在西方传教士的建立教堂传教后,钢琴在广州城市生活中受到了重视,一方面是出于对西洋乐器本身及其音乐的喜欢,在另一个方面也是当年民众对代表着先进、现代的西方文化的一种趋近心理。因此,从16世纪到20世纪,广州当地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出过国、留过洋的知识分子,毫不满足于钢琴在教堂音乐生活中的伴奏地位,志同道合、不遗余力地将钢琴创作、钢琴教育引入百姓日常生活和青年一代的知识体系中。这种在文化上追随西方、学习西方的心态对广东这样一个毗邻港澳、商贸频繁、教堂林立的中西文化交汇的沿海省份来说,再普遍不过了。

我们一直关注异文化的音乐在本国与异国之间的差异性,却在这里重新思考音乐文化的包容性。钢琴音乐,曾经是广东这个省份的“洋”文化,在经历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从钢琴传入到作品创作、制琴推广、赛事组织,成为了广州城的新音乐符号。我们一方面面对着广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更多地受到外来文化,尤其以钢琴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音乐文化冲击的现实,另一方面也要赞赏着广州自力更生掌握西方钢琴制造技术的不易,和它超出了一城一地的局限,包容、吸纳钢琴这一西洋乐器的胸怀。音乐工艺学、乐器学现在越来越多地与行业与产业结合,这也决定着新时期的“洋为中用”,在广州城市钢琴音乐中更多地体现为产业发展的繁荣景象。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Z14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琴练琴乐器
孔子学琴
乐器
乐乐姐姐热线
练琴
乐器也疯狂
挤时间练琴,家长的必修课
练琴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