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成形术的风险因素分析

2014-08-27 12:19车建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瓣膜病风湿性瓣膜

车建波

心脏瓣膜成形术的风险因素分析

车建波

目的 研究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成形术的风险因素。方法 10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医师诊断, 均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 对其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进行治疗, 并在术后对其进行1~2年的随访调查。结果通过临床调查显示, 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中, 有6例患者在术中死亡, 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其风险因素较少, 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心脏瓣膜成形术;心脏瓣膜疾病;风险因素

风湿性心脏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而且患者在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 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瓣膜损害。研究显示,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先有风湿热病史, 如风湿性咽喉炎, 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风湿性心肌炎等。其致病微生物是A型溶血性链球菌。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以及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较易发病。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促、胸闷, 反复咳嗽及头晕等, 严重者有咯血、晕厥、心前区痛、浮种、腹水等,而晚期患者可因左、右心功能衰竭或心脏骤停而猝死[1]。目前, 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为了对其手术风险进行探析, 本院对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医师诊断, 均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其中, 男性患者63例, 女性患者37例, 年龄在21~72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45.2岁。此外, 通过调查发现, 在本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中, 有16例患者伴有三尖瓣关闭不全, 18例患者为三尖瓣及主动脉病变, 其中6例伴有三尖瓣关闭不全, 9例伴有左房血栓以及3例为第2次手术者[2]。

1.2 临床特征 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促、胸闷、反复咳嗽及头晕等, 严重者有咯血、晕厥、心前区痛、浮种、腹水等, 而晚期患者可因左、右心功能衰竭或心脏骤停而猝死。

1.3 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均静脉进行全身麻醉,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对患者进行主动脉手术, 在此过程中, 需对患者注射心肌保护液, 血液与其灌输比例一般为4:1[3]。在对血液进行稀释之后, 设置红细胞的压积的范围为0.2~0.24, 然后通过主动脉根部灌入温血以及低温氧合血, 灌入的流量大约为2.55 min/m2, 灌注压设定为45~59 mm Hg(1 mm Hg=0.133 kPa)。在心脏的表面放上冰屑, 体外循环的时候要求动脉压超过60 mm Hg。此次研究中作者对患者同时施行了三尖瓣成形术, 主要经右心房、房间隔径路, 这样可以保证瓣环缩小到3~3.5 cm之间。本组中施行左心房血栓清除术的患者有9例, 手术过程中都换成了人工机械瓣膜, 总共放入了60枚。手术过程中选择一般临床所用的自体放血, 手术之后回输和超滤技术。除此之外, 手术之后对所有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了严密监测, 包括动脉、左心房和右心房, 同时注意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 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扩血管药物予以治疗。手术之后的护理工作也会关系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4]。

2 结果

通过临床调查显示, 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中, 有6例患者在术后呼吸出现衰竭, 在1~3周内死亡, 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此外, 经统计显示, 患者在围手术期共出现27处风险, 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6例患者发生室颤, 9例患者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5例患者为心内膜炎, 风险发生率为27%[5]。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其主要是指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以心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而且患者在患风湿性心脏病后风湿活动仍可反复发作, 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瓣膜损害。患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活动后心慌、气促、胸闷、反复咳嗽及头晕等, 严重者有咯血、晕厥、心前区痛、浮种、腹水等, 而晚期患者可因左、右心功能衰竭或心脏骤停而猝死。本院通过对10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进行治疗后发现, 采用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心肌造成损伤,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细胞浆有透明区出现;②患者的线粒体出现凝缩;③患者的肌浆膜出现水肿;④外膜破裂等。此外,通过治疗发现, 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中, 有6例患者在术后呼吸出现衰竭, 在1~3周内死亡, 其余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显著改善。而且, 经统计显示, 患者在围手术期共出现27处风险: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6例患者发生室颤, 9例患者发生低心排以及5例患者为心内膜炎, 风险发生率为27%。

综上所述, 采用心脏瓣膜成形术在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而且其风险因素较少, 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1] 何斌.风湿性主动脉瓣膜病行主动脉瓣叶拓宽成形术中期随访结果.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3(01):112-114.

[2] Wang Zhinong, Xu Zhiyun, Zhang Baoren et al.Anterior mitral valve lesions.Journal of forming effect of operation treatment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2003(3): 234-236.

[3] 唐昊.扩张型心肌病的二尖瓣手术:瓣膜成形还是瓣膜置换.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1(06):355-357.

[4] 刘亚州, 王志维.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进展.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6(02):236-239.

[5] 梅举, 张宝仁, 邹良健, 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临床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5(12):211-214.

2014-04-16]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心外科(1)病区

猜你喜欢
瓣膜病风湿性瓣膜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烂”在心里
无缘无故出现咳嗽警惕心脏瓣膜病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