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住院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临床调查

2014-08-27 12:19于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筛查胃癌住院

于萍

胃癌患者住院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临床调查

于萍

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住院营养风险以及营养支持的临床情况。方法 运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价方法对197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筛查, 结合临床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同时调查营养支持的情况。结果 197例成功完成筛查的胃癌住院患者中, 101例有营养风险, 占51.27%, 其中实施营养支持的73例, 占72.28%;无营养风险患者96例, 占48.73%, 其中实施营养支持70例, 占72.92%。结论 现阶段胃癌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率较高, 临床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

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

营养风险指的是潜在或现存的营养和代谢状况所导致的疾病或手术后出现不利的临床结局, 并与临床密切相关[1],其并非以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为截止点。营养风险范围比较广泛, 其超出了营养不良的范畴, 主要包括了对营养状况的潜在性影响因素[2]。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需要结合临床特征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措施。本文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为调查对象, 调查胃癌患者住院营养风险筛查以及营养支持情况,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97例胃癌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其中男107例,女90例, 年龄20~85岁。所有患者通过术前病理组织学检测并确诊为胃癌患者。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97例患者均于入院后的24 h内采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并利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患者在入院1 d内利用回顾调查法调查患者在近2个星期内的饮食情况,以及近3个月内的体重变化情况, 测量所有患者的体重、身高, 并计算出患者的体质量指数, 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功等检查。营养支持情况调查:设计调查表格, 主要包括胃癌患者住院到出院这一阶段的营养支持内容。

1.3 判定标准 将应用肠外营养(PN)(葡糖糖、氨基酸以及脂肪乳剂等)与肠内营养(EN)(主要包括口服营养补充以及管饲)制剂能量≥15 kcal/(kg·d), 支持5 d以上患者视为营养支持患者。

2 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 197例胃癌住院患者中有101例有营养风险, 占51.27%;无营养风险患者96例, 占48.73%。197例患者中有143例实施营养支持, 占72.59%;其中有营养风险的101例患者中73例实施营养支持, 占72.28%;无营养风险的96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实施营养支持, 占72.92%。

3 讨论

科学调查发现住院患者中有50%左右的患者存在着合并蛋白热能营养不良情况。这使得临床医生更加重视住院患者营养不良以及营养支持问题[3]。胃癌是消化道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和其他恶性肿瘤相比, 胃癌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更为突出。目前临床上判断患者是否营养不良, 一般通过人体测量、生化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 包括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皮褶厚度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 若这些指标低于特定人群的参考范围就被认为营养不良, 但上述营养相关指标变化不能对营养不良疾病结局和患者是否可以从营养支持中获益做出指导,更缺乏循证医学原则的系统评价依据。NRS2002适用于对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 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于2003年提出并推荐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4], 也得到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的推荐[5]。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在128个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循证医学依据的NRS2002[6],将营养风险相关指标与疾病结局联系起来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营养风险概念。营养风险患者包括营养不足和目前虽无营养不良但因手术、感染等因素将面临营养问题而影响临床结局的患者。部分胃癌患者在术前检测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肌肉皮褶厚度等诸多指标并未发现存在营养不良情况, 然而通过围手术期应激创伤以及禁食以后, 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营养不良症状, 且引发腹腔感染、腹水以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所以在入院时利用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对患者进行客观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实施相应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NRS2002简便易行, 可操作性强, 具有花费时间少, 必须过多培训等优点, 临床医生、护士和营养专业人员均可操作。利用NRS2002作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胃癌住院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筛查研究, 分析原疾病对患者营养情况的具体影响程度, 观察患者在近3个月内的体重变化情况, 调查患者在2个星期内的食物摄入量变化情况等[7], 可以前瞻性地判断患者营养状态变化, 预测营养不足的发生, 为进一步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对于经NRS2002确定的有营养风险胃癌患者, 合理的选择肠外营养(PN)或者肠内营养(EN)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 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改善预后结局。无营养风险患者, 则不需给予肠外营养(PN)或者肠内营养(EN)支持, 也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能够节省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科学合理的减轻患者的住院经济负担。

本研究抽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本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97例胃癌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调查结果显示:197例患者中实施营养支持患者143例, 占72.59%。有营养风险患者101例, 占51.27%, 其中73例实施营养支持, 占72.28%。无营养风险患者96例, 占48.73%, 其中70例患者实施营养支持, 占72.92%。

综上所述, 现阶段胃癌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比例较高, 对胃癌患者实施的营养支持存在着不合理性因素,部分存在营养风险的胃癌患者约占27.72%, 没有给予有效地营养支持;尤其对部分无营养风险的胃癌住院患者却给予不合理的过度营养支持, 约占27.08%。这就要求相关临床人员掌握有效地营养筛查工具并合理利用, 按照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推荐的临床营养指南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以合理改善胃癌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同时提高胃癌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胃癌患者的住院负担。

[1] Lochs H, Allison SP, Meier G, et al.Introductory to the ESPEN guideline in enteral nutrition:termimology, definitions and general topics.Clin Nutr, 2006, 25(2):180-186.

[2] 蔡文智, 盛小燕, 周瑾.重庆地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支持现状调查.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0(21):162-163.

[3] 余爱嫦, 周文杰, 王素芳.胃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临床营养支持现状调查.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2, 12(07):333-335.

[4] Kondrup J, Allison SP, Meier.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2002.Clin Nutr, 2003, 22(4):415-421.

[5]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19.

[6] Kondrup J, Rasmussen HH, Hambeng O, et al.Nutritional Risk Screeting(NRS2002) :a new method based o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Clin Nutr, 2003, 22(3):321-336.

[7] 沈大强, 严壮锋, 黄文镝.胃癌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支持治疗的调查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21(05):442-443.

2014-04-10]

264001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临床营养科

猜你喜欢
筛查胃癌住院
妈妈住院了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