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2014-08-27 12:19刘艳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病死率心肌梗死病情

刘艳新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刘艳新

目的 总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发生时间及死亡率, 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脑梗死均发生于15 d内, 死亡8例, 病死率为26.7%。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合并急性脑梗死, 预后差, 若早期加强护理, 防治发生脑梗死, 有助于病情恢复, 降低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老年;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 尤其多见于老年人, 若一旦并发急性脑梗死, 病情更加危重, 其治疗及护理难度较大, 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均显著增加, 预后较差[1]。为有效降低AMI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 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总结其特点及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 其中并发脑梗死30例, 男18例,女12例, 年龄62~72岁, 平均年龄67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变化, 30例患者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2]。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1例, 下壁9例, 前间壁4例, 侧壁3例, 前壁伴下壁3例。

1.2 诊断标准 AMI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存在明确的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 经头颅MRI或CT扫描证实。脑梗死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

2 结果

2.1 AMI后伴发脑梗死的时间 几乎与AMI同时出现10例, AMI后第4天7例, 第7天8例, 第11天4例, 第15天1例。

2. 2 治疗结果 本文临床治愈22例, 死亡8例, 病死率为26.7%。

3 护理体会

3.1 严密监视病情 由于老年人基础病较多, AMI后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 为便于治疗及抢救。应把患者安置于宽松、安静、舒适且有利于观察的病房中, 持续进行心电及血压的监护, 严密监视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律)、意识状况等,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频繁呕吐及意识障碍等, 应及时报告医生, 实施有效的处理措施。

3.2 积极处理原发病 AMI后若符合溶栓指征者, 应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或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 使心肌恢复再灌注, 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尽可能缩小心肌的坏死面积,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防止出现脑梗死。

3.3 维持呼吸道通畅 老年人AMI后常因卧床、心力衰竭等引起肺部感染及肺水肿, 气道分泌物显著增多, 若再合并脑梗死时, 咳嗽、排痰无力, 反应更加迟钝, 误吸率增高等易阻塞气管。因此, 应及时给患者定时翻身拍背, 湿化气道,鼓励咳嗽排痰。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 辅助吸痰及呼吸。

3.4 保持尿路通畅 保持尿路通畅可排除代谢产物, 清除毒素, 监测内脏灌注情况和肾功能, 了解抗休克效果, 准确记录24 h尿量, 鼓励自行排尿。留置尿管者, 做好尿管护理,

止泌尿系感染。

3.5 保持输液通畅 保持输液通畅是落实各项治疗措施的必要保障。危重患者应进行深静脉置管, 在快速补液, 改善组织灌注和微循环同时, 还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 避免输液过多过快,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并可避免多次静脉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

3.6 预防及控制感染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流程执行各种操作, 保持病房卫生、清洁及安静, 定时开窗通气及进行空气消毒。吸氧患者应使用灭菌生理盐水湿化及每天更换湿化瓶、输氧管等。

3.7 饮食与排泄 急性期应给予低脂盐、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需注意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及时刻保证呼吸道通畅。

3.8 心理护理 AMI常突然起病, 若再合并脑梗死, 其病程长, 康复较慢, 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情绪易波动, 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及悲观失望等情绪, 从而影响恢复。此时应对每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疏导, 调整其心理状态。护士要多安慰、多询问、多鼓励患者, 使其摆脱消极心态, 消除不良情绪,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树立信心, 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3.9 肢体功能恢复 待AMI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宜先被动后主动, 保持关节韧带的正常伸展度,防止其挛缩畸形。

4 小结

AMI的发病机制是由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的糜烂、溃破引起, 动脉粥样硬化同样存在于脑血管, 故AMI可伴发急性脑梗死。再者, 老年人基础病较多, 发生AMI后易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 进一步引起脑灌注不足, 甚至发生脑栓塞[4], 导致急性脑梗死, 病情将会变得更加凶险复杂, 也增加了以后的治疗及护理难度。因此, AMI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持续进行心电血压监护, 严密监测与及时纠正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 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改善患者预后。

[1] 姜建党, 石红敏.急性心肌梗死并脑卒中34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1):54-55.

[2] Thygesen K, Alpert JS, White HD, et a1.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 2007, 116(22):2634-2653.

[3] 中华学会神经病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

[4] 刘万灵, 杨志.82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相关性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12):17-19.

2014-03-17]

454000 河南煤化集团焦煤公司中央医院心内一科

猜你喜欢
病死率心肌梗死病情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