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2014-08-27 15:51韩思源荣光王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转换率阿德福聚乙二醇

韩思源+荣光+王燕

【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疗效的观察。方法 ;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三组, 阿德福韦酯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及联合组, 对比分析在治疗24、36、48周时各组HBV-DNA转阴率、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sAg转阴率差别。结果 ;在治疗第24周, 联合组患者HBV-DNA下降幅度log(3.56±1.16)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在36、48周时, 联合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对比另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一用药。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

Therapeutic effect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 combined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in the treatment of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HAN Si-yuan, RONG Guang, WANG Yan.Dongguan Shilo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 52332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Peg-IFN α-2a) combined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ADV) in the treatment of HBeAg-positive CHB. Methods ;Divided 147 cases of HBeAg-positive CHB patientsinto three groups: ADV monotherapy group, Peg-IFN α-2a group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for 48 weeks.The HBsAg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s, HBeA/anti-HBe seroconversion rates, the ALT normalization rates and HBV DNA inhibition rates were evaluated on week 24, 36, 48 respectively. Results ;HBV-DNA inhibition rates in combin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ADV group and Peg-IFN α-2a group at 24th week(P<0.05). The HBsAg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s, HBeAg/anti-HBe seroconversion rates and HBV DNA inhibition rates in combin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Efficacy of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 combined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therapy is superior than monotherapy in the HBeAg-positive CHB.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 Adefovir dipivoxil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 可引起肝脏炎症和纤维化, 若不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 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1]。本研究中, 作者尝试选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进行联合治疗, 探讨是否能提高其治疗效果, 以期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的CBH门诊和住院病例共147例, 诊断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入选前近1年来未给予任何抗病毒治疗, 治疗前均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b)阳性并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波动性升高(>80 U/L)超过半年, 但低于400 U/L, 血清HBV-DNA水平介于1×105~1×108拷贝/ml。所有患者均签署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知情同意书。

1. 2 ;分组与用药 ;干扰素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商品名:派罗欣, 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 180 μg, 皮下注射, 1次/周;阿德福韦酯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商品名:贺维力, 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g, 1次/d;联合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皮下注射, 1次/周, 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0 mg, 1次/d。endprint

1. 3 ;检测项目

1. 3. 1 ;肝功能检测ALT、AST、TBIL等项目, 标本为清晨空腹静脉血血清, 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

1. 3. 2 ;HBsAg、HBeAg和HBeAb检测采用罗氏公司E-170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检测标本为静脉血血清。

1. 3. 3 ;HBV-DNA检测采用美国ABI免疫荧光定量PCR检测仪,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检测标本为静脉血清, 检测下限为500 copies/ml。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感染病程、乙型肝炎家族史、肝癌家族史、既往治疗史、HBV-DNA水平、ALT、TBIL等方面,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2. 2 ;三组疗程第24周时的疗效比较 ;24周时三组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复制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抑制, HBV-DNA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另两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三组疗程第36周时疗效比较 ;联合组对比干扰素、阿德福韦酯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程第36周时疗效比较[n(%)]

组别 转氨酶复常率 HBeAg转阴率 HBV-DNA转阴率

干扰素 35(71.4)

15 (30.6) 30(61.2)

阿德福韦酯 34(67.3) 13 (26.5)

29 (59.2)

联合组 41(83.7)a 20(40.8)a 36(73.5)a

注:与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比较, aP<0.05

2. 4 ;三组疗程第48周时疗效比较联合组对比干扰素、阿德福韦酯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 HBeAb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程第48周时疗效比较[n,(%)]

组别 转氨酶

复常率 HBeAg/ HBeAb

转换率 HBV-DNA

转阴率 HBsAg

转阴率

干扰素

阿德福韦酯

联合组 41(83.7)

39(79.6)

47(95.9)a 19(38.8)

17(34.7)

25(51.0)a 36(73.5)

34(69.4)

46(93.9)a 2(4.17)

0(0.00)

4(8.16)a

注:与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比较, aP<0.05

2. 5 ;不良反应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第1周, 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流感样症状, 发热, 给予对症治疗可耐受;有11例外周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服升白细胞药后, 继续治疗);5例有脱发现象。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过程中, 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主要为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类。因核苷类似物的疗程不确定, 一般要应用几年以上甚至需要终生用药, 而且停药以后HBV-DNA容易反弹, 部分可出现耐药;聚乙二醇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 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 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 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并增强抗病毒能力。目前, 联合抗病毒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3]。阿德福韦酯是通过和病毒逆转录酶的自然底物d-ATP竞争结合相同的结合位点, 掺杂到HBV的DNA链上, 终止DNA链延伸和病毒的复制,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它与干扰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理论上存在协同作用[4]。

本研究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提示三组治疗24周后, 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联合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复制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抑制, HBV-DNA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另两组。随着时间延长, 在36周时联合组对比干扰素、阿德福韦酯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疗程第48周时疗效比较联合组对比干扰素、阿德福韦酯组在转氨酶复常率、HBsAg转阴率、HBeAg/ HBeAb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表明两药联合治疗能明显增加HBV-DNA的抑制效果, 同时促进肝细胞修复方面效果明显、HBeAg/ HBeAb转换率、HBsAg转阴率也有明显的增加, 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表明两药起到协同作用, 也更接近临床的要求。但不同的HBV基因型对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不同, 对干扰素的治疗反应A型优于D型, B型优于C型;治疗后的持久反应, A型优于D型[5], 不同的基因型对于联合抗病毒是否有不同的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何时停药以及停药后持久反应如何仍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还须通过增加样本例数、多中心研究和延长随访时间来探索。

参考文献

[1] 于桂红.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2):241-242.

[2] 贾继东, 李兰娟.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1): 113-128.

[3] 王春娟. 恩替卡韦抗病毒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2): 239-240.

[4] 王美泽.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32(05):771-772.

[5] Halfon P, Bourliere M, Pol S, et al. Multicentre study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 in France: correlation with liver fibrosis and hepatitis B e antigen status. J Viral Hepat, 2006, 13(5): 329-335.

[收稿日期:2014-04-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换率阿德福聚乙二醇
陶瓷助剂聚乙二醇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浅谈SCR反应器模型计算与分析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太阳能硅片表面损伤层与转换率的研究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生物学活性验证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研究人员开发出转换率超过40%的光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