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之不逊 远之则怨

2014-08-27 07:58肇启明
中国经济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姚劲波同城陈晓

肇启明

作为报道和传播者,如果不是小骂大帮忙,或者是只褒不贬,那么这个案例即使完成了,也注定行而不远。

姚劲波可能摊上大事儿了。

近日,一篇名为《姚劲波谈收购赶集:我们不会收购一个没有意义的公司》的文章,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大致是这样的。自从去年引入战略投资者腾讯并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之后,神奇的网站58同城CEO姚劲波就宣称要拿10亿元人民币用于外部并购。听到这个消息,媒体开始乐此不疲地乱点鸳鸯谱,怂恿姚劲波像优酷吞并土豆一样收购赶集网。谁知上惯了《非你莫属》,指点江山成了习惯的姚劲波没搂住,顺嘴说出了对赶集网的真实看法。

“我们不会收购一个没有意义的公司。” “赶集网的用户是我们用户的子集,商户也是我们的子集,产品也是Copy我们的,收购这样一家公司没有任何意义。”

作为中国本土市场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与赶集网之争已经旷日持久,先一步登录资本市场的姚劲波的优越感是显而易见的。但尽管如此,如此大张旗鼓地批评竞争对手,的确是不妥的。尤其是在自己已经是上市公司的前提下。这种言论所引起的反弹也是能够想到的。

随后,赶集网以公司公关部门的名义发布了一篇措辞激烈的“声明”,告诫姚劲波“去学学真正大佬的姿态”。

“互联网同行竞争再激烈,每次靠CEO黑对手上头条的公司也很少见。这是个公司文化问题,所以赶集是永远都不会收购58同城的,我们不是一种人,做不到那样的无节操。”

不知道这样的骂战还将持续多久,但显然58同城和赶集网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

“挑事儿”的是一家叫“钛媒体”的科技网站,由前财新传媒调查记者赵何娟等创办。钛媒体的报道,或不是有意为之,但从标题来看,所起到的“搓火”作用显尔易见。因为就在赶集网发布声明之后,记者还去找58同城问怎么看。着实有趣。

实际上,因为媒体这样的两面传话而导致的竞争对手隔空骂战早已经司空见惯。最早《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报道中,将国美电器的前CEO陈晓看衰国美的观点呈诸报端,随即让国美与陈晓之间势同水火。陈晓变得尤为被动,声称是和记者的私人聊天被拿来报道。记者也感觉冤枉,随即噤声。这篇报道据说让陈晓损失惨重,因为其离职时有过保密的巨额补偿,因为这一番言论,或损失千万元。

再近一点,《创业家》杂志在几年前有篇文章写雷军做手机,雷军的一句“乔布斯也会死,所以我们还有机会”一下子激起了以周鸿祎为代表的乔布斯门徒的抵触。在中国,人们对死者的言论是尤其避讳的。所以对雷军羡慕嫉妒恨,或者对乔布斯崇拜程度非常的人,势必会对其大行口诛笔伐。所以后来无论雷军怎么解释,都无法消除这一言之失。

企业(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时候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雪中送炭。所以我们总能看到那些著名的企业家与媒体的若即若离。

以前我也曾从事过商学院案例的写作,那时候我比较矛盾的就是,如何写一个客观真实的商学院案例,同时又能获得对方的认可并签字同意发表。作为报道和传播者,如果不是小骂大帮忙,或者是只褒不贬,那么这个案例即使完成了,也注定行而不远。所以,我们总是看到那些“搓火”的媒体的存在,这谈不上合理与不合理,只是这种关系肯定无法持续。endprint

猜你喜欢
姚劲波同城陈晓
同城异郁:新冠疫情下的性别、阶层与心理健康差异
No.10姚劲波:坚持开放合作和下沉战略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陈晓:表演比美女还有吸引力
像蜗牛一样坚持
51用车李华兵:雷军和姚劲波教我的事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Catalytic Combustion of Toluene over Copper Base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Supports*